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北树种

华北树种

华北或本土宜栽植物乔木华北落叶松分布:产于河北、山西;北京百花山、灵山及河北小五台山海拔2000--2500米,河北围场、承德、雾灵山等海拔1400--1800米,山西五台山、恒山海拔1800--2800米等高山地带。

此外,辽宁、内蒙、山东、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有引种栽培。

生长习性:强阳性树,性极耐寒。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

华山松分布: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阳性树,但幼苗略喜一定庇荫。

喜温和凉爽、湿润气候,自然分布区年平均气温多在15℃以下,年降水量600—15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0%。

耐寒力强,在其分布区北部,甚至可耐—3l℃的绝对低温。

不耐炎热,在高温季节长的地方生长不良。

喜排水良好,能适应多种土壤,最宜深厚、湿润、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

不耐盐碱土,耐瘠薄能力不如油松、白皮松白皮松松属生长习性:为喜光树种,耐瘠薄土壤及较干冷的气候;在气候温凉、土层深肥沃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喜光、耐旱、耐干燥瘠薄、抗寒力强,是松类树种中能适应钙质黄土及轻度盐碱土壤的主要针叶树种。

在深厚肥沃、向阳温暖、排水良好之地生长最为茂盛。

对二氧化碳有较强的抗性。

白皮松一般多用播种繁殖。

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

赤松生长习性:性喜阳光,强阳性,耐寒,耐干旱,要求海岸气候,深根性,抗风力强.耐贫瘠土壤,抗病力较差,在松干蚧(Matsucoccus iaponicus)危害地区——辽东半岛,大面积死亡。

但也有毫未感病的抗松干蚧类型,并已引起当地技术人员的注意。

今后可以从抗病育种方面深入研究。

适应地区:华东及北部沿海地区、北亚热带落叶、长绿阔叶混交林区东部长白松(美人松)分布范围:长白松天然分布区很狭窄只见于吉林省安图县长白山北坡,海拔700-1600米的二道白河与三道白河沿岸的狭长地段,尚存小片纯林及散生林木。

油松分布范围: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北部等地。

朝鲜亦有分布。

生长习性:为阳性树种,浅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风,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25℃的气温下均能生长。

集安市岭南分布较广冷杉冷杉属(Abies),松科的1属,常绿乔木,树干端直。

该属约5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中美及非洲北部的高山地带。

我国有19种3变种。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浙江、台湾各省区的高山地带,常组成大面积的纯林,为令后开发利用的森林资源,有些种类是森林更新的主要树种。

多为耐寒的耐荫性较强的树种。

生长习性:常生于气候凉润、雨量较多的高山地区。

另引人栽培1种臭冷杉适应地区:在我国臭冷杉自然分布于华北、东北各地,在华北许多地区已残存无几,而小五台山区内,却有原始次生林,这在华北地区实属稀少。

生长习性:阴性,喜冷湿环境及酸性土壤,浅根性 ,常与其他针、阔叶树混生或有时成纯林,称‚臭松排子‛。

铁坚油杉分布: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重庆东部、贵州北部和四川等地。

是油杉属中最耐寒的一种。

形态特征高达30~40m;小枝淡黄灰色、灰色或黄色,无毛。

叶扁线形,长3~4cm,宽2~3mm,先端尖。

球果圆柱形,长8~21cm,果鳞上缘微向红皮云杉适应地区:东北、华北生长习性:耐阴,耐干旱,耐寒,生长较快金桂:科属木犀科木犀属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生态习性:‘金桂’适应性强,比较耐阴。

青榨槭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

生长习性:耐寒,能抵抗-30一-35℃的低温。

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中性土。

主、侧根发达,萌芽性强。

生长快,栽植当年生长高度可达2米,第二年高3一4米。

色木槭花期5月,果期9月。

落叶乔木,高15-20m生长习性:耐寒性强,耐干旱程度一般。

较耐荫,喜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但也耐瘠薄。

根系较发达,萌芽力中等。

不耐涝渍,能抗烟尘。

产地分布:为中国原产种,主产东北地区,以松花江一带最多,在山东可见于泰山山顶有栽培。

紫花槭国内分布:黑龙江东部至东南部,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落叶乔木,高达8米灯台树适应地区:辽宁、华北、西北至华南、西南青扦松科云杉属分布:生长于600m---3600m的地区,生长习性:山坡、山坡云杉林中、湿坡及阴湿山谷垂枝池杉落叶乔木落羽杉属国内分布:我国江苏南京、南通和浙江杭州、河南鸡公山、湖北武汉等地有栽培。

红豆杉:是常绿乔木,小枝秋天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叶条形,雌雄异株,种子扁圆形分布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江、日本、朝鲜、俄罗斯(阿穆尔州、库页岛等)东北亚地区。

如:辽宁东部、吉林[形态特性]树高达20米,胸径达1米。

树冠倒卵形或阔卵形。

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色,薄质,片状剥裂。

生长环境: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

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

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

原产地年均气温2℃到7度,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

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

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到25℃,属阴性树种。

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白桦生长习性:喜光,不耐荫。

耐严寒。

对土壤适应性强,喜酸性土,沼泽地、干燥阳坡及湿润阴坡都能生长。

深根性、耐瘠薄,常与红松、落叶松、山杨、蒙古柢混生或成纯林。

开然更新良好,生长较快,萌芽强,寿命较短。

产地分布:产生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华北的山西、湖南、河北,西北的内蒙古、宁夏、陕西、青海、西藏、西南的四川、云南西北部。

在平原及低海拨地区生长不良。

蒙古栎壳斗科、栎属。

也称柞树;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m;胸径1 m多;生长习性:喜光、耐寒、能抗-50度,喜凉爽气候;耐干旱、耐瘠薄、喜欢温凉气候和中性至酸性土壤,通常生于向阳干燥山坡。

耐火烧、不耐盐碱。

蒙古栎的根很深,主根发达,但不耐移植。

材质坚硬、比重大、纹理美观、具有抗腐耐水湿等特点。

蒙古栎为喜光树种,适应性强。

产地分布:蒙古栎(Quecusmongolica)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是中国东北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

蒙古栎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华中地区亦少量分布。

在俄罗斯、日本、蒙古及朝鲜半岛也有分布黄檗落叶乔木,高10-25m。

树皮厚,外皮灰褐色,木栓发达,不规则网状纵沟裂,内皮鲜黄色。

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杂交鹅掌楸生长习性:具杂交优势,抗逆性与生长特性均明显优于鹅掌楸。

喜阳,有一定的蔽荫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15℃的低温。

耐干旱,喜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之砂质壤土。

主根较深,在低湿地生长不良。

生长迅速,病虫害少丹桂生长习性:弱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

适应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蚌埠、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咸宁、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水青树,分布: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中南部和北部等地,生于海拔l600-2200米的沟谷或山坡阔叶林中。

分布于中国的陕西、甘肃、河南西部南召、西峡、渐川海拔1100-3500米地带、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及印度的北部、缅甸北部、尼泊尔和不丹。

水青树的木材无导管,对研究中国古代植物区系的演化、被子植物系统和起源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生长习性:分布区宽阔,产地气候温凉,多雨,雾期长,湿度大,年平均温7.2-17.5℃,年降水量1000-1800毫米,相对湿度85%左右。

土壤为酸性或中性山地黄壤或黄棕壤,PH值4.5-5.5。

水青树为深根性、喜光的阳性树种,幼龄期稍耐荫蔽。

喜生于土层深厚、疏松、潮湿、腐殖质丰富、排好良好的山谷与山腹地带,在陡坡、深谷的悬岩上也能生长。

零星散生于常绿、落叶阔叶林内或林缘。

当常绿、落叶林被破坏后,往往长成块状纯林。

花期6-7月,果期9-10月。

连香树连香树科连香树属分布: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

连香树星散分布于皖、浙、赣、鄂、川、陕、甘、豫及晋东南地区,数量不多。

生长习性:不耐阴,喜湿,多生于海拔400至2700米的向阳山谷、沟旁低湿地或杂木林中。

中性、酸性土壤中都能生长。

分布区气候冬寒夏凉,多数地区雨水较多,湿度大。

年平均温10℃至20℃,年降水量50至20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

枫杨胡桃科枫杨属生长习性:喜光性树种,不耐庇荫,但耐水湿、耐寒、耐旱。

深根性,主、侧根均发达,以深厚肥沃的河床两岸生长良好。

速生性,萌蘖能力强,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抗性强,叶片有毒,鱼池附近不宜栽植。

梧桐梧桐科梧桐属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生长习性:好生于温暖湿润的环境;耐严寒,耐干旱及瘠薄。

夏季树皮不耐烈日。

在砂质土壤上生长较好。

鸡爪槭又名鸡爪枫,属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或乔木,生长习性:生于海拔200-1200米的林边或疏林中。

也可人工种植在只高于海拔4-5米处。

喜疏荫的环境,夏日怕日光曝晒,抗寒性强,能忍受较干旱的气候条件。

多生于阴坡湿润山谷,耐酸碱,不耐水涝,凡西晒及潮风所到地方,生长不良。

要求湿润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地理分布:分布于山东、河南南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省。

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灌木或小乔木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原产中国。

生长习性:木芙蓉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半阴,有一定的耐寒性。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

适应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变叶木分布区域:原产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热带地区生长习性:变叶木原产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至澳大利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