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康复护理技术PPT
康复护理中常用的体位摆放技术有良肢位、功能位、烧 伤患者抗挛缩体位的摆放等。
体位摆放的目的
预防或减轻痉挛或畸形的出现 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 典型痉挛模式
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患侧卧位
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健侧卧位
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平卧位
第三节:体位转移
体位转移的概念 体位转移的方式
体位转移概念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 过程。包括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及坐站转移。
转移的原理
A 双脚分开、屈膝、维持 重心线于基面范围内。
B 被搬移者和搬移者一起 移动,利用股四头肌力量 而非单纯腰背肌力量站起。
C 保持腰背挺直屈膝蹲下。
体位转移的方法-向患侧翻身
同时引导偏瘫侧肩和膝 病人自行把健侧肢体移到另一侧
体位转移的方法-从卧位到坐位
病人要膝关节屈曲地被移到偏瘫侧 病人自行用健侧手撑住床铺
体位转移的方法-从坐位到站位
患者双足平踩地面,上肢Bobath握手并前伸 治疗师一手放在其患侧肩胛处,引导肩胛带尽量前伸 另一手放在其患膝上,当患膝前移时沿胫骨下压膝部 患者双下肢同时用力站起
体位转移方法
向健侧翻身 向患侧翻身 从卧位到坐位 从坐位到站位 从椅子到床铺 从床铺移到椅子
体位转移的方法-向健侧翻身1
患者 Bobath握手,双上肢上举用健侧带动患侧活
动
治疗师位于患者健侧 3.偏瘫侧膝关节屈曲,同时翻转肩和臀部
主 体动位转移技的术方与 法方-向法健侧翻身2
患者 Bobath握手,用健侧带动患侧活动 治疗师位于患者健侧,同时翻转臀部和足底以引导向偏瘫侧翻身
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床上坐位
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功能位摆放
上肢功能位: 肩关节屈曲45°,外展60°(无内、外旋) 肘关节屈曲90° 前臂中间位(无旋前或旋后) 腕关节背伸30°~45°并稍内收(即稍尺侧屈) 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稍屈曲,由示指至小指屈 曲度有规律地递增;拇指在对掌中间位
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功能位摆放
正 排文痰页技术的分类
体位引流(postural drainage) 引流原则:痰液的潴留部位位于高处 ,使次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引流
体位引流部位与体位
正 排文痰页技术的分类
叩击:频次80-100次/分,每个部位2-5分钟 禁用于:凝血功能障碍、肋骨骨折
正 排文痰页技术的分类
振动:频次每次0.5-1分钟,每个部位5脊柱侧凸,脊柱后凸
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以预防脊柱侧 弯,尤其是身体一侧烧伤者
屈曲、内收
髋关节中立伸展位;如大腿内侧烧伤 ,则髋关节外展15°~烧伤患者抗挛 缩体位摆放 30°
屈曲
膝关节伸直位
足跖曲并内翻
踝关节背屈90°位,防止跟腱挛缩
第二节排痰技术
排痰技术的定义 排痰技术的分类
正 排文痰页技术的分类
禁忌证: ①疼痛明显、认知障碍或不合作者; ②内外科急、重症患者,如心肌梗死、心功
能不全、 肺水肿、肺栓塞、急性胸部外伤、出 血性疾病等。
正 排文痰页技术的分类
注意事项: 不允许安排在饭后立即进行体位引流,应在饭 后1~2h或饭前1h进行头低位引流,防止胃食管 反流、恶心和呕吐; 引流过程中需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目录
一、体位摆放
体位摆放的定义 体位摆放的目的 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功能位摆放 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摆放
体位摆放的定义
体位是指人的身体所保持的姿势或某种位置。在 临床上通常是指患者根据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的 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体位转移-从椅子到床铺
治疗师站在病人面前,双膝抵住病人偏瘫侧膝关节 治疗师用躯干和上肢支撑病人,把病人重心移到自己脚上 治疗师把手放在病人肩部帮助病人重心转移,而病人偏瘫侧下肢位
排痰技术的定义
排痰技术又称为气道分泌物去除技术(secretion removal techniques), 具有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维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反复感染的作用。
正 排文痰页技术的分类
有效咳嗽训练(effective cough training) 辅助咳嗽技术(assisted cough techniques) 体位引流(postural drainage) 叩击(percussion) 振动(vibration)
正 排文痰页技术的分类
有效咳嗽训练(effective cough training)
将患者安置于舒适和放松的位置,指导患者在 咳嗽前先缓慢深吸气,吸气后稍屏气片刻,快 速打开声门,用力收腹将气体迅速排出,引起 咳嗽。
咳嗽训练可在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或餐前 半小时进行
正 排文痰页技术的分类 辅助咳嗽技术(assisted cough techniques)
下肢功能位: 下肢髋伸直,无内、外旋 膝稍屈曲20°~30° 踝处于90°中间位
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摆放
烧伤患者常常感觉非常不适,多 采取长期屈曲和内收的舒适体位 ,极易导致肢体挛缩畸形。
正 烧文伤页患者抗挛缩体位摆放
烧伤部位 头面部 颈前部 肩 肘 手背部
手掌部 脊柱
髋
膝 踝
可能出现的畸形
抗挛缩体位
眼睑外翻,小口畸形
戴面具,使用开口器
屈曲挛缩
去枕,头部充分后仰
上提、后撤、内收、内旋
肩关节外展90°~100°并外旋
屈曲并前臂旋前
肘关节处于伸展位
MP过伸,PIP和DIP屈曲,拇 腕关节背伸20°~30°,MP屈曲90°
指IP屈曲并内收,掌弓变平( ,PIP和DIP均为0°,拇指外展及对
鹰爪)
掌位
PIP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 MP、PIP和DIP均为0°,拇指外展,
正 排文痰页技术的分类
体位引流(postural drainage) 适应证:
①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胸部手术后、疼痛等原因,不能有效 咳出肺内分泌物者;
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急性肺 脓肿痰量多(痰量在300~400ml/d)且黏稠并位于气管末端者 ;
③潴留分泌物长期不能排清者,如支气管扩张等; ④某些特殊检查前的准备,如支气管镜、纤维镜、支气管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