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原理一复习资料

电路原理一复习资料

《电路 I 》复习题一、填空题1、 RC串联电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换过程中,不能突变的是。

2、一个电路有 n 个结点, b 条支路,它可以列条 KCL 方程、条 KVL方程。

3、三个 3KΩ的电阻星形连接,当转换成三角形连接时其每个等值电阻为KΩ 。

4、右图所示电路电压源功率为。

5、电阻的对偶是电导,阻抗的对偶是导纳,那么感抗的对偶是。

6、对称三相电源是由 3 个同频率、等幅值、初相依次滞后120°的正弦电压源连接成形或形组成的电源。

7、已知电路中某支路电流为i14.14sin(314t30 ) A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为,频率为,初相为。

8、理想变压器将一侧吸收的能量全部传输到另一侧输出,在传输过程中,仅仅将、按变比作数值的变换。

9、 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的固有频率是。

10、要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可在感性负载上适当的电容。

11、已知10cos(10030 )A,V,则i、u之间t u 25sin(100t 60)i的相位关系为。

12、右图所示电路中 I =。

13、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U P与线电压 U L的关系为,相电流 I P与线电流 I L 的关系为。

14、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公共连接点称为。

15、 RL串联电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换过程中,不能突变的是。

16、阻抗的对偶是导纳,电阻的对偶是电导,那么容抗的对偶是。

17、受控源中,被控制量和控制量成正比,这种受控源称为受控源。

18、已知电路中某支路电压为28.28 sin(31445 ),则该电压的有效值为,频率为,初相u t V为。

19、要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元件。

20、品质因素( Q 值)是分析和比较谐振电路频率特性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参数,当Q> 1时,电感和电容两端电压将信号源电压。

21、叠加定理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处用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处用代替。

22、某直流电源开路时的端电压为9V,短路时电流为3A,外接负载是一只阻值为6Ω的电阻时,回路电流则为() A,负载的端电压为() V。

23、试求图 1 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15V=()W;电流源发出的功率:P 2A=()W。

图1图224、如图 2 所示电路中,R1=R2=R3=R4=R5=12Ω,试求 S 断开时 AB 间等效电阻R AB=()Ω ;S闭合时AB间等效电阻 R AB=()Ω 。

25、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集中(总)参数的电路时,对于具有n 个结点 b 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 KCL方程;列出()个独立的KVL方程。

26、电路如图 3 所示,当开关S在位置“1”时,毫安表读数为40 mA;当开关S在位置“ 2”时,毫安表读数为-60 mA。

试求开关 S 在位置“3”时,毫安表的读数为()mA。

图3图427、如图 4 所示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已知U i=10 mV, R1=1 kΩ, R2=19 kΩ,则输出电压U o=()V。

28、电阻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表示为u = iR ;电感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电容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

29、动态电路的换路定则表现在储能元件电容的()和电感的()在换路前后不能产生跃变。

30 、已知正弦交流电动势有效值为100V ,周期为0.02s ,初相位是- 300,则其正弦量解析式为:();相量表达式为:()。

31、如图 5 所示电路若i(t)10cos(2 t),则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导纳ab)S。

Y =(图 5图 632、图 6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同向、反向串联的等效去耦电感分别为16mH和 10mH,则其互电感 M为()mH。

33、图 7所示电路中电流is(t )5cos( t ) A,则电流 i c(t) A 。

2图 7图 834、如果使10Ω电阻能获得最大功率,如图8 所示中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

35、在 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 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Ω,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W。

36、在三相四线制中,若负载不对称,则保险不允许装在()线中,否则可能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工作。

37、额定值为“ 220V 40W”的白炽灯,灯丝热态电阻的阻值为()Ω 。

如果把它接到110V 的电源上,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W。

38、试求图9 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P3V =()W;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P =()W。

2A图9图1039、如图 10 所示电路中,已知R2的功率为2W,则 R1= ()Ω ,R3=()Ω 。

40、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集中(总)参数的电路时,对于具有n 个结点 b 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 KCL方程;列出()个独立的KVL方程。

41、电路如图11 所示的线性网络N,只含电阻。

若I S1=8 A , I S2=12 A , U x为 80 V ;若 I S1=- 8 A, I S2=4 A ,U x为 0 V 。

当 I S1=I S2=20 A 时 U x为()V。

图11图1242、如图 12 所示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已知U i=10 mV, R1=1 kΩ, R2=19 kΩ,则输出电压U o=()V。

43、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磁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电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元件,它们都是无源的二端元件。

44、动态电路的换路定则表现在储能元件电容的()和电感的()在换路前后不能产生跃变。

3();相量表达式为:()。

46、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和相位关系为();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和相位关系为()。

47、图 13 所示电路中电流i s(t ) 5cos( t ) A ,则电流i c ( )A。

t图13图1448、如图 14 所示线圈11′中的 1 端子与线圈22′中的()端子是同名端。

49、 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若电容两端电压为100V,电阻两端电压为10V,则电感两端电压为()V,品质因数Q为()。

50、如图 15 图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为()。

i s1001H1F图 16图 1551、如图 16 所示为对称三相电路,若线电压 U AB 38030 V,Z100 j100,则相电压UAN ()V;线电流IA() A;对称三相负载为Y(星型 ) 连接。

52、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和。

对结点和闭合面可应用定律,对回路应用定律。

53、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无等效可言。

当端子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54、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为;相量关系式为。

电容的电压相量于电流相量π /2 。

55、如果响应与激励属于同一对端子,则网络函数称为函数,如果响应与激励不属于同一对端子,则网络函数称为函数。

56、已知u 100cos(314 45)V,则U=Vt57、一阶 RL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在一阶 RL电路中,若 L不变, R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58、工程上常用并联电容器的办法来提高功率因数,并联电容C值的计算公式。

59、在三相四线制中,若负载不对称,则保险不允许装在线中,否则可能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工作。

60、同名端产生的磁通起作用,异名端产生的磁通起作用。

61、在使用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电路;在各分电路中,要把不作用的独立电源置零。

不作用的理想电压源用代替,不作用的理想电流源用代替,原电路中的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62、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为;相量关系式为;电感的电压相量于电流相量π /2。

63、换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和.6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中的三个要素:、、。

65、在分析具有理想运放的电路时,有两个很重要的规则,分别是和。

66、图 17 所示电路中 ,R abΩ 。

67、图 18 所示电路中,电压源的功率为P W。

图17图1868、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

69、如果响应与激励属于同一对端子,则网络函数称为函数,如果响应与激励不属于同一对端子,则网络函数称为函数。

二、选择题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 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

A、 7AB、 6AC、5AD、 4A2、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A、L =L +L +2M B 、L=L +L -2M C2 D 、 L2、L =LL-M=LL-Meq12eq12eq12eq1 2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

A、负载串联电感B、负载串联电容 C 、负载并联电感 D 、负载并联电容4、 1电阻和 2H 电感并联一阶电路中,电感电压零输入响应为_______。

)e 0. 5t C 、u L(0 )(1 e 2t ) D、 u L (0)(1e 0.5 t )A、u L(0)e 2tB、 u L (05、已知一个20Ω的电阻上流过电流i0.2cos(wt45 ) A ,则其电压为()A、4 cos(t45 ) B 、4 cos(t45 ) C 、4 cos(t135 )D、4 cos(t 135 )6、动态电路是指含有_______元件的电路,其电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A 、电阻B、动态C、独立源D、受控源7、 10电阻和 0.2F 电容并联电路的时间常数为_______A、 1sB、 0.5sC、 2sD、 3s8、 RLC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I R3A,I L1A, I C5A 则总电流为_______A。

A、 8B、 5C、4D、 69、图 19 示直流稳态电路中电压U等于()A 、3V B、 -3V C、-6V D、 -4V10、图 20 示电路中电流 i 等于() A 、 1A B 、-1A C、2AD、12A12V-++-US+iU 362+6V-1H3A36-图 19图 2011、已知右图所示电路中的 E=2V,I k =2A 。

电阻 R 1 和 R 2 消耗的总功率为( )。

A.4WB.0WC.16WD.8W12. 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I 1=11mA,I 4 =12mA,I 5=6mA 。

I 2,I 3 和 I 6 的值为 ( )。

A.I 2 =-7mA,I =-5mA,I =18mA3 6B.I 2=-7mA,I =5mA,I 6=18mA3C.I 2 =-7mA,I 3=10mA,I 6=18mAD.I 2 =7mA,I 3=5mA,I 6=18mA13、RLC 串联电路,当外加信号源的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对外呈现(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