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结构材料陶瓷材料新材料概论ppt课件
结构材料陶瓷材料新材料概论ppt课件
胚体成型方法
注浆成型 模压成型 等静压成型 流延成型 挤压成型 注射成型 其它
25
➢ 注浆成型(传统成型)
对注浆成型所用的浆料,必须具 备以下性能:
流动性好 稳定性好(不易沉淀和分层) 脱模性好
缺点: 劳动强度大 不易自动化 收缩形变大
26
➢ 模压成型
模压受力分布
四柱式液压成型机
✓ 优点:工艺简单、易自动化生产。 ✓ 缺点:胚体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不适用形状复杂的制品。
其原料一般经一系列人
工合成或提炼处理过的化
先 进
工原料,超出了传统陶瓷
陶
的概念和范畴,是高新技
瓷
6 术的产物。
普通陶瓷与先进陶瓷的主要区别
区别
普通陶瓷
先进陶瓷
原料
天然矿物原料
人工精制合成原料
成型 以注浆、可塑成型为主 模压、等静压、流延、注射成型为主
烧结 加工 性能
用途
烧结温度一般在1350℃以 结构陶瓷烧成温度在1600℃左右, 下,以煤-油-气为燃料 功能陶瓷需要精确控制烧成温度
10
3.3.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
☺ 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 ☺ 高熔点杰出的耐热性 ☺ 高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耐蚀性 ☺ 高的强度 ☺ 良好的物理性能(电、磁、声、光、热等) 脆性大、塑韧性低
11
4.陶瓷材料的分类
1. 按化学成分分类:
氧化物陶瓷: Al2O3, ZrO2, SiO2…. 碳化物陶瓷: SiC, WC, TiC….. 氮化物陶瓷: Si3N4, BN, AlN…. 硼化物陶瓷: TiB2, ZrB2
新材料概论
第一章 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
一、新型金属材料 二、新型陶瓷材料 三、新型合成高分子材料 四、新型复合材料
2
第二节 陶瓷材料
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3
陶瓷材料是除金属和高聚物以外的无机非 金属材料通称。
工业上应用的典型的传统陶瓷产品如陶瓷 器、玻璃、水泥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性能优良的新型陶瓷。
37
➢ 切割加工
工业上,最常用的是磨料切割,其多数采用金刚石 砂轮进行切割,可以得到精度相当高的切割面。
金刚石砂轮
切割机
38
➢ 打孔加工
对直径在一定范围的孔,广泛采用金刚石钻头 (空心钻头)进行圆孔加工。
金刚石钻头
陶瓷打孔机
39
➢ 激光、超声波加工
激光切割机
激光打孔机
超声波打孔机
40
6. 陶瓷材料的应用
航空航天应用
52
常见先进陶瓷的应用
❖ 氧化铝陶瓷
❖ 热学:熔点很高,可作高级耐 火材料,如坩埚、高温炉管等。 ❖ 力学:硬度大,可以制造实验 室使用的刚玉磨球机。 ❖ 光学:用高纯度的原料,使用 先进工艺,还可以使氧化铝陶瓷变 得透明,可制作高压钠灯的灯管。 ❖ 电学: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电子 绝缘材料是都是Al2O3陶瓷。
53
高压钠灯 绝缘材料
人造宝石
❖ 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Al2O3。 ❖ 红宝石呈现红色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含铬化合物; ❖ 蓝宝石呈蓝色则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含钛化合物。
54
❖ 氧化锆陶瓷
结构陶瓷方面:由于其高韧性、高抗弯强度、高耐磨性,优异 的隔热性能、热膨胀系数接近于钢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 结构陶瓷领域。
••••••
14
2. 按使用的原材料分类:
可将陶瓷材料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 ❖ 普通陶瓷以天然的岩石、矿石、黏土等材料作
原料。 ❖ 特种陶瓷采用人工合成的材料作原料。
15
3. 按性能和用途分类:
结构陶瓷
a.主要用于制造结构零部件; b.力学性能要求:强度、韧性、硬度、模量、耐磨性及高
温性能等。
陶
蚀刻:磨削、研磨、抛光等
瓷 化学的 —— 化学抛光
精 光化学的 ——光刻
加 电化学的 ——电解抛光
工
种 类
电火花加工
电学的
——
——
——
电子束加工 离子束加工
等离子束加工
光学的 ——激光加工
36
➢ 磨削加工
✓ 磨削加工设备: 外圆磨床:磨削各种圆柱体、外圆锥体的外圆。 平面磨床:加工工件的平面、斜面、成型面。 抛光机:使陶瓷件形成光滑的表面。
4
1.陶瓷材料的发展历程
陶瓷是最古老的一种材料,是人类征服自然中获得的第 一种经化学变化而制成的产品。
它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复杂,从粗糙精细,从无釉 施釉,从低温高温的过程。
5
2.传统陶瓷与先进陶瓷
传统陶瓷
其原料主要是石英、长
石和粘土等自然界中存在 的矿物,归属于硅酸盐类
普 通 陶
材料;
瓷
先进陶瓷
挤压成型
注射成型
30
3、胚体烧结
胚体烧结:是指把成型胚体转变为致密体的工艺过程。
宏观变化:体积收缩、致密度提高、强度增加。 微观变化:晶粒长大,气孔减少。
31
➢ 常压烧结(普通烧结)
常压烧结:烧结胚体在无外加压力、只在常压下, 即自然 大气条件下,置于窑炉中,进行烧结。
优点:设备简单便宜,最传统、最简便、最广泛的一 种方法。
41
民用陶瓷
42
电子元器件・IC基板
43
陶瓷轴承
セラミック軸受の特徴: 耐食・耐薬品性、耐熱性、 高剛性、軽量、高速回転、 非磁性、無発塵
44
NTN㈱,
45
耐磨器件
46
半导体相关部件
47
精密测量用部件
48
医疗、食品机械
49
日用陶瓷制品
50
光学陶瓷制品
光学石英玻璃
尖晶石透明陶瓷
51
通过从固相到固相的化学反应,来制备粉体。
热分解反应法:A(s)→B(s)十C(g)
化合反应法: A(s)+B(s)→C(s)+D(g) 氧化还原法或还原碳化、还原氮化
如:3SiO2+6C+2N2 → Si3N4+6CO
21
化学合成法二:液相法 以均相的溶液为出发点,通过各种方法使溶质与溶剂
✓ 如Si3N4、SiC等非氧化物,在 高温下易被氧化,因而需要 在惰性气体中进行烧结。
34
4、陶瓷材料及构件的精加工
陶瓷材料属于硬脆材料, 其特点是:硬度大, 质脆,不变形。
与金属加工不同, 陶瓷加工一般是很难的。
先进陶瓷的精细加工已经成为一门专门技术。
35
以力学加工为主
力学的 —— 磨料加工:磨削、研磨、抛光等 刀具加工:切割
57
❖ 碳化硅陶瓷
SiC陶瓷:除了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还具有优良的高 温力学性能。SiC陶瓷是已知陶瓷材料中高温力学性能(强度、 抗蠕变性等)最佳的。
高温轴承(1300℃)
高温防腐换热器
❖ 缺点是脆性较大,为此近几年以SiC陶瓷为基的复相陶 瓷,如纤维补强、异相颗粒弥散强化材料相继出现,改善 了单体材料的韧性和强度。
27
➢ 等静压成型
等静压成型;又称静水压成 型,利用液体介质不可压缩 性和均匀传递压力性的一种 成型方法。
优点 缺点
28
胚体密度高 制品密度接近理论密度 不易变形
设备投资成本高 不易自动化 生产效率不高
➢流延成型(专用于制作陶瓷薄膜)
工艺: 料浆制备 薄膜制备 加工处理
料浆 刮刀
基带
薄膜
流延成型薄膜制备过程
玻璃相的作用是充填晶粒间隙、粘结晶粒、 提高材料致密度、降低烧结温度和控制晶粒 的生长;
气相是在工艺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先 进陶瓷材料中的残留气孔难以避免。
9
3.2. 陶瓷材料的结合键特点
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物(Al2O3,ZrO2等)、 碳化物(SiC等)、氮化物(BN等)、硅化物(MoSi2)等, 因而其结合键以离子键(如Al2O3)、共价键(如Si3N4) 及两者的混合键为主。
分离,溶质形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颗粒,得到所需粉末的 前躯体,热解后得到粉体。以ZrO2陶瓷粉体为例:
(1)水热法: ZrSiO4+NaOH—ZrO2+Na2SiO3
22
(2)水解法:
四氧化锆 循环加水分解
水合氧化锆 焙烧 氧化锆纳米粉
氯化钇
(3)喷雾法:
氧化锆粉+分散剂+粘结 剂
23
氧化锆粉体
2、胚体成型
成品(陶瓷电容器)
✓ 优点:工艺稳定,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可制备 厚度为10-1000μm的高质量陶瓷薄膜。 ✓ 缺点:胚体粘结剂含量高,胚体密度小,烧成收缩率高 达20-21%。
29
➢其它成型方法
✓ 挤压成型:适用于连续化批量生产管、棒状制品, 易自动化。
✓ 注射成型:间歇式的操作过程,可生产结构复杂的 制品。
光学陶瓷:如透明陶瓷、红外辐射 陶瓷、发光陶瓷等;
生物陶瓷:如生物活性陶瓷、医用
陶瓷等稀土。
发
光
陶
17
瓷
5. 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简介
粉体制备 胚体成型 胚体烧结 精加工
陶 瓷 烧 结 炉
18
1、粉体制备
粉体制备是指将各种原料通过物理机械或 化学方法,制成所需的粉体。
物理粉碎法 粉体制备方法
化学合成法
19
➢ 物理粉碎法
物料粉碎法分为:机械粉碎和气流粉碎。
机械粉碎
气体粉碎
☺ 优点:设备成本低,过程简单,易操作。
缺点:杂质多,粉体粒度一般在1μm以上。
20
➢ 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包括: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
☺ 优点:高纯度、粒度可控,均匀性好,颗粒微细; 缺点:过程复杂,不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