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试卷(C)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隧道工程
适用班级: 10级隧道工程1001班
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潘延连
1、我国现行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类的依据()
A岩石物理性质指标B岩石强度
C坑道支撑实测统计地压值 D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为表征的围岩稳定性
2、隧道工程的主体建筑物为()
A洞内行车道路面 B洞身衬砌和洞门C防排水构造物 D通风、照明设施
3、按结构要求,模筑混凝土衬砌拱圈截面最小厚度为()
A30cm B25cm C20cm D15cm
4、隧道施工场地布置通常以()
A弃碴场为中心B大堆材料堆放场为中心
C洞口为中心D机械设备维修与存放处为中心
5、洞口地质一般不稳定,选定洞门位置(确定隧道长度)的原则()
A早进早出B晚进晚出C早进晚出D晚进早出
6、爆破开挖一次进尺的确定应根据()
A施工进度要求B围岩条件C一个班的作业时间D坑道面积7、如无特殊需要,锚杆拉拔试验要求()
A将杆身拉断B拉至岩石破裂
C拉至填料破碎D拉到设计拉力为止
8、隧道施工中采用辅助坑道的最主要目的是()
A提高通风效果B便于组织出碴、运输
C增辟工作面,长隧短挖,缩短工期D利于排水
9、公路隧道净空是指()
A公路建筑限界以内的空间B围岩开挖轮廓线包围的空间
C衬砌截面中点连线以内的空间D衬砌内轮廓线包围的空间
10、新奥法运用锚喷作为初期支护的理论依据()
A支护是承受地应力的主要结构B承受围岩扰动后的松动压力
C充分发挥与加强围岩的自承效能D操作简便施工快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断面开挖对超欠挖的控制原则()
A允许欠挖 B不允许欠挖 C不允许超挖 D拱、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2、向衬砌背后压浆,顺序宜()
A从有水向无水处压注B从无水向有水处压注
C由拱顶中心向两侧压注D由两侧向拱顶中心压注
3、隧道开挖面钻爆设计的炮眼种类有()
A掏槽眼B辅助眼C倾斜眼D周边眼
4、隧道的特殊地质地段是指下列地质()
A膨胀性土或软弱黄土B溶洞区及破碎
C地下水丰富区 D斯溢出地层
5、喷射混凝土作业应()
A一次喷足设计厚度 B以适当厚度分层多次施喷
C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次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D初喷厚度不得小于10cm
6、下列迹象可能是围岩坍方的征兆(1234 )
A突然出水B不断掉落小石块
C支撑压坏或变形加大D围岩裂缝逐渐张大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一般长隧道每座为一个单位工程,其分部工程划分为()
A洞身开挖B洞身衬砌C排水工程D隧道路面
8、隧道双向开挖接近贯通时,采取措施有()
A两项开挖面距离剩下50m 时,一端停工,由单向开挖
B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
C浅眼低药量控制爆破保证安全
D深眼爆破尽快贯通
9、隧道防排水的原则应采取()
A排放的办法B将水堵住
C施工防排水与运营防排水结合考虑D按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10、盾构的开挖方式有()
A敞胸式开挖 B 挤压式开挖C密闭切削式开挖D网格式开挖
11、隧道衬砌上荷载的类型有()
A永久荷载B偶然荷载C可变荷载D附加荷载
12、拱圈浇筑混凝土应()
A由拱顶向拱脚进行B由拱脚向拱顶进行C两侧对称进行D两侧分别先后错开进行13、喷混凝土在围岩支护中的作用有()
A支撑围岩作用B填补加固围岩C使围岩表面美观D封闭作用
14、锚杆在围岩支护中的作用有()
A悬吊作用B防止围岩风化C组合梁作用D加固拱作用
15、以下哪项属于隧道矿山法施工的辅助作业()
A装碴运输B供电与照明C支撑D通风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于岩石破碎、渗漏严重地段开挖,应采用电雷管起爆。
()
2、新奥法施工一般都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矿山法一般不用上述方法。
()
3.隧道遇到溶洞处理措施,分别以引、堵、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
()
4、隧道施工加强量测的目的是为预测险情,指导施工。
()
5.判别深埋与浅埋隧道的分界,可按荷载等效高度值,并结合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判定()
6、隧道洞内施工排水除顺坡排水外,也有反坡排水。
()
7、由于岩石风化需要一定时间,岩风化对开挖不生产影响。
()
8.先墙后拱法亦称为逆作法。
()
9.隧道工程施工可分为洞口工程、洞身工程、防水排水工程、附属设施工程。
()
10、目前我国公路隧道施工基本上都采用新奥法。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隧道通风设计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2.简述目前隧道设计中常采用的计算模型。
3、隧道开挖过程中底部地基承载力不足、下沉增大应如何处理?
4、隧道开挖遇到松散地层时可采取哪些方法处理?
5、具体介绍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试卷(C)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隧道工程
适用班级: 10级隧道工程1001班
一、单项选项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DBCCC 6-10 BDCDC
二、多项选项题(每题3分,共45分)
1 AD
2 BD 3ABD 4ABD 5 BC
6 ABCD
7 ABD
8 BC
9 CD 10 ABCD
11 ABC 12 BC 13ABD 14 ACD 15 B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5 ××√√√ 6-10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隧道通风设计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答:①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
②需风量的计算方法
③判断自然通风的能力
④机械通风方式的讨论
⑤通风设备的选址和经济性
2.简述目前隧道设计中常采用的计算模型。
答:1 以参照过去隧道工程实践经验进行工程类比为主的经验设计法
2 以现场量测和实验室试验为主的实用设计方法
3 作用与反作用模型,即荷载-结构模型
4连续介质模型
3、隧道开挖过程中底部地基承载力不足、下沉增大应如何处理?
答:首先采用较为简单的处理如注意开挖,不要损害地基围岩;加厚底脚处混凝土,增加支撑面积。
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进一步更改支护方案如增加锚杆、缩短台阶强度、预加固地层、用喷混凝土做临时底拱。
4、隧道开挖遇到松散地层时可采取哪些方法处理?
答:①超前支护。
向围岩内打入管、板等构件,用以预先支护围岩,防止坑道掘进时岩体发生坍塌。
如超前锚杆或超前管棚法
②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③降水、堵水
5、具体介绍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
答:1 少扰动。
进行隧道开挖时尽量较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范围和扰动持续时间。
例如,要求采用机械开挖的就不要采用钻爆法开挖;采用转爆法开挖时,要严格控制爆破。
2 早喷锚。
可以使围岩的变形进入受控制状态。
3 勤量测。
可以实时掌握围岩动态变化过程。
4 仅封闭。
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措施,避免围岩因长时间暴露致使强度降低,并且使支护和围岩进入良好的共同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