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松下幸之助逆境使人发奋向上,要是你从未遭遇过失败,为了事业着想,也许应该经历一次。
——莎士比亚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就愈大。
——托尔斯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不是言辞,而是厄运。
——德谟克利特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爱默生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培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培根顺境中不无隐忧和烦恼,逆境中不无慰藉和希望。
——培根逆运不就是性格的试金石吗?——巴尔扎克顺境使我们的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
——休谟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拜伦怜悯是一个人遭受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亚里士多德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里更能坚持不屈。
遭厄运时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
——雨果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塞涅卡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
——贺拉斯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
——卢梭逆境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尽管不能使人变得富有。
——托夫勒并非每一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常是福。
经克服的困难不但教训了我们,并且对我们未来的奋斗有所激励。
——波普莫向不幸屈服,应该更大胆、更积极地向不幸挑战。
——维吉尔勇气是一个人处于逆境中的光明。
——华福纳格逆境总是有的,人生就是竞技。
——冯定典型论据肯德基老人的故事——逆境是新的机遇卡耐尔·桑达斯是肯德基炸鸡的创始人。
随着6岁时父亲的去世,卡耐尔曲折的一生开始了。
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补贴家庭支出,他开始当起农民,进行田间劳动。
卡耐尔性子暴烈,是个不实现自己的愿望绝不罢休的人。
这种固执的性格,总成为他与别人争吵的原因,他为此不得不多次变换工作。
他自己经营带有餐馆的加油站,但是由于加油站前的那条道路变成背街背巷的道路,顾客剧减。
65岁时,卡耐尔不得不放弃了餐馆。
然而,卡耐尔并未死心。
他想到手边还保留着极为珍贵的一份专利——制作炸鸡的秘方。
现在,他决定卖掉它。
为了卖掉这份秘方,他开始走访美国国内的快餐馆。
他教授给各家餐馆制作炸鸡的秘诀——调味酱。
每售出一份炸鸡他将获得5美分的回扣。
5年之后,出售这种炸鸡的餐馆遍及美国及加拿大,共计400家。
当时,卡耐尔已经70多岁。
1992年肯德基炸鸡的连锁店在全美达5000家,海外达4000家,共计扩展到9000家。
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危机正是机遇”。
因而,只要时时刻刻不忘记逆境思维,那么,即使陷入深渊,你也不会惊慌失措。
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在痛苦的逆境中汲取营养J·K·罗琳是一个命运不济的人。
大学毕业后,她在伦敦漂泊,靠打零工糊口。
一次,她去曼彻斯特寻找大学时的男友,却未能找到,只好乘车返回伦敦。
在火车上她闷闷不乐,当她看着窗外那可怜的黑白花奶牛时,她想到有一列火车载着一个男孩去巫师寄宿学校的情景。
于是一个灵感一闪:一个小男孩在得到魔法学校邀请前,并不知道自己就是个巫师。
但是她没有带纸笔,只好闭上眼睛,把浮现在脑海中的每个想法和细节都记住。
回到家,她再把在火车上所想到的写在一个廉价的小本子上。
很快,这样的小本子就装满了一鞋盒。
她决定要写书。
后来,她与葡萄牙的一名记者结了婚。
但很不幸,最终丈夫抛弃了她,她带着出生仅4个月的女儿去了爱丁堡。
在妹妹的帮助下,靠政府的租房补贴租赁了公寓的一间卧室,她便在厨房的桌上完成了第一部作品的手稿。
后来她就总在她妹夫公司的一个咖啡厅里继续她的创作,在女儿熟睡的时候,专心她的写作。
就这样,1997年6月26日,她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了,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
这就是畅销书科幻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3年这个系列小说的后四部陆续推出,一股“哈利·波特”的热潮在全世界迅速生成。
如今,她的作品已被译成60多种语言,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销2亿多册。
安徒生的苦难生涯——逆境中也可以成才1805年,欧登塞城的一个贫苦鞋匠家里诞生了一个看上去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男孩子,他,就是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童话之父——安徒生。
小时候,请不起老师,父亲就给他上课,教他哲理,让他懂得了世间情怀,懂得了怜悯,也懂得了写作。
11岁时,父亲病逝了,酷爱文学的他,独自一人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始了在艺术领域的拼搏生涯。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的才华释放了出来,获得了免费就读的机会,这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青年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 5年后,就在1828年,他升入了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没有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从此,他开始专注于童话创作,一篇又一篇的优秀作品接连不断地问世,事业一次次达到高峰,但他的生活却一直处于低谷。
他的一生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自幼贫穷,早年丧父,终身未娶,贫穷,孤独,悲痛的窘境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他;也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顽强的拼搏中度过的,他不断地与命运周旋,抗争着。
他的作品为世间带来了一丝温暖,为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欢乐,自己生活在寒冷的冬天也在所不惜。
塞万提斯创作《唐·吉诃德》——伟大的作品诞生于艰苦的环境里塞万提斯于 1547年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经常跟父亲四处奔走谋生。
他22岁参加西班牙军队。
结果在一次与西班牙的海战中,他不幸身受重伤,左手致残。
1575年离开军队,回家途中却不幸遇到摩尔人海盗,他被抢到阿尔及尔作为奴隶出卖,有过一言难尽的痛苦和艰辛。
一直到1580年,他才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
为了生计,塞万提斯在海军中充任军需职务,后来却因涉嫌挪用公款案,蒙冤入狱。
三个月后,无罪释放,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好工作,丢掉了几份好差事,一家的生活没有着落,重又徘徊在饥寒困顿中。
当时一家七口人挤在一所下等公寓的小房子里,楼上是妓院,楼下是小酒楼,白天晚上都十分的嘈杂和简陋。
但正是在如此嘈杂和恶劣的条件下,他在狭窄的过道上放一张极为简单的书桌,从事《唐·吉诃德》的创作,并一举成名。
做最好的主持人——在逆境中要勇于继续挑战自己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 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曾被人贬得一文不值。
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
但是因为是女性被拒绝。
她来到了波多黎各,但是她光熟练西班牙语就花了3年的时间。
在波多黎各的日子,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只是有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去采访暴乱,连差旅费也是自己出的。
在以后的几年里,她不停地换工作,不停地被人辞退,有些电台指责她根本不懂什么叫主持。
1981年,她来到纽约一家电台,但是很快被辞退,失业了一年多。
有一次,她向两位国家广播公司的职员推销她的倾谈节目策划,都没有得到认可。
于是她找到第三位职员,他雇佣了她,但是要求她改作政治主题节目。
她对政治一窍不通,但是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于是她开始“恶补”政治知识。
1982年夏天,她主持的以政治为内容的节目开播了,凭着她娴熟的主持技巧和平易近人的风格,让听众打进电话讨论国家的政治活动,包括总统大选,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名,她的节目成为全美最受欢迎的政治节目。
她叫莎莉·拉斐尔。
现在的身份是美国一家自办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曾经两度获全美主持人大奖。
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她主持的节目。
在美国的传媒界,她就是一座金矿,她无论到哪家电视台、电台,都会带来巨额的回报。
瓦尔坦·格雷戈里安的故事——在逆境中不可失去自己的性格原美国布朗大学校长、现任卡内基基金会主席的瓦尔坦·格雷戈里安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 6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便因病去世了。
是他的祖母在伊朗的山区将他带大的。
格雷戈里安的祖母也是一个很不幸的女人。
由于战争和疾病,她失去了所有的孩子。
虽然命运对她十分不公,但她却并未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为了让格雷戈里安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出来,健康快乐地成长,祖母经常教导他说:“孩子,有两件事一定要记牢。
第一是命运,那是你无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
你可以失去你的美丽,也可以失去你的健康和财富,但是你决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因为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
”祖母的这句话在格雷戈里安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打不倒的小个子——在逆境中要有乐观的精神“叱咤风云,戎马一生,三落三起,扭转乾坤。
”用这话来形容邓小平一点都不为过。
历史上,几乎没有政治人物像邓小平一样三次被打倒又三次站起。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邓小平受到错误批判。
1969年10月,他作为“死不悔改的走资派”被下放到偏僻的江西进行“劳动改造”,度过了一段寂寞艰苦的岁月。
三年零四个月后,第二次被打倒的邓小平重新崛起,由江西返京。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回忆录中写道:“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父亲也从未放弃和绝望。
”“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这个被西方媒体称为“打不倒的小个子”以73岁的年龄又一次复出,将中国推上通往繁荣和富强的快车道。
从“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到“发展是硬道理”和“致富光荣”,邓小平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务实精神改变了千百万普通中国人的命运。
这位“打不倒的小个子”,书写了政治人物中的一个传奇。
“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置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该奖的金牌。
”邓小平这么说。
“我之所以能经受如此多的打击,是因为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从不失望。
因为我知道,政治犹如大海的波浪,人在上面时而上,时而下……”邓小平这么说。
诺贝尔的故事——逆境中需要有亲人的理解和支持诺贝尔奖是全球的最高荣誉,它的创建人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从小就立志要献身科学,经过生与死的拼搏,终于成为享誉全球的科学家。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科学爱好者,对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
为全面培养孩子,他鼓励诺贝尔三兄弟从小学习各种科学技术,并历尽辛苦创造条件让孩子接触世界。
诺贝尔 16岁时,被父亲送去周游世界,学习新的科学技术。
父亲在军械工厂的实验,让诺贝尔萌发了研制新型炸药的念头。
1864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座工厂被大火吞没,30岁的诺贝尔硝化甘油的爆炸试验再次失败,他侥幸获救。
这次惨败,使得诺贝尔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和4名助手惨遭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