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救援器材使用、维护、检查管理规范

应急救援器材使用、维护、检查管理规范

应急救援器材检查、维护、使用管理规范一、目的为了保证应急救援器材的完好和正确使用,防止应急救援器材因维护不当不能保证应急使用和因使用不当对职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及时有效的进行应急救援,根据公司应急救援的有关规定,结合车间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二、本规范所称应急救援器材范围系指事故应急柜内、空气呼吸器、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化服、防护手套、消防器材等。

三、要求车间要加强对职工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检查、维护保养知识的培训,做到人人会使用,会检查维护,懂性能,懂原理,懂基本结构。

四、防护器材使用、维护、检查规范1、事故柜使用、维护规范:1.1 事故柜内只能存放应急救援器材,不得存放其它物品;严禁在事故柜顶部放置各种杂品,保持事故柜的干净卫生。

1.2 事故柜必须放在指定地点;该地点必须无毒无腐蚀气体,不得靠近高温设备;事故柜要标志醒目,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方便地取用所需器材。

1.3 应急救援器材始平时封存在事故柜内,只允许在事故状态下抢救人员或处理事故、维护检查时使用,未经有关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动用。

1.4 演习训练需动用事故柜内的应急救援器材时,须事先与车间主要负责人联系,经允许后方可使用,用后由安全员进行查验无损后恢复备用状态。

1.5 不准私自动用应急救援器材,因此造成损坏、丢失、药剂失效等情况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责任人负责,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6 应急救援器材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必须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应有详细记录。

1.7 在检查到应急救援器材有问题不能使用时,责任人要及时与安环部联系进行维护或更换。

1.8 事故柜平时要有车间铅封,禁止使用锁头封存。

1.9 事故柜必须由专人负责,做好事故柜内器材的登记工作,包括器材的名称、数量、和维护检查情况。

2、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检查、维护规范2.1 氧含量高于20%、毒气浓度低于1%的环境方可使用过滤罐式防毒面具。

禁止在容器内使用此类防护器材。

2.2 要根据毒气种类选用不同型号的滤毒罐。

2.3 滤毒罐失效与否可根据罐体标注的有效期限或能否嗅到有毒气体的气味来判断。

因此,嗅觉迟钝的人不宜使用此种防毒器材。

2.4 过滤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导气管和装有吸收剂的药罐组成的,每次使用前要进行气密检查。

检查方法是戴上面罩,从面具袋取出滤毒罐,用手掌堵住罐底部的空气进口,用力吸气,如果吸不进气,证明气密性良好,反之就是漏气。

如果发现漏气,须检查各接头处是否拧紧,面罩大小是否合适,面罩本身是否漏气。

2.5 用过的防毒面罩要用75%的酒精消毒处理。

2.6在使用中发现排除不了的故障或滤毒罐失效时,要立即停止使用。

2.7滤毒罐有沙沙声或漏出吸收剂,说明组装混乱,不能使用。

2.9滤毒罐的使用期限,视罐的型号及使用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不同而异,超过使用期限的滤毒罐必须报废。

3、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检查、维护规范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给式空气呼吸器》(GB16556—1996)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正压式空气呼吸器》(GA124—1996),制定本规范。

3.2使用人员要求3.2.1必须对使用人员进行充分培训、考核,能够正确使用。

3.2.2使用者身体健康,没有职业禁忌症(下列疾病者禁止使用:肺病、各类传染病、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孕妇及医生认定不适宜的人员等)。

3.3日常检查3.3.1检查全面罩的面窗是否清洁、无划痕、裂纹,环状橡胶密封垫无灰尘、断裂等影响密封性能的因素存在;检查系带、导管、连接处有无松动、断裂。

3.3.2气瓶压力检查。

工作压力为30MPa,气瓶使用压力不低于21MPa;其它类型气瓶按技术说明书执行。

3.3.3系统泄漏检查。

打开气瓶阀,观察压力表,待压力表指针稳定后关闭气瓶阀,1分钟内压力下降应小于0.5MPa。

3.3.4报警器报警压力检查。

打开气瓶阀待压力达到气瓶压力后,关闭气瓶阀;然后缓慢打开冲泄阀,当压力降至5±0.5MPa时,报警器应开始报警,声音应响亮。

3.3.5面罩气密性能检查。

佩戴好面罩,用手掌捂住面罩与供气阀连接处,深吸一口气,检查面罩是否有泄漏,否则应更换面罩。

3.3.6呼吸性能检查。

面罩气密性能检查合格后,打开气瓶阀,将面罩佩戴好,再将供气阀与面罩连接,关闭供气阀上的冲泄阀开关,深呼吸数次,应感觉呼吸舒畅,打开和关闭冲泄阀开关2次,开关应灵活,供气阀应能正常打开。

3.3.7空气呼吸器的压力表每年应校验1次。

3.3.8空气呼吸器的气瓶首次使用3年做1次水压试验;以后每2年做1次水压试验。

3.3.9空气呼吸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校验参照技术说明书执行。

3.3.10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期限按本类型的技术说明书执行。

3.4佩戴与使用3.4.1佩戴装具。

将气瓶阀向下背上气瓶,通过拉肩上的自由端调节气瓶的上下位置和松紧,直到感觉舒适为止。

3.4.2扣紧腰带。

将腰带插头一端插入座内,然后将腰带左右两侧的伸出端同时向两侧拉紧,收紧腰带。

3.4.3佩戴面罩。

先放松面罩下方的2根颈带和上方的2根头带,然后将面罩贴合在佩戴者脸上,戴好面罩,调节面罩位置,收紧下端的2根颈带,再收紧上端的2根头带,直到舒适为止。

3.4.4检查面罩密封性。

用手掌捂住面罩接口处,通过深呼吸,检查面罩密封是否良好,否则,再调整位置、收紧头带或重新佩戴面罩。

3.4.5打开气瓶阀。

将气瓶的阀门打开,旋转至少2圈,确保充足的供气量。

3.4.6连接供气阀。

先将供气阀的接口与面罩接口啮合,然后顺时针旋转90度,当听到咔嗒声即安装完毕。

3.4.7佩戴完毕后,深呼吸几次,激活供气阀,当呼吸舒畅后,方可进入作业区域。

3.5使用注意事项3.5.1必须2名或2名以上人员协同作业,事前确定好联络信号。

<3.5.2本装具仅用于呼吸系统的保护,在特殊情况下操作时,应另外佩戴特殊防护设备。

3.5.3在使用中因碰撞或其他原因造成面罩错动时,应及时屏住呼吸,以免吸入有毒气体,立即使面罩复位并撤离作业区域。

3.5.4严禁在有毒区域内摘下空气呼吸器的面罩。

3.5.5经常查看压力表,注意余气量,当压力降至5MPa或听到报警声时,应立即撤离作业现场。

3.5.6在使用空气呼吸器前,必须按佩戴顺序佩戴,严禁佩戴完毕后再打开气瓶阀。

3.5.7使用过的空气呼吸器应有记录,并及时充压。

4、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使用、检查、维护规范4.1导气管使用长度不应超过20米,管内阻力一般不超过196帕(20mm水柱)。

4.2工作前将面具与导气管连接好,并将导气管的进气端置于空气新鲜的上风头,将进气口架起要离开地面10厘米以上。

4.3进入有毒环境之前要戴好防毒面罩,做3一5次深呼吸,检查排气阀工作是否正常,无室息感或不适后才能进入有毒有害环境。

4.4当在容器及其它密闭的设备内工作时,必须有2名以上监护人员,其中1人保证新鲜开毒的空气供给,1人随时准备扮救被监护者,并规范好联络信号和呼救信号。

4.5监护人员要严守岗位,看好长管,防止长管被挤压和刮破而造成窒息和中毒。

4.6在有毒有害环境中感到呼吸困难、不适或嗅到毒物气味时,要立即撤离现场,进行检查。

4.7使用后的面具、蛇型管应用肥皂水洗净油污,再用清水冲洗,把管内积水倒空,在阴凉处晾干,最后进行气密试验检查。

面具要用75%的酒精消毒。

4.8长管式防毒面具要每月进行1次气密性检查,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5、防化服使用、检查、维护规范5.1、化学防护服装的结构与用途化学防护服装(以下简称全密封防化服)采用双面涂覆PVC的织物材料制作,由大视野的连体头罩、呼吸器背囊、耐穿刺防化胶鞋、防化阻燃手套、密封拉链、通风系统、排气系统组成,与空气呼吸器配套使用。

人体呼出的气体贮积在化学防护服装内使防化服装膨胀,也可以打开呼吸器通风系统充气使化学防护服装膨胀,避免外界的毒害气体进入防化服内。

化学防护服装适用于消防员在化学危险品、腐蚀性物质、有毒气体的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援时穿着,是现代消防员防护装备中综合性能最佳的特种防护装备。

5.2主要技术参数5.2.1整体性能(1)防化服气密性能:1650Pa±50Pa压力6min内压力≤300Pa。

(2)整套防化服重量:≤6kg。

5.2.2主要部件性能(1)超压排气阀性能:≥15s,通气阻力780~1180pa。

(2)通风系统分配阀性能:最大供气量≥30L/min,定量供气量5L/min。

(3)靴底耐穿刺性能:≥900N,靴底耐电压≥5000V。

(4)防化胶靴防渗漏性能:浸水2h不渗透。

5.2.3材料性能(1)织物厚度:0.45mm±0.5mm。

(2)经、纬向拉升强度≥450N/5cm,撕破强度≥50N。

(3)防酸渗透性能:80%H2SO4、60%HNO3、30%HCI三种酸10mm液柱下1h不渗透。

(4)防碱渗透性能:6.1mol/L NaOH,10mm液柱下1h不渗透。

(5)耐热老化性能:125℃*24h不粘、不脆。

(6)耐寒性能:-25℃*5min,折叠180°。

无裂痕。

(7)耐汽油性能:浸入120#汽油30s,无裂纹、不发粘。

5.2.4防化服规格规格适合身高cm特大 180以上大 175~180中 170~175小 170以下5.3全密封防化服的使用5.3.1防化服的穿戴:(1)把防化服的拉链全拉开,将两脚伸进胶靴内;(2)背上空气呼吸器把面罩挂在脖子上;(3)将右臂伸进袖内,弯腰用左手拉上防化服,把空气呼吸器放进防化服的背囊内,再把左手伸进左袖内;(4)将防化服的专用快速接头一头插在防化服的分配阀上,另一头与空气呼吸器连接;(5)打开呼吸器气瓶阀,佩戴好呼吸器面罩、头盔,自然呼吸,检查空气呼吸器应完好无故障。

把防化服的连体头罩戴上,完全拉好气密拉链。

(6)将防化服胸前的通风分配阀旋钮顺时针转到最大位置,向防化服内快速充气1~2分钟,使防化服膨胀,然后将分配阀旋钮逆时针到最小位置进行定量供气。

如考虑节省压缩气体,可把分配阀转到中间位置将其关闭。

5.3.2防化服使用结束后的处理注意:除污之前,不要脱下防化服。

(1)必须用清水反复洗冲防化服上酸、碱物,或在中和溶液的淋洗器下冲洗后方可脱下防化服,以防止在脱缷防化服过程中人体受到高浓度化学物品的伤害。

(2)拉开气密拉链,脱下两袖、头罩,卸下通风系统快速接头后卸下空气呼吸器,脱下防化服。

(3)根据脏污情况用肥皂水或0.5~1%的碳酸钠水溶液洗涤,清除酸碱物质,油污及其他污质用酒精洗净。

用清水汰洗干净,挂在阴凉通风处,使内外晒干。

不要使用干洗方法进行清洗。

(4)晒干后的防化服需要进行目测检查和气密性检测。

检测合格后,将防化服折叠好,放入包装箱内,以备下次使用。

5.4使用注意事项5.4.1全密封防化服必须与头盔、空气呼吸器配套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