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农村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措施分析

提高农村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措施分析

提高农村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09T17:02:28.6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谭艳[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对用电的需求和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不仅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常用指标,也是供电企业开展经营管理的重要安全指标。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天长市供电公司安徽省 239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对用电的需求和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不仅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常用指标,也是供电企业开展经营管理的重要安全指标。

10kV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电的可靠性可以直接代表供电企业的供电能力,对广大的用电用户的安全用电也有重大影响。

所以,加强对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有
效的满足用电用户的用电需求,也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

关键词:农村10kV配电网;可靠性;安全用电;电力系统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用电用户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对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旦电网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到用电用户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会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

目前我国的10kV配电网一般采用高空架线形式,不仅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在10kV配电网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为了确保用电用户的正常用电,保证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必须要注重对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的研究和分析。

1 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1.1 配电网架结构因素的影响
基于10kV配电网的线路较为复杂,所以,一旦电网结构不能达到相关的安全标准,并且,在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切除故障线路,那么,系统就将无法稳定运行。

目前,我国采用的10kV配电线路多以架空线混合结构为主,10kV配电线路主要是负责中压电能传输。

但是,由于近年来10kV配电线路的电力用户逐渐增多,一直呈上涨趋势,导致用电过负荷现象,10kV配电线路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

1.2 线路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线路故障可以说是影响10kV配电网可靠性的一个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线路故障主要是三相开关中的其中一相没有完全合好或者根本没有合上,再者就是某线路运行负荷过量,所以,引发了熔断器某相直接熔断的现象。

基于导线自身热胀冷缩的特点,其也极易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

外界气候变化过大,导线的张力就会直接被改变,尤其在高温情况下,导线会不断的出现热胀现象,以至于弧垂变大,引发接地短路的事故。

此外,靠近较高树木的架空线路很容易会在大风天气下超出与导线的安全距离,从而发生倒杆断线的事故。

最后,如果配电线路上的瓷瓶、跌落保险瓷体不达标,那么,也很可能会在阴雨潮湿的季节因为瓷裙与表面的灰尘降低绝缘性,发生闪络放电的现象,甚至会因为瓷瓶被击穿,造成接地故障。

而那些线路的破碎绝缘子,会直接引起10kV系统进行单相接地,从而导致导线整个被烧断。

1.3 外在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外力影响
常见的外在人为因素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原因所引起的停电事故。

比如说,偷电所引起的停电事故,或者因为偷盗所造成的铁塔、杆塔倒杆、倾斜现象,也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再者是由于车辆或重力硬物碰撞所造成的断线、倒杆现象,也会导致单相接地的情况出现。

1.4 自然灾害的破坏所造成的影响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主要就是指洪水、暴风雪、暴雨、台风、雷电袭击等各类无法预知、难以避免的灾害。

这些灾害对于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来说,也是较为典型的影响因素。

2014年,南方某城市由于出现雪灾天气,导致周边多省市的电力供应都被中断。

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贵州省,由于雪灾的影响,贵州省的整个电网几乎全线瘫痪。

雷击事故会导致绝缘子爆裂,甚至会影响整个电网,以至于出现断线、烧毁等问题。

而台风、洪水等情况则是会造成电流短路、电网弧垂过大等问题,从而引发倒杆、跳闸等事故。

2 提高10kV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2.1 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减少设备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2.1.1 加强计划停电管理,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各单位申请停电必须报送月度停电计划,在每月一次的生产协调会上进行讨论和批准,能合并的停电进行合并,能压缩时间的进行压缩。

未列入月度计划的停电一律由总工或生产经理审批,从而减少停电次数和时间。

2.1.2 停电检修一般分三段:停电时间、检修时间和送电时间,加强这三个阶段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各阶段的操作时间管理,把各阶段时间压缩到合适的程度,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2.1.3 配电台区改造和业扩接火尽量采用带电作业。

按照一定规则,在配电网络上设置预留接火点和接火装置,既减少业扩接火停电,又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切实体现行业作风的转变和提高。

2.2 加大电网改造力度,优化配电网架结构
2.2.1 尽量按照环网方式设计,争取一步到位,设计严格按照标准(容量、负载率),适度超前,增强供电可靠性。

2.2.2 电网改造中,逐步提高线路的绝缘化水平,如:绝缘导线、电缆、低压平行集束导线等,增强供电可靠性。

2.2.3 改良接线,保证线路以灵活方式和适当负荷水平运行,特别是多用户的线路。

2.2.4 在电网建设中,应选质量好、可靠性高、少维护和少检修的开关设备,如真空断路器、S11型配电变压器等。

大力推广环网开关柜及封闭式电器,在污染及雷害较严重的地区,瓷绝缘子等可考虑提高一个电压等级,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2.2.5 进一步完善低压台区改造,更换老化、破损下户线及故障保护器等,增强供电可靠性。

2.3 开展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工作
2.3.1 加快旧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

2.3.2 积极开展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改造,对故障区段进行隔离抢修恢复、网络实行过负荷监测、实时调整和变更电网运行方式,转移负荷等来减少停电频率。

2.4 应加强农网改造中对可靠性评价与规划的力度
农网改造最重要的目标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节能降损,电压合格率应包含在供电可靠性的范围中。

在发达国家的供电可靠性规程中,停电概念是指对用户的供电电压低于或超过合格电压的状态,而非电压下降为零。

在这次农网改造中,的确解决了电网卡脖子问题,解决有电送不出去的问题,解决因供电容量不足而对用户限制用电的问题,解决检修停电时间长的问题等等,这些归根到底是提高供电可靠性,但没能作为目标体现在农网改造之初的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为目的做出全面细致的方案。

农网改造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供电可靠性与要求差距很大。

因此,加强农网改造对可靠性评价规划的力度,做好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分步实施,是提高农网可行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步骤。

2.5 增强电源的供电能力
2.5.1 通过增加二次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实行分段控制和更换导线截面,提高转供能力,从而达到少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目的。

2.5.2 10kV线路通过架设双回线路或网改其他措施,提高供电能力,达到少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目的。

结束语
总之,在生产管理上、技术创新上、科技思维以及电力营销上,都要加强配电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为供电可靠性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

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程度的逐步规范与标准,农村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由目前单纯的数字统计,会逐步提高到应用于电网规划,技术设计以及日常生产的领域中去,供电可靠性指标会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正森等.10kV配电网柱上开关雷击分析和防雷措施研究[J].电力建设,2008年10期.
[2]高祥.加快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J].考试周刊,2010年04期.
[3]李战国.提高县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措施[J]。

电子世界,2012,(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