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儿歌

安全儿歌

安全儿歌小朋友,我问你,自我保护可知道?随你问,随你考,安全保护有八条。

第一条,最关键,不碰插座不玩电,过马路,两边看,红灯亮走斑马线。

星期天,去郊游,小河边上不能走。

坐汽车,坐火车,头手不伸窗外边。

你的家,住高楼,不爬阳台翻筋斗。

煤气灶,有危险,千万不能去开关,一不小心漏了气,全家中毒上医院。

水果刀,大人用,等我长大才能动。

家里人,都不在,谁叫我都不离开。

我是妈妈的乖宝宝,自我保护最安全。

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要罕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

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

天桥地道横行道,横穿马路离不了。

一慢二看三通过,莫与车辆去抢道。

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转弯车速必减慢,抢行猛拐酿车祸。

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手、头不能出车窗,扶紧把手莫忘记。

尚经小学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实施计划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学校责任事故已完全杜绝,但对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还必须常抓不懈,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

为增加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防止和杜绝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促使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当前存在的安全教育实际,制订安全教育活动周实施计划如下:一、活动时间:2007年3月26日~ 4月1日二、安全教育活动周主题: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三、安全教育周活动内容:1、悬挂安全教育横幅,召开安全教育大会;2、邀请交警来校组织学习交通安全知识;3、刊出一期安全教育为主的宣传窗;4、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5、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主题队会;6、印发安全教育内容(重点加强对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及防食物中毒教育);7、组织楼道应急疏散演练;8、全校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9、组织安全大排查。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

我校一定要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防范意识。

杜绝学校直接安全责任,努力减少间接事故发生,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

尚经小学2007年安全教育宣传资料一、饮食卫生1、教育学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冲洗干净,不吃变质的饭菜,不到无证摊贩购买零食。

2、教育学生不乱吐痰、擤鼻涕,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教室要经常打开窗户,以便通风换气,教育学生并动员学生家长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3、由于马铃薯中含龙葵素,特别是发芽的马铃薯,必须先将芽部以及皮上发青、发紫部分削去,并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烹炒时最好加少量醋,这样不仅可破坏龙葵素,还能除去其中的粘液。

4、如果吃了炒、煮不透的四季豆,有可能发生中毒,所以一定要待四季豆煮熟煮透至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后,再食用。

5、生吃瓜果要洗干净。

黄瓜、萝卜和水果营养丰富,许多人爱吃,但生吃时,一定要注意卫生。

因为瓜果在生长过程中,都施过粪肥和农药,沾染了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如果只用水稍微洗一下或用衣服擦一擦,泥巴虽然擦洗掉了,但病菌、病毒和虫卵不一定能洗掉,农药也不一定洗干净。

这样吃下去,就可能得痢疾、肝炎和伤寒等传染病,也可能得寄生虫病,也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所以生吃瓜果一定要冲洗干净。

3、不吃腐烂变馊的饭菜。

饭菜腐烂变馊,是因为细菌在饭菜中起了破坏作用。

空气中存在着各种细菌,它们附着在灰尘上随风飞扬,落在食物上,就在食物里大量繁殖,放出毒素。

人如果吃了这种含有毒素的食物,就会发生食物中毒,出现恶心、腹疼、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所以腐烂变馊的饭菜万万吃不得。

4、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夏秋是百果成熟的季节。

有的同学喜欢采摘野菜野果尝一尝,这样做危险性很大。

因为野菜野果品种多极了,哪些能吃,哪些有毒不能吃,是很难分清楚的,万一吃了有毒的野果,后果轻则呕吐,拉肚子,手脚麻木;重则会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要乱吃野菜、野果。

5、饮水讲卫生,不喝生冷水。

水干净不干净,光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即使看起来清澈透明的水,也不一定是清洁可喝的水,说不定里面藏着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病菌和虫卵。

如果不经消毒就喝下去,就难免染上痢疾、肝炎、伤寒等传染病,所以喝水一定要喝经过消毒或烧开的水。

农村中苦水井的水是不能饮用的,因为这种水亚硝酸盐的含量很高,饮用后容易发生中毒。

6、不要随意买街头小贩的包装粗糙、质量低劣的冰棍、冷饮。

不吃无照商贩出售的爆米花、豆腐脑、熟肉等食品。

这些冷饮和食品虽然价格较低,但卫生质量大多难以保证,容易伤害肠胃和引发食物中毒。

二、交通安全教育⊙横穿马路要走人行穿越道交通部门为行人横穿马路设置了专门的穿越道如斑马线、人行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从这些通道横过马路十分安全。

此外还须注意:1、低年级同学横过马路时,要有老师或家长带领。

2、有些地方和郊区农村,道路上没有设置人行横道,同学们横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避让车辆。

避让的方法:过马路时先看左边有没有车辆,如果无车辆驶过来,可迅速走过马路中间;再看看右边有没有车辆,没有车辆就可以迅速通过。

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跑。

3、在车辆多和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交通部门在马路中间设置了交通护栏。

有许多同学图省事,怕绕路,上下学经常跨越栏杆横过马路。

这样做,实在太危险。

因为,驾驶员反应再快,猛然发生的事情也会使他措手不及。

4、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要遵守信号灯的规定:绿灯亮时,可以通过;绿灯闪烁时,不要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过;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过。

5、从路口经人行横道横过马路时,要养成看指挥信号的习惯。

红灯亮,禁止车辆通过时,可以横过马路。

但仍需注意往来车辆,千万不要以为是红灯,交叉路上没有车辆驶过,就可以抢行穿马路。

⊙在道路上行走怎样注意交通安全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

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

2、低年级学生外出时,要由家长或老师带领。

家长或教师最好靠车道一侧行走。

3、集体外出活动时,必须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进排队前进。

不要三五成群、打闹、嬉戏或做其它活动。

4、实行小黄帽路队制的,要戴好小黄帽,持“让”字牌列队行走,每横列不要超过二人。

注意:戴小黄帽同样要遵守交通规则,切不可有了“小黄帽”就在道路上横冲直撞。

5、在道路上行走时,如有人从马路对面招呼你,不要贸然横穿马路。

可以路旁等候或经人行道横过马路。

⊙骑自行车要注意什么1、不在马路上学骑车。

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2、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法规,不可以走机动车道,在没有划分中心线和机动车、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要靠右行驶。

行驶中不蛇行,不闯红灯。

行经交叉路口时须注意转弯来车,同时要伸手示意并减速慢行。

3、经常检查车铃、车闸能否正常使用。

4、骑自行车不可以樊附车辆行驶。

5、不可以在马路上表演车技,如双手离把、追逐赛车或相互别车。

骑车时不准一手打伞,一手扶把。

⊙乘坐汽车安全须知1、不在汽车未停稳前抢先上、下车。

2、不携带鞭炮、汽油等易爆易燃物品乘坐公共汽车。

3、机动车行驶途中,不要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到车外。

4、下公共汽车后如要横过马路,应注意往来车辆。

要先上人行便道,等汽车开走后再从人行道通过。

有些同学下车后常常从车前穿越过马路,甚至猛跑,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5、不要站在汽车行驶的车道上招呼出租车。

三、水上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上下学途中,不私自到池塘、水库中洗澡,未成年人外出洗澡、游泳要有父母或监护人陪同。

⊙乘船怎样注意安全1、不要乘坐无证船舶。

2、不乘坐超载船。

因为船舶靠水的浮力浮于水面,受载有一定的限度。

如果超过了限度,船行时就会有沉没的危险。

3、遇到大风大雨、洪水泛滥及浓雾等恶劣天气,最好不要冒险乘坐渡船和其它小型船只。

4、不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船。

5、集体乘船,要有老师带队。

上下船时,要排队有秩序地进行。

不要你推我挤,或一窝蜂地上下,那样容易造成人员落水、挤伤、压伤或船舶倾斜。

在船上要坐稳,不要随意走动。

6、船上的许多设备,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行驶,特别是一些救生消防设施,它们存放的位置有一定的规范,不能任意挪动,这样才能保证万一发生事故,能尽快发挥其作用,减少损失。

⊙溺水后的自救1、救生过程。

救生者入水要快。

既要看清目标,又要注意自身安全。

入水后,采用速度较快又便于观察的抬头蛙泳游向溺水者。

若溺水者在水中挣扎,救生者在游近溺水者约3米处应急停,改为踩水,稳定情绪,保持体力,再设法控制住溺水者,然后用手托其腋下,使其脸部露出水面。

救上岸后,需要将其送到平坦处,现场急救或送往邻近医院抢救。

运送的方法很多,单人肩扛法效果较好。

单人肩扛运送时,救生者一肩顶在溺水者的胸部,溺水者的头部低于其胸腹部。

运送时的上下颠簸,客观上起到了清除呼吸道堵塞物,促进心肺复苏的作用。

2、岸上急救。

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子,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系统保持畅通。

然后张开溺水者的口,把留在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

常用的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的呼吸为止。

人工呼吸的频率约为15—20次/分钟。

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其它的现场急救方法有俯卧压背法、举臂压胸法、胸外心脏按摩等。

尚经小学印发2007年3月27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