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娉.婷(pīng) 红晕.(yūn) 宽宥.(yòu) 汲.取(jí)B.沆.砀(hàng) 鲜妍.(yán) 游弋.(yì) 骈.进(bìng)C.妖娆.(ráo) 栖.息(qī) 亵.渎(xiè) 睿.智(ruì)D.佝.偻(ɡōu) 风骚.(sāo) 皓.月(gào) 惊骇.(hà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禁锢缥缈诚惶诚恐神彩奕奕B.摇曳掂量殚精竭虑走投无路C.狡辩烦燥相辅相成漫不经心D.粗糙狼籍为富不仁自出新裁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我们一直恪守..过去的行为模式与习惯,不寻求改变,未来我们必将深受其苦。
B.漂流道两边的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流泉飞瀑比比皆是。
C.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D.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B.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大事。
C.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更不能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接近知识、吸收知识,要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学习。
D.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多水的江南是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我看流云慢慢的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D.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6、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
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
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
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7、默写。
(1)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2)子夏曰:“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
(王绩《野望》)(4)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6)《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品质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杨景行传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①人。
登延佑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②。
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病③;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
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疠火灾。
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
乃创学舍,礼师儒,劝民斥腴田以膳士④,弦诵之声遂盛。
调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划宿弊⑤,奸欺不容,细民赖焉⑥。
改任江西行省照磨⑦,转抚州路宜黄县尹⑧,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景行所历州县,皆有惠政;所去,民皆立石颂之。
(选自《元史·杨景行传》)(注)①太和州:今江西省泰和县。
②赣州路会昌州判官:官职名。
③疾病:疾病。
④斥腴田士:开垦沃土以供师生膳食。
⑤除划宿弊:铲除以往的弊端。
⑥细民赖焉:百姓都依赖。
磨:官职名。
⑧抚州路宜黄县尹:官职名。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B.弦诵之声/遂盛C.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D.民/皆立石颂之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素(______)(2)悉(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
(2)景行所历州县,皆有惠政;所去,民皆立石颂之。
4.杨景行在各地任职期间主要有哪些功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景行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叫醒文/营改正①每个母亲都喜欢叫醒孩子。
②每个孩子都会被母亲叫醒。
③我记得童年的清晨,母亲悄悄地起来了,开房门,拨动门闩的机关,拉开门闩,门吱呀响了一声,院子里扑棱棱惊飞一只鸟。
晒衣服的毛竹杆上,悬着将坠未坠的露水。
晨星在天,月轮苍白,将现将隐。
母亲开门后,我恍惚听见铁钩挂着水桶提柄的摩擦声,听见她打开天井侧门的声响,“呀——咿——”,如一个青衣的开腔。
她打开大门,我的心跟着她走过溪岸,走向那汪摇曳星月的水井。
我在迷糊中再次睡去。
母亲挑满水缸,做好饭,就开始站在大椿下,对着我的木格窗叫我,拖长了调子叫,前面加个“小”字。
④我的生活里到处都有母亲的叫声。
我在杂乱的巷子里捉迷藏,母亲的叫声将我打捞起来;我在老屋明瓦飞扬的尘屑里发呆,母亲的叫声将我的过往抚平;我在小孤山上捉兔子母亲的叫声将我引领回家。
母亲的呼唤带着清晨的露水,黄昏也沿着母亲的呼唤,从黄梅岭上淌下,从枫河边蔓延而来。
⑤母亲的叫醒声大多是舒缓温柔的,但也有严厉的时候。
⑥上初中一年级时,我迷上了小说。
上课看,下课看,回家也看,满肠子都是江湖和爱情。
那一次考试,我拿到了上学以来的第一个不及格,我惭愧,急躁,我想改变却又控制不住自己,认真学了几天又依然故我,终于数学课都听不懂了。
母亲还是知道了,她温和地问我是怎么了。
我生平第一次跳起来冲她吼道;“什么怎么了?我就是笨,我就不想学了!”我把钢笔摔在桌子上。
母亲慢慢地站起来,吃惊地看着我“我们家穷,除了给你一口吃的,什么都没有。
你想一辈子住在漏雨的房子里?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黄汗淌黑汗流?那你就不学吧,明天,你就跟我去大圩里挑菜耔去!”她拉开门走到天井边,我看见她耸动的肩膀,我知道要强的母亲哭了。
一句“对不起”噎在喉咙里,说不出口。
我也无声地抽泣着,眼泪簌簌地打在练习本上。
我短暂的叛逆期戛然而止....。
⑦母亲的叫醒还出现在我人到中年时。
我工作与生活一度坎坷,整个人都变得萎靡不振,她或心疼,或激励。
她说,儿子,下岗怕什么,大不了回家种田去,哪里都有一口饭吃。
她说,儿子,别吵呢,婚姻就是忍着,忍着忍着就老了。
她说,儿子,孩子别那么管,大是大非对了,差不到哪里去。
她说,儿子,你不能跟她一样看电视,你一直是有想法的人。
你要尽力做事,而不应该和别人一样躺在舒服的地方过完一生。
⑧如今,我透过玻璃,看见她花白的头发被三月的春风抚着,仿佛是特意抚给我看。
她残存的黑发仿佛熊熊银焰里的黑草,很快就要全部烧尽了。
可她却是满脸欢悦。
她在阳光里仰起脸,喊着我的名字,让我下来吃饭。
⑨我拉开窗户,伸出半个腰身,应道:“知道了,妈妈!”⑩母亲一惊,我已经跟着孩子叫她“奶奶”好多年了。
瞬即她又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1.阅读文章,理清文脉,用简明的语言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情节。
A→B→C→母亲唤我下楼吃饭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也无声地抽泣着,眼泪簌簌地打在练习本上。
我短暂的叛逆期戛然而止....。
3.依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1)我在杂乱的巷子里捉迷藏,母亲的叫声将我打捞起来。
我在老屋明瓦飞扬的尘屑里发呆,母亲的叫声将我的过往抚平。
我在小孤山上捉兔子,母亲的叫声将我引领回家。
(从修辞角度分析)(2)她残存的黑发仿佛熊熊银焰里的黑草,很快就要全部烧尽了。
可她却是满脸欢悦。
(描写角度分析)4.联系文章,理解本文标题“叫醒”的含义。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保持心灵的澄澈韩青①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一个俗世,要在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因为那些俗人觉得他们的阴谋诡计会遇到阻拦,所以他们常常会对那些阻拦他们的人进行讽刺、打击、诽谤、诬陷乃至伤害。
②而事实上,那些好人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
《资治通鉴》中就记栽了这样一个人。
孙权曾经重用中书郎吕壹,吕壹因此渐渐作威作福起来,经常援引法律条文进行狡诈的诋毁。
太子孙登多次规劝,孙权都不接受,群臣不敢再发表意见。
一次,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刁嘉毁谤朝政,孙权很愤怒,于是逮捕了刁嘉。
当时被牵连的人都畏惧吕壹,都说听到过刁嘉的诽谤之词。
只有侍中是仪一人说没有听到,于是被连日穷追诘问,诏书也越发严厉,群臣都为他捏一把汗,但是仪还是据实回答,供词不改,孙权于是放了他,刁嘉也被免罪。
是仪这样的人,就像一潭清水,澄澈见底,是即是,非即非,一目了然,所以他没有、也不会藏污纳垢。
③然而,生活中,一些人看上去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像个正人君子,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都是他们装出来的。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位私塾先生,住在相邻的村里,都自诩满腹道德学问。
一天,他们相约一起讲解理学,前来听讲的学生达几十人。
就在大家听得正出神的时候,忽然一张纸片被风吹落到台阶下。
学生捡起一看,原来是两位先生密谋夺取村中一位寡妇的田产的往来信件。
纪晓岚说,这是鬼神从中做了手脚,使事情露出了真相。
而我一直认为这是天意。
不是有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吗?就是这个意思。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不能在那里装模作样。
④可见,外在的假装并不能让你拥有心灵的澄澈。
在这个世界上,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
《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像人锻炼,去除渣滓而成器皿,器皿就会精好。
学道之人,去除心地的垢染,所行就会清净了。
”我们做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像作家六六那样,“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
如果一个人总是藏藏掖掖,心机重重,那么他能过得快乐、洒脱吗?⑤当然,一些像欲望、杂念之类的杂质对人的腐蚀性是很厉害的,面对它们,你得有超强的抵抗力,否则你就会变成它们的停虏。
⑥世人都在追求成功,殊不知,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保持心灵的澄澈。
台湾女作家张曼娟说,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去本性,要知道,本性在,你求中的那个理想的自我就在。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A.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B.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
C.做人要保持心灵的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