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清水混凝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等高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座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掌子面tunne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路肩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地基验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 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 又称装饰混凝土; 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
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 不做任何外装饰, 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 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 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 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 显得十分天然, 庄重。
特点
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示形式, 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 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
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 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
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不但对人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 而且能够表示出建筑情感。
因此建筑师们认为, 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 看似简单, 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 如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安藤忠雄等都在她们的设计中大量地采用了清水混凝土。
悉尼歌剧院, 日本国家大剧院, 巴黎史前博物馆等
世界知名的艺术类公建, 均采用这一建筑艺术。
发展意义
清水混凝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装饰, 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 有利于环保: 清水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 不剔凿修补、不抹灰, 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 有利于保护环境;
消除了诸多质量通病: 清水装饰混凝土避免了抹灰开裂、空鼓甚至脱落的质量隐患, 减轻了结构施工的漏浆、楼板裂缝等质量通病;
促使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 不可能有剔凿修补的空间, 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 迫使施工单位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使结构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降低工程总造价: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 势必会延长工期, 但因其最终不用抹灰、吊顶、装饰面层, 从而减少了维保费用, 最终降低了工程总造价。
技术要点: 在中国, 清水混凝土尚处于发展阶段, 属于新兴的施工工艺, 真正掌握此类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的单位不多。
清水混凝土墙面最终的装饰效果, 60%取决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40%取决于后期的透明保护喷涂施工, 因此, 清水混凝土对建筑施工水平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施工工艺与传统工艺的不同之处
由于清水混凝土对施工工艺要求很高, 因此与普通混凝土的施工有很大的不同, 具体表现在: 每次打水泥必须先打料块, 对比前次色彩, 经过仪器检测后才可继续打, 必须震捣均匀, 施工温度要求十分严格, 适合在4-10月间施工。
对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也十分重要, 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仔细;
由于清水混凝土一次浇注完成, 不可更改的特性, 与墙体相连的门窗洞口和各种构件, 埋件须提前准确设计与定位, 与土建施工同时预埋铺设。
由于没有外墙垫层和抹灰层, 施工人员必须为门窗等构件的安装预留槽口, 而且清水墙体上若安装雨水管, 通风口等外露节点也须设计好与明缝等的交接。
施工技术要点
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关键有以下3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质量控制每块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配合比要严格一致; 新拌混凝土须具有极好的工作性和粘聚性, 绝对不允许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
原材料产地必须统一, 所用水泥尽可能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 砂、石的色泽和颗粒级配均匀。
模板工程
清水混凝土施工用的模板要求十分严格, 需要根据建筑物进行设计定做, 且所用模板多数为一次性的, 成本较高, 转角、梁与柱接头等重要部位最好使用进口模板;
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 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不允许有一点变形, 以保证结构物的几何尺寸均匀、断面的一致, 防止浆体流失; 对模板的材料也有很高的要求, 表面要平整光洁, 强度高、耐腐蚀, 并具有一定的吸水性; 对模板的接缝和固定模板的螺栓等, 则要求接缝严密, 要加密封条防止跑浆;
固定模板的拉杆也需要用带金属帽或塑料扣, 以便拆模时方便, 减少对混凝土表面的破损等等。
养护: 清水混凝土如养护不当, 表面极容易因失水而出现微裂缝, 影响外观质量和耐久性。
因此, 对裸露的混凝土表面, 应及时采用粘性薄膜或喷涂型养护膜覆盖, 进行保湿养护。
中国发展清水混凝土存在的障碍
无全国标准
当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 给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带来了一些困惑。
参考国外有关建筑混凝土的技术标准, 在普通结构混凝土验收标准的基础上, 中国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应遵循如下标准:
(l) 轴线通直、尺寸准确,
(2) 棱角方正、线条顺直,
(3) 表面平整、清洁、色泽一致,
(4) 表面无明显气泡, 无砂带和黑斑,
(5) 表面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
(6) 模板接缝、对拉螺栓和施工缝预留设有规律性,
(7) 模板接缝与施工缝处无挂浆、漏浆。
项目管理上存在障碍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国外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 而国内直至今日才有大面积项目的实施, 其难点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的科学与严谨上。
对于一个复杂的工程, 最重要的就是有好的适合的运作系统。
从组织设计、安排施工到项目管理与监理督检, 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运行良好, 实现清水混凝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清水混凝土建筑在国外很普遍而在国内却很少见的原因。
业主观念上的障碍
很多国内建筑师都对清水混凝土情有独钟, 也曾尝试着进行设计, 并说服业主实施, 但业主往往一遇到各分项工种之间的配合问题时, 就会缺乏决心, 常有半途而废的实例出现至使被迫改变方案, 无法将建筑师的设计思想贯彻到底。
清水混凝土的无穷魅力尚需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确立与发展。
另外, 造价也是一个问题。
普通混凝土完成一方造价在700-800元, 使用清水混凝土则在1000元以上, 成本要高出20%左右。
虽然清水混凝土结构精工细作, 工期拉长, 结构施工阶段投人的人力、物力加大, 但最终舍去抹灰、吊顶、装饰面层等内容, 减少了维保费用, 最终降低了工程总造价。
但往往业主看不到这点, 还需在观念上有所转变。
结语: 在中国, 清水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与施工, 还有待理论研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