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重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难点〗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要求〗知识方面:识记:事物发展的前提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理解:①联系实际,正确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为什么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能力方面: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以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对原理的学习和分析理解,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在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事业中,提高适应和参与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要做到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重点解决办法】1、关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这一问题是第二课的深化和扩展,是在学生明确了"发展的实质"问题之后,进一步回答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趋势的问题。
也是第四课的重点问题之一。
解决这一重点问题应注意:A、重视运用已知的道理;B、以基本事实来证明基本观点;C、搞好综述。
这一个问题实际上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即"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前进性)和"新事物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曲折性)(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前进性是指事物运动的方向,即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而曲折性是指事物运动的道路像螺旋或波浪一样有曲折有起伏。
(3)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
这里的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方向。
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
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难点解决办法】1、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这一问题是本课甚至是全书的一个难点。
因为:(1)作为思想教育的热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度较大。
(2)基于中学生的特点,思想上容易犯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加上社会上不工之风的影响,为这一问题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解决这一难点可以从以下凡方面进行:首先应明确其理论根据,即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因此一方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另一方面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特别是正确对待我国的改革事业。
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坚持以理服人。
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例证法、纵向比较法、类比法、谈话法和开展社会调查等方法,力求全面理性地思考和判断分析社会现象。
复习提问(1)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3)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前面第二课中已经学过,提出这几个问题的目的一方面是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为今天学习、理解新知识服务)……导入新课前面我们通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分别研究了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状态,下面我们继续研究事物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事物发展的趋势(板书)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板书)在第二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相反,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
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我们先来看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1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思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板书)(1)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板书)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那么,新事物为什么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1页第6自然段至第132页第5自然段。
思考教材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从理论和事实的角度分别说明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
党的十六大马上就要招开了,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几千人。
但在1921年中共的“一大”上,却只有12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到党的“十五大”时,出席代表2048人二,代表着6000万党员。
8 0多年的奋斗历程告诉人们一个真理: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是因为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根本原因。
(投影:“三个代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唐朝著名诗人自居易的成名之作,印证了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个颠扑不灭的真理。
下面我们补充一些事例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例 1:在长达一亿年的中生代,身躯庞大的恐龙到处横行。
背部骨板如刀山的剑龙,身披装甲的甲龙,长十余米、重达八吨的霸王龙,真可谓称王称霸,不可一世。
当时刚刚出现的哺乳动物看来却是弱小的,只有现在的猫、鼠那么大。
但是,它们却能在生存竞争中战胜这些庞然大物,从爬行类发展到哺乳类,这的确是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
它所以是必然的,是由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例2: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无论是袁世凯要当皇帝还是张勋复辟,以及江青梦想当女皇,这些反动派都企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但是结果怎么样呢?他们都被历史的车轮轧得粉碎。
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板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因而,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展示课件: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它重30吨,占地面积167 ,由1.8万个电子管,1000只电容器,7万个电阻组成,每秒运算速度5000次。
计算机问世50多年来,无论在技术、性质,还是在应用上,其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
仅从它采用的电子元件来说,就经历了由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
每五个体积缩小10倍,运算速度却提高了10倍,而成本却降低了10倍。
近年来,微型计算机技术更是迅速发展,几乎每一年都要更新换代,同时它也飞速地占领了市场,越来越多的进入千家万户。
为什么大规模集成电路能够战胜电子管、晶体管?为什么微机最终取代了占地167 的计算机?这是因为新一代的微机抛弃了旧一代计算机中过时的东西,又吸取和发扬了其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比旧事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③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板书)。
像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经济特区、“费改税”等措施和政策都是因为顺乎民心,合乎民意,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战胜传统的观念和做法。
所以,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同学们理解这个观点时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
所谓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的趋势。
至于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那么,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否一帆风顺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3页第 l自然段至第13 4页第2自然段。
(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板书)……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这决不是说新事物的成长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
相反,它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这是因为:①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板书)新事物出现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因而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而与其相对应的旧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处于支配地位,显得合乎“常规”。
展示课件:本田宗一郎与摩托二战结束后,日本的汽油严重短缺,本田宗一郎先生根本无法开车出门办事,在极度沮丧之余,他试着将马达装在自行车上,这便是世界上第一辆摩托。
后来他开始了工厂化生产,然而当时他生产生产的摩托既大又笨重,噪声也非常大,只能卖给少数死硬派的摩托车迷。
后来他不断改进,使车修改得更轻巧,最终赢得了满堂彩,获颁“天皇奖”。
并不断外销欧美,使摩托车成为战后出生的新生代的消费宠儿。
其实,何止是摩托车,一切新发明、新创造不都是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之后才得到人们的认可,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②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
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
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过反复的较量和斗争。
即使新事物通过斗争已经取得了胜利,旧事物也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仍然存在。
在某种条件下,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发生暂时的复辟和倒退。
不可降解的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已成为公认的“白色污染”。
为此国家已生产出可降解的一次性饭盒代替,并明令在2000年年底之前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然而时至今日,收效甚微,在某些地区和部门“白色污染”十分猖獗。
在生活领域如此,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旧事物的斗争更为明显。
在某种条件下旧事物还有可能压倒新事物,甚至发生暂时的复辟和倒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这样,中国的共和制的建立也是如此。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板书)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们只有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新事物的优越性及其与自己利益的一致性的时候,才会积极拥护和支持新事物。
总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加深同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