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升高原因分析及
预控措施
一、NoX的形成与分类
氮氧化物:NO,NO2,N2O、N2O3,N2O4,N2O5 等,但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几乎全是NO和NO。
通常把这两种氮的氧化物称为NoX
1、热力型NOX( Thermal NOX),它是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1000 C -1400 C以上)氧化而生成的NOX
2、快速型NOx ( PromPt NOX),它是燃烧时空气中的氮和燃料中的碳氢离子团如CH等反应生成的NOX
3、燃料型NOx ( Fuel NOX ),它是燃料中含有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热分解而又接着氧化而生成的NOX
二、NOX的升高的分析
1、煤粉燃烧中各种类型NOX的生成量和炉膛温度的关系
热力型NoX是燃烧时空气中的氮(N2)和氧(Q)在高温下生成的NO和NQ
O 2 十M--→ 2Q 十M
Q 十N2-—→ NQ十N
N 十Q --→ NQ十O
因此,高温下生成NQ和NOX的总反应式为
N 2 十Q --→ 2NQ
NQ 十1/2Q2—→ NQ
2、煤粉炉的NQX排放值和燃烧方式及锅炉容量的关系
NoX 为
1300PPm
实际上燃料N 只是一部分转变为 NOX 取转 变率为25% 则燃料 NOX 为325ppm,即650mg∕N∩3∣°
2)热力NOX —般占总 NOX 的20%^ 30%现取25%即为217 mg∕Nnm o 因此,总的 NOX 生成量为 867 mg∕m 3
1)若燃料N 全部转变为燃料 NoX 则燃料中1%N 燃烧生成
200
200 «)0 600 800 IooO
锅炉容锻(MW e )
3) 若锅炉采用了低NoX燃烧器、顶部燃尽风等分级燃烧、
以及提高煤粉细度和低α措施等,炉内脱硝率可达ηNOX≥50%因此预计NoX排放浓度≤433mg/NriIO
N2和Q生成NO的平衡常数KP
当温度低于IoooK时KP值非常小,也就是NO的分压力(浓度)很小
温度和N2/Q(PPm)初始比对NO平衡浓度的影响
40N2∕C2(ppm)是N2和Q之比为40:1的情况,这大致相当于
过量空气系数为1.1时的烟气
NO氧化成NO反应的平衡常数KP
由表可以看出KP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因此低温有利于
NO氧化成NO。
当温度升高超过100O C时,NO大量分解为
NQ这时NQ的生成量比No低得多
煤炭中的氮含量一般在0.5 %-2.5 %左右,它们以氮原子的
状态与各种碳氢化合物结合成氮的环状化合物或链状化合
物,如喹啉(C e HsN)和芳香胺(C e HsNH)等
当燃料中氮的含量超过0.1 %时,所生成的NQ在烟气中的浓度将会超过130PPm b煤燃烧时约75% -90 %的NQX是燃料型NQX因此,燃料型NQX是煤燃烧时产生的NQX的主要来源。
3、过量空气系数对燃料N转化为挥发分N比例的影响
热解温度对燃料N 转化为
煤粉细度对燃料 N 转化为
挥发分N 比例的影响
挥发分N 比例的影响
Ioo
So 紺4020G
(革 J z
x ⅛a ⅛朱
9¾
i f
1:Ijnt IooOC
60Ot
400
M
O
时伺 h π创
综合上述图表及所查资料得出,锅炉氮氧化合物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几点
1、锅炉氮氧化合物升高主要和炉膛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生成的氮氧化合物越高,在锅炉运行当中,改变磨煤机运行方式如:B、C、D 磨运行,炉膛火焰中心就会升高,炉膛下部吸热量减少,炉膛温度升高,产生氮氧化合物就会升高。
2 、锅炉氮氧化合物升高与锅炉过量空气系数有关,综合现在锅炉氧量2.0%-3.0% 得出锅炉过量空气系数a 如下所示:公式a=21/21-Q2
锅炉氧量2.0%所对应下的过量空气系数 1.10
锅炉氧量2.2%所对应下的过量空气系数 1.11
锅炉氧量2.4%所对应下的过量空气系数 1.12
锅炉氧量2.6%所对应下的过量空气系数 1.14
锅炉氧量2.8%所对应下的过量空气系数 1.15
锅炉氧量3.0%所对应下的过量空气系数 1.16
锅炉氧量3.5%所对应下的过量空气系数 1.2
通过对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锅炉氧量越高的,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量就相应增加,锅炉所产出的氮氧化合物就会增加,但锅炉氧量偏低会造成,煤粉燃烧不完全,锅炉化学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升高。
3、煤粉细度对锅炉氮氧化合物的影响
锅炉在运行当中及时调整磨煤机煤粉细度,在锅炉未改变燃烧方式的前提下,煤粉细度的粗细也会影响锅炉氮氧化合物升高和降低。
二、锅炉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措施
1、在燃用挥发分较高的烟煤时,燃料型NQ含量较多,快速型NQ极少。
燃料型NQ是空气中的氧与煤中氮元素热解产物发生反应生成NQ X, 燃料中氮并非全部转变为NQ X, 它存在一个转换率,降低此转换率,控制NQ排放总量,可采取减少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在运行当中控制锅炉氧量在 2.0%-2.5%控制锅炉氮氧化合物升高。
2 、控制燃料与空气的前期混合,通过对降低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控制煤粉进入炉膛着火时间,现磨煤机A 磨风量60t∕h、B 磨55-58t∕h、C 磨45t∕h,D 磨运行时45t∕h,逐步降低磨煤机一次风量,通过对降低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控制煤粉进入炉膛着火时间,加强配风通过一、二次风的调
整。
3 、通过调整磨煤机出口挡板来控制磨煤机煤粉细度,找出煤粉细度的粗细在炉内燃烧产生氮氧化合物的最佳煤粉细度,来控制锅炉氮氧化合物。
4 、提高入炉的局部燃料浓度,在锅炉D 磨运行时,对锅炉配风进行调整,降低火焰中心位臵,降低D磨煤机的给煤量,在调整时尽量调整其他磨煤机的煤量,避免大幅度调整
D 磨煤机的给煤量,造成锅炉氧量大幅度波动,控制炉膛负压在-30Pa 至-50Pa 之间,加强煤粉在炉燃烧时间,防止煤粉燃烧不充分,火焰中心上移,造成炉膛出口烟温高,造成锅炉氮氧化合物升高。
5、改变配风方式:将炉内火焰采用倒三角的配风方式,将从主燃烧器供入炉膛的空气量减少(相当于理论空气量的80%), 使燃料先在缺氧的富燃料燃烧条件下燃烧,降低燃烧区内的燃烧速度和温度水平,延迟燃烧过程, 而且在还原性气氛中降低了生成NQ的反应率,抑制了NQ在这一燃烧中的生成量,第二阶段燃烬阶段, 为了完成全部燃烧过程,完全燃烧所需的其余空气则通过布臵在主燃烧器上方的二次风喷口送入炉膛, 与朱主燃烧所产生的烟气混合, 完成全部燃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