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技三基理论考试

医技三基理论考试

2010年莆田市第一医院医技三基理论考试 <一>
科室: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
1、成年人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哪项正确 ( A )
A. 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剑突上2.5-5cm处
B. 按压时以使胸廓下陷2cm为度
C. 应用冲击式猛压,下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比为2:1
D. 放松时手掌根离开胸骨
E. 按压频率以30次/min为宜
2、口地口人工呼吸时,将患者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最主要的目的是 ( D )
A. 保持脑血液供应
B. 便于口对口接触
C. 避免口、鼻分泌物流出
D. 解除舌后坠造成的咽阻塞
E. 以上都不是
3、有关开胸心脏按压术,下列哪项错误 ( D )
A. 切口取左胸乳头下一个肋间,从胸骨左缘至腋中线
B. 切开心包
C. 用推压法或按压法按压心脏
D. 按压后心脏开始复跳,应立即关闭胸腔、避免感染
E. 可配合按压,向左心室注入肾上腺素
4、心肺复苏时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 ( E )
A. 胸骨上l/3
B. 胸骨下1/3
C. 胸骨下2/3
D. 胸骨上2/3
E. 胸骨上2/3与下l/3的交界处
5、现场心肺复苏的禁忌症不包括:( D )
A.胸壁开放性损伤 B.肋骨骨折
C.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D.心搏驟停和心室纤颤
E.晚期癌症患者,或有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

6、在心肺复苏操作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E )
A.进行心肺复苏前,应先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看神志、面色、瞳孔,触摸颈动脉,听心音。

B.口对口呼吸,一般吹气频率为8-10次分,不论单人还是双人操作,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30:2),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C.心脏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D.婴儿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或股动脉。

E.心肺复苏过程中,为使血液回流至心脏,心脏按压放松时手掌根部应离开胸骨定位点。

7.8岁以下儿童胸外心脏按压应注意的事项,不包括(A E )
A.婴儿或儿童的人工呼吸频率为10~12次/分。

B.婴儿按压部位为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儿童应在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C.1~8岁双手:一手掌根接触按压部位,另一只手重叠于上方按压。

单手:单手掌根。

D.<1岁中指无名指两手指按压,或两手环绕婴儿胸部拇指按压胸骨,同时手指挤压胸廓。

E.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单人、双人均为30:2。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按压时掌根部贴近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易引起肋骨骨折。

B.定位不当,若按压部位偏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脏损伤。

C.按压用力不垂直,尤其是摇摆式按压不仅无效,更易出现肋软骨骨折。

D.心肺复苏操作过程中,为使肺通气及肺换气功能相协调,按压停歇时间应超过10秒。

E.放松时如手掌根离开胸骨定位点未能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足够的压力,致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

9.判断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不包括:(E )
A.可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Kpa(60mmHg);
B.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
C.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D、出现自主呼吸;
E、神志逐渐恢复,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肌张力减少。

10 用单向除颤仪进行除颤时,电功率的选择成人首次电击可选用(E )
A.100 J. B.150 J C.200 J D.300 J E.360 J
11 电除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 电极板放置的位置为一个电极板放置在左侧第五肋间与腋中线交界处,另一电极板放置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B 电功率的选择,成人首次电击,可选用200W.S,若失败,可重复电击,并可提高电击能量,但最大不超过360W.S。

C 电除颤急救时主要是用非同步除颤消除心室纤颤。

D 使用后,电极板擦拭干净放回除颤器箱内,如系应用盐水纱布作导电物,应擦干后
换上新纱布备用。

E 电击时电极要与皮肤充分接触,勿留缝隙,以免发生皮肤烧灼。

12 同步电复律的适应症不包括(C )
A 房扑
B 房颤
C 室颤
D 室性心动过速
E 室上性心动过速
13 电复律的并发症中错误的一项是:(E )
A 心律失常、低血压
B 发生急性肺水肿、心肌酶谱增高
C 皮肤烧伤、心肌损伤
D 肺栓塞或其他部位的栓塞、喉痉挛
E 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严重时引起休克
14 电复律的禁忌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E )
A 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或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B 严重低钾血症
C 近期有栓塞史或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D 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
E 以上说法都对。

15、关于非同步直流电复律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的是:( A )
A 是利用病人心电图中的R波来触发放电,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避免诱发心室颤动。

B 非同步直流电复律的适应症包括室颤、室扑。

C 非同步直流电复律的功率可设在200~400J。

D 病史已多年、心脏(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扑动、反复发作而药物不能维持疗效或伴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均不宜用本法复律。

E 电除颤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律和血压直到苏醒,必要时给氧吸入。

二、是非题:(共20题,每题1分)
1、疑心搏骤停的患者,检查如发现桡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心内注射肾上腺素及胸外心脏按压。

( 错 )
2、胸外心脏按压的主要目的是造成胸腔内压力的变化,促使血循环。

( 对 )
3、单向除颤仪和双向除颤仪首次除颤选择的能量不同,分别为360J和200J。

(错)
4、进行心室除颤前在两电极板上涂导电膏或垫盐水纱布。

(对)
5、8岁以下的儿童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单人30:2,双人15:2。

(对)
6、现场心肺复苏宜在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就地抢救,减少搬动。

(对)
7、婴幼儿心肺复苏过程中,一般不用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方式。

(错)
8、进行电除颤操作时,左手电极板的上缘不应超过右锁骨。

(对)
9、患者室颤需紧急电除颤,放电前要保证周围的人员没有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后,应立即将电极板移开。

(错)
10、在进行心肺复苏及电除颤成功后,应帮患者整理好衣物,并送至相应科室行进一步诊治。

(对)
11、若心电显示为细颤,应坚持心脏按压或用药,先用1%肾上腺素1m1静脉推注,3~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使细颤波转为粗波后,方可施行电击除颤。

(对)
12、在心跳骤停的急救中,为了争取时间尽早复苏,在不能及时做心电图或监测的情况下,也可盲目电击除颤。

(对)
13、触电早期(3~10分钟内)所致的心跳骤停,宜先用利多卡因100mg静注。

(对)
14、成功复苏的关键是快速转复到有效的心脏电机制。

(对)
15、发现心跳骤停或室颤于2分钟内立即除颤,效果最佳。

(对)
16、电复律时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和直流电复律,交流电复律由于可控制发放电量,不易损伤心脏,目前较常用。

( 错 )
17、同步电复律的适应症包括房颤、房扑、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对)
18、非同步电复律常用于室颤、室扑的抢救。

(对)
19、电除颤时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l0cm。

(错)
20、心脏电复律的原理是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使大部分心肌纤维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从而抑制异位兴奋性,消除折返途径,恢复窦性心律。

(对)
三、讨论题:(1题,20分)
经积极抢救30分钟后,患者心跳、呼吸仍未恢复,但患者家属仍不放弃,要求继续予以心肺复苏术。

这时,我们是否应遵从家属的意愿继续操作?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