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及发展问题探讨 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及发展问题探讨 1

浅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言: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智慧密集型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

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制造业大国—中国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支柱性产业,就应该先从文化创意产业入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下边我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发展现状、面临问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我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跟大家进行探讨。

一、解读文化创意产业(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源最先使用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的是我国台湾。

在 2002 年他们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出来,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并将其描述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

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中。

截至目前,在世界上由政府出面使用文化创意产业的仅有我国。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不同,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源结构不同,至今为止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和分类标准。

北京市权威部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调查研究分析,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公众提供文化体验,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 其本质在于“创新”, 但这一创新活动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则需要“文化理念、科技支撑、商业模式”三大核心要素的支撑,是这三者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优化发展的经济模式。

就其名称本身包含了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内容,分别代表了文化创意产业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的三个阶段,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定义为: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它主要具备以下特征:1.高知识性特征。

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

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

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

2.高附加值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

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评价创意产业: “创意具有裂变效应, 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法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

”好的创意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 而且能够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3.强融合性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从而促进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

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二、辨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一)创意产业定义创意产业最早出现在1998年英国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我国,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几大类,并涉及诸多行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关系从定义上的比较可以发现,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在覆盖的具体产业领域上存在着交叉和重复,但是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又不是同一概念。

创意产业强调产业策划活动的来源背景,强调创意对整体产业结构的推进,是以创意为理念、核心的总体经济活动,包括了工业创意、农业创意、文化产业创意等内容。

文化创意产业强调产业策划活动的领域在文化,依靠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及提供系列的延伸文化服务。

是传统文化产业的高端,也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有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部分。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步入21世纪,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呼声日益增强,相关措施迭出,政府积极支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初露锋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时期,在过去的五年,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一跃成长为“支柱产业”。

2011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计187亿美元,相比10年前增长约为六倍。

我国文化产品最大出口品种是视觉艺术品出口93.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49.9%。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十二五”时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北京为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并且在最近几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的报告, 2005年-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674亿余元增加到1697亿余元,经济规模翻了一番多,占GDP的比重从9.7%提高到12%,年均增速高达两成。

2011年,北京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文化企业重组、改造和上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超过9000亿元,增长20%以上。

2012年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2000亿元,总收入可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一手抓国有骨干文化企业,一手抓民营文化企业和微型文化企业,形成了国有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交融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国有板块方面,培育了报业、广电、出版、发行、演艺、电影等一批市级国有骨干文化集团。

从总量上看,2010年,重庆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38.7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5年保持26%以上的高速增长,比同期全市GDP年均增速快10个百分点以上。

2011年,我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320亿元。

截至今年6月25日,我市已累计发展文化创意类微型企业8326户,占全市微企总数的12.85%,解决就业6.78万人。

文化创意产业已由逐步引导期转入全面迅速繁荣发展期,特别是在广播影视、艺术品交易、数字媒体等行业。

四、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尽管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日益繁荣,但我们要清晰地看到我国尚处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仍属起步阶段,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第一,文化创意企业规模小、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品牌。

上市企业少,大型企业集团缺少“旗舰”和“航母”,没有形成象迪斯尼、贝塔斯曼、新闻周刊等世界级大型跨国公司。

第二,技术含量低、原创能力较弱。

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作品占60%,欧美动漫作品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作品只占l1%。

目前,我国有近200家游戏运营商,仅拥有78种游戏产品,其中70%来自韩国,25%来自欧美和日本。

第三,创意专业人才短缺。

纽约创意人才占就业人口总数的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而我国不足就业人口的1‰。

在设计、动漫等行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尚未建立起一套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第四,产业发展、园区建设趋同化较为严重。

区域之间结构趋同,同一地区之间产业规划、布局雷同。

人才、资源的恶性竞争突出,尤其是一些新兴领域,如设计、动漫等。

第五,计划体制仍然是制约发展的因素。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频率频道、书报刊出版等文化资源都是按行政区域和部门进行配置,掌控稀缺资源的国有文化企业主要是依靠垄断获取利益,民营企业长期在夹缝中生存,缺乏市场活力,许多行业民营企业进入十分困难,如出版、新闻等。

第六,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

文化创意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多数缺乏固定资产,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普遍面临困难。

第七,统计体系不健全,统计边界不清,各地口径不同,一些门类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统计制度,由此给研究决策带来一定的盲目性。

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十二五”时期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建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做大做强,创建国际品牌,积极扩大文化服务贸易,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海外投资,着力培养创意人才。

具体来讲就是以下几点:第一,着力发展重点领域,提高产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产业政策扶持,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

要加强文化与金融紧密结合。

第三,优化区域布局,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城市。

第四,加快创意人才培养,着力引进培养高端人才。

第五,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对外开放。

六、我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一)X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定位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发展,将X县打造成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县和西部创意之城。

具体来看,X县文化创意产业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是:促进X县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引进数字内容、创意设计、影视传媒等新兴文化业态,着力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力、拓展力与竞争力,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农业、养生休闲等行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为推进X县经济转型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战略支撑。

推动X县实现赶超发展的示范产业。

充分利用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美自然环境,集聚创意要素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将X县打造成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县,在X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赶超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