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三校2010 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命题人:张德平审题人:王斌(请把所有的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一、基础题(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逮捕d ci拘泥n i戛然ji c偌大nu bB.央浼mi Ci狙击j u解送ji e船舷xi cnC.菲薄f百刍议ch u模具m u通缉j iD.生肖xi co嘈杂c co订正d i ng裨益b i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阅读给了我()的乐趣,我流连在书海中,因为精神领域的富有,而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②我既不羡慕金钱,也不羡慕权势,对那些由于()或社会变革而兴起的种种“娱乐”或“享受” ,避之惟恐不及。
③2009 年11 月7 日,连云港市工商局会同公安机关在新浦某大酒店内()特大非法传销窝点。
A.无限浮躁捣毁B.无比急躁捣毁C.无限急躁摧毁D.无比浮躁摧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从文山会海中脱身,转入到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中去,我觉得是您目前的当务之急....。
B.以往几百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博火山与之相比都将相.形.见.绌. 。
C.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D.只不过在胡屠户这个胸无城府.的浅薄人物身上,丑陋表现得更为浅露直率罢了。
4.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而原始绘画不是。
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求达意明确。
②去年21 全国卫生会议,就明确地订出: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总方针。
③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 。
④“在地图上神游天地,”塞万提斯写道,“不像旅行那样要花钱,会使人疲劳,又可免受冷热饥渴之苦和种种不便。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①④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效益滑坡一直困扰着这个有五百多万职工的企业,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B.为了解决电脑使用者经常忘记密码的问题,科学家推出操作者皮下植入射频识别芯片的方法,这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C.完善的规划、细致的预算、周密的方案让国际展览局考察团的全体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上海举办2010 年世博会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D.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充分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和资料,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
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四大文明。
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发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
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简洁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度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就会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是表意文字。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
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 、“川”、“日”、“月”等。
文字是单音,独体而结构方正。
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
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
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的“真名” ,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经缩小了“汉字文化圈” ,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
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 时代。
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英才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
所以,韩国开始反思,于1991 年11 月和1994 年9 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 。
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 ,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 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的最佳媒介。
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6.下列不能体现“汉字的魅力”的一项是()A •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B.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
C.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
D.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的最佳媒介。
7.对“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 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畅通无 阻的沟通与交流。
B. 汉字的表记法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 有文化断层。
C. 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汉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 学和思想的贫困。
D. 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 字文化圈。
8.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汉字有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等缺陷,它的发展前景曾广受汉字 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B. 世界潮流缩小了“汉字文化圈”,所以毛泽东、鲁迅等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 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
C. 回顾和审视汉字走过的历程,包括汉字发展史、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和汉字印刷的发 展史说明汉字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D. 中国推行汉语拼音的实践,韩国日本对汉字的态度变化,说明汉字文化圈有必要并 开始重新认识汉字的魅力。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9—13 题( 21 分,每小题 3 分)。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
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太傅鞠武谏曰: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 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 以灭口。
太子丹曰: “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置之匈。
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也。
”鞠武曰: “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却行为道。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 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 可乎?” 田光曰:“敬 诺。
”太子送之至门,曰: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俯而笑。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田莫不知。
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 曰:“谨奉教。
”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
今田先生死,岂丹之心哉! ”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 “田先生 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
愚以为诚得天下 之勇使于秦,窥以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 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彼大将撤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以其间诸侯得合 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
唯荆卿留意焉。
”久之,荆轲曰:“此国之 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然后许诺。
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 ?燕三》,有删改)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B. 光不敢以乏.国事也C. 窥以重利D. 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寒心:胆战心惊。
乏:荒废。
窥:探看,引诱。
让:责备。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得复见将军于.此 于是相以前进缶,因 .跪请秦王 欲以 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11.下列各句,全都直接表现太子丹“仁而下士”的一组是( )① 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又况樊将军之在乎? ② 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③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④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⑤ 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
⑥ 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A.①②④B .①③④C.②⑤⑥ D .③⑤⑥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决秦 灭燕国之患。
B. 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大患,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 杀掉樊将军。
C. 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为此, 田光自刭而死。
D. 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 机合纵破秦。
第n 卷(共114分)13.将上面古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9 分)① 是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② 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③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
四、默写(前 6 句必做,后 4 句任选两句做) ( 8 分) ⑴ 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