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大巷铺轨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计划2013年8月10日开始施工,计划总工期为30天,计划竣工日期为2013年9月10日。
技术特征:铺轨:30㎏/m轨道,道砟道床,轨距600mm,砼轨枕,间距700mm,接头方式对接,按中线铺设,坡度沿现有巷道坡度。
服务年限:与矿井年限相同;铺轨长度:560m,从轨道大巷起点由外往里铺设。
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向全体施工人员贯彻学习并签名。
2、准备铺轨所用的各种工器具(轨距尺、水平尺、撬杠、扳手等),对铺轨材料(轨枕、轨道、扣件、等)数量、规格、质量进行检查。
3、测量人员,提前给定变坡点位置,巷道中、腰线。
三、质量要求及标准:道床基底密实,无淤泥、无杂物;道床原材料的质量及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轨枕的材质、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不同类型、材质的轨枕不得混用;轨道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轨道必须调直整平,严禁使用磨损超限钢轨和杂拌道,附件与轨型配套并齐全。
采用混凝土轨枕,规格:长度1200mm、底宽160mm、上宽120mm,端头高140mm,中高120mm。
规格及尺寸见下图1:50四、施工顺序及方法施工流程如下:施工准备→实地测量确定变坡点位置,给定中腰线→道轨、道床等材料安全运输至铺轨地点→清挖底板浮碴→平整基底→铺设道床,安放岔枕,轨枕→铺设道岔→铺设基本轨→工程预验收与问题处理→工程竣工→拆除临时轨道。
1、首先按从外向里的方向采用风镐配合人工清理,按给定的中、腰线进行清挖底板浮碴,平整基底。
2、清碴工作结束后,开始按从外向里的方向分段平整基底铺设道床,安放岔枕,轨枕。
以上工作结束后,按顺序进行铺设道岔、铺轨;铺轨过程中每16m设一个地辊轮。
以上工作完成后,按上面的顺序接着下一段的施工,直至施工结束。
3、以上工作结束后,进行铺底工作,铺设至设计厚度。
五、铺轨施工技术要求1、铺设道床、摆设轨枕1)道砟材料为20--40mm石子,挖好基底后,核对尺寸,铺设道砟道床;轨枕的布置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要求,轨距600mm,轨枕间距700mm。
2)轨枕应与轨道中心线垂直。
轨道接头方式采用对接。
3)混凝土轨枕同类型的应集中使用,严禁与其它轨枕混用。
4)摆设轨枕时,勿使轨枕受损。
2、摆设钢轨1)两条平行钢轨的接头,采取相对式,两相对钢轨的接缝,在直线段必须使其与轨道方向成直角。
2)井下铺轨,因气温变化小,应保持最小间隙。
3、初步钉道1)每铺设一根钢轨,即放正接头,插入轨缝铁片,安装道夹板,每个接头先安上一个螺栓。
2)填塞垫板,每节钢轨中间及接头各钉轨枕一根。
3)道夹板和钢轨接触面应涂些润滑油,安装后应与钢轨密贴。
4)安装道夹板时,轨缝铁片换以木隙片。
4、调整轨枕1)按照轨枕间距要求,用样板尺及粉笔将轨枕位置划在钢轨里侧轨腰上。
2)用撬杠调整轨枕,使轨枕中心线与钢轨腹部标志吻合,并与轨道中心线成直角。
5、安装轨道1)首先挂中、腰线,先左后右固定钢轨。
用道尺调定水平、高低差、轨距,卡量轨距符合要求后,再装螺栓。
2)放妥垫板,使其与轨底贴合。
3)上紧螺栓,钢轨两侧螺栓均匀转动,不得先紧一侧。
4)补齐螺栓,在钢轨内外侧交互拧紧,并将弹簧垫圈开口朝下。
6、拨道校正1)拨道:按照中心线拨正轨道,目视顺直,轨道中心线误差不得超过50mm。
2)校正轨距,检查轨缝,使其符合要求。
3)校正轨枕间距,补齐所有配件,达到良好程度。
7、铺砼道床1)轨道铺好后,支设、固定好,不得上下左右移动。
2)振捣砼时,振动棒不得接触钢轨、轨枕,以防扰动轨道,打伤轨枕,在钢轨及轨枕周围均匀进行。
3)边铺底边观察轨道,发现轨道移动,立即处理。
六、施工工器具七、劳动组织形式1、每日采用两班作业。
2、具体劳动组织配备如下表:八、安全技术措施(一)钢轨、轨枕的运输安全技术措施1、钢轨、轨枕等下放或回收应采用平板车,扣件下放或回收采用矿车。
钢轨重心要与平板车中心对齐,采用8#铅丝4股与车体捆绑在一起,在斜井内运行前钢轨下端头要用金属网整体包扎,包扎长度不小于500mm,绑扎要牢固,不松动,不滑动,经现场班长检查后,方可提升、下放。
一次下放或回收钢轨根数不得超过10根,轨枕数不得超过30根。
2、钢轨绑扎下放或回收时,班长必须亲自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当即处理,严禁下放未绑扎或有松动现象物件。
3、在提升或下放前,当班班长必须先与绞车司机及信号工联系,车速要保持均匀。
4、下放或回收轨道、轨枕时,井筒内严禁有人,所有人员必须躲进躲避硐。
5、抬运、装卸轨枕、钢轨时,应先待矿车停稳,在矿车下侧放置移动式阻车器,搬卸时应站在矿车北面宽的一侧,双手抓牢,多人互相配合,口号一致,防止碰伤手、脚。
6、严禁将矿车倾倒,把物料卡在井筒内。
抬运时,要防止碰坏巷帮物件及管路电缆或将轨枕损坏。
7、搬运砼轨枕和钢轨时,应轻拿、轻放,禁止乱扔乱砸,运至工作地点应按顺序、类别摆放好。
码放的钢轨下端头用铅丝相互串联,避免钢轨下滑。
(二)信号把钩工安全技术措施1、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方可持证上岗。
2、信号工交接班后要对提升信号进行检查,声光信号必须齐全,通讯设备可靠。
施工点要设置可移动的声、光信号,信号工应在就近的躲避硐室内操作信号。
3、绞车等提升设备停运超过6小时以上或因事故检修后,开车前必须对所有信号和通讯设备进行检查试验,确认正确、灵活、畅通后,方可作业。
4、信号工打信号前必须认真检查运输设备或材料的装载情况、核对所挂车辆的重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规定。
只有符合要求后方可发送信号,否则不准提升。
5、收到的信号不明确时不得发送开车信号,应用电话或其它方式查明原因,并且废除本次信号,重新发送。
铃声信号为:一声停、二声拉、三声放。
6、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严禁在提升运行过程中交接班。
7、工作中必须要相互密切配合,联系信号要清晰、准确。
当把钩工允许发信号时,应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发出信号。
8、信号发出后不得离开信号铃旁,并认真观察提升中运行情况,监视运行信号系统,如有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发出停车信号。
9、井口信号工和装卸物料人员在井口工作和行走时必须头戴安全帽,在运输线路两侧安全地方行走。
10、当矿车掉道时必须立即发出停车信号,并通知当班工长,将物料卸空,待车抬到位后再发出开车信号。
11、井口信号把钩工在发送信号及开关挡车门、挡车拦时必须站在矿车斜上侧安全地点操作。
12、信号工在发出信号下放及提升矿车前,要仔细观察井口情况,严禁装卸人员、其它人员在轨道上行走或工作。
13、车辆运行时,要严密注视车辆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向绞车司机发送紧急停车信号。
(三)混凝土运输、浇筑安全技术措施1、砼运输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离析现象,若发生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2、运输砼的矿车应完好,使用前需用水湿润,使用后应及时将车内粘附砼清除干净。
3、下放砼矿车车速要稳,不能骤停骤提,以防砼散出矿车外。
4、浇筑道床时,应根据给定的中、腰线,拉线控制好铺底标高。
(四)拆道铺道运输安全技术措施1、拆道措施(1)拆道前,首先将底清够高度,把巷道内没有运出的道渣运出。
(2)每次起渣只允许起一根道轨的长度,矿车停在起渣的道轨前停稳,并设置临时阻车设施。
(3)如果巷道净高达不到要求,要用风镐起底,使巷道铺设永久轨道后净高达到要求。
(4)道渣由人工装至矿车内,由副井绞车提升至地面。
(5)拆道时,如有锈住的螺丝,可用截子截断,但操作人员不得站在螺丝飞起的方向,附近6米范围内不得有其他人员,以免飞起的螺丝伤人。
(6)矿车只能停放在车场平巷内,斜巷不得停车。
(7)拆道后,要对道木、道钉、夹板等回收干净,拆卸后的道轨必须放在平坦安全地点,由人工装车运至地面。
2、运道措施(1)运送道轨和轨枕由人工运送至施工地点。
(2)向施工地点运送道轨时,要四人抬运,轨道两头用双股8#铁丝通过夹板眼栓牢,制成长0.8米得铁丝套子,抬杠采用φ5cm的钢管制成,运送时运行速度要慢,现场专人指挥,步调一致,慢起慢放。
3、铺道措施(1)铺设轨道前,首先对巷道提前放好中腰线,轨道铺设按中、腰线及断面设计和质量标准铺设,轨道夹板螺丝部件齐全,坚固有效,(2)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处间隙不得大于10mm,高低与左右差错不得大于5mm。
(3)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4)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
(5)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6)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与枕木。
(7)开工前,首先检查所用的工具是否齐全、完好,传递工具时,要互叫互应,不准乱扔乱放。
(8)在铺轨时,作业人员的手、脚不准伸入轨底或轨枕下面,防止歪斜伤人。
(9)道渣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面要捣实,做到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
(10)安装道夹板应注意道夹板的小面紧贴钢轨,紧固螺栓时,先中间后两边,两边上紧后再把中间紧一次。
(11)轨枕必须合格,严禁不合格的枕木铺设在轨道下面。
(12)在施工过程中,巷道内阻车器必须随轨道铺设进度同时安装,并投入正常使用。
(13)施工时,低洼处必须用道碴垫平、垫实,然后方可铺道,确保轨道铺设质量。
(14)铺设曲线轨道,必须从曲线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不应在缓和曲线的起点设有接头。
曲线段竖曲线的半径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15)在曲线的外侧不准有人同时作业。
4、其他运输安全措施(1)、在运行车辆的倾斜井巷,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
严禁人员蹬钩。
(2)、每班必须认真检查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并加装保险绳。
(3)、对检查出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单独放置,交接班时交待清楚,并做好明显标志,消除隐患。
(4)、上岗前所有人员必须扎紧袖口和腰带,做好自身安全保护。
(5)、每班跟班工长负责,必须详细检查防跑车装置、连接装置、保险绳、钩头和接头(钩头与钢丝绳连接)以及各种使用工具是否完好、齐全、灵敏可靠,并检查钩头15米以内的钢丝绳是否有打结、压伤、死弯等陷患,不符合要求严禁提升。
(6)、巷道内装车或卸车时必须在车停稳后,在矿车下侧放置移动式阻车器后,人员站在矿车两侧作业,严禁车未停稳就进行操作。
(7)、每次提升运输前,信号把钩工必须对车辆各部位,保险绳子、矿车及钩头连接装置等再详细检查一遍,确保完好正确、牢固可靠,然后沿车辆运行方向查看有无障碍和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打开挡车门、挡车栏,发出开车指令。
(8)、井口装料、卸料前,班长应口头通知下侧所有人员撤至躲避硐室内,井口装料、卸料过程中,施工地点的下侧严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