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郭沫若的浪漫新诗及其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浪漫新诗及其历史剧创作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天狗 • 我是一条天狗呀! •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
我是月底光, • 我是日底光,
•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 X 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 Energy 能量的底总 量!
• 万物皆是神 • “泛神论”思想: 物我无间,物我不分 • 反对偶像,反对权威 • A、思想内容: • a、表现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凤 凰涅槃》) ; • b、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 的礼赞(《天狗》,《我是一个偶像的崇拜 者》); • 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大我”的形象; • c、表达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炉中 煤》)。
• 炉中煤 •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 我飞奔, • 我狂叫, •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 我飞跑, •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 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 •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及其历史剧创作
• • • • • • 一、诗歌创作 1、诗集: 《女神》(1919—1920),《星空》, 《前茅》,《瓶》,《恢复》。 2、《女神》 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 统一。(焚旧铸新,狂飙突进) • 《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 • 《地球,我的母亲》《女神之再生》等。
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笑语娟娟地, 在枯草原中替他们准备着结欢的婚筵。 新嫁娘最后涨红了她丰满的庞儿, 被她最心爱的情郎拥抱着去了。 1921 年2 月28日
• • • • • • • •
二、历史剧创作 1、20年代: 《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1926年结集《三个叛逆的女性》。 五四时代主题— 个性解放、女性解放。 2、40年代: 1941—1943、4, 《棠棣之花》,《屈原》,《虎符》, 《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 “皖南事变”后的时代主题—反对分裂, 团结御侮。
• • • •
3、历史剧创作原则: a、为现实服务的原则; b、“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c、主观性和抒情性的艺术原则。
• B、艺术特点—总体来说,积极的浪漫主义 精神: • a、浓郁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 b、想象异常丰富、奇丽; • c、形式自由多样(“绝端的自由,绝端的 自主”)。
• • • • • • • • • • • • • • • •
日暮的婚筵 夕阳,笼在蔷薇花色的纱罗中, 如象满月一轮,寂然有所思索。 恋着她的海水也故意装出个平静的样儿, 可他嫩绿的绢衣却遮不过他心中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