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2011版指导性培养方案(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学院:应用科技专业负责人: xx教学院长:北京联合大学高职处年月日一、专业代码:ELE080659二、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方向名称: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三、标准学制(修业年限):3年四、毕业学分:137学分;五、就业面向及工作岗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电子信息产品的使用单位、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单位、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服务外包企业等部门。
从事产品的生产、检测、维修及生产管理;在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可从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检测;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服务外包企业技术支持、工程管理、服务管理;。
主要就业岗位有:1)电子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技术人员,售后服务;(第一任职岗位)2)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检测、设备的维护、维修和安装;(第一任职岗位)3)生产一线“操作人员”“技术管理员”、生产管理员;4)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检测;PCB设计5)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硬件为平台的软件开发;6)服务外包技术支持、工程管理、服务管理;六、培养目标(5号宋体字)本专业面向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电子技术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工程管理、服务管理、技术支持基本能力和技能。
了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领域基本规范。
能够从事硬件为平台的软件开发、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电子产品生产、设备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技术服务等第一线工作需要的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一定的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七、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能力、素质要求:1.知识要求1)专业知识(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电子电路识别,电子电路调测;(2)掌握电工电子、测试仪器操作、计算机操作等基础知识;(3)掌握电子系统设计一般技术、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4) 掌握集成电路一般设计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了解集成电路绑定技术;2)职业/技术规范性知识(1) 掌握电子产品硬件电路识图、电路版制作(PCB设计)、测试的一般方法;(2) 掌握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组成、标准、外部特性重要技术指标;(3) 熟悉电子系统集成标准、集成电路设计标准、施工规范、调试规程等基本知识;(4) 了解安全生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知识;3)通用知识(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基础知识;(2) 掌握初步计算机、网络及编程的基础知识;(3) 掌握应用数学基础知识;(4) 掌握必备的外语及文化知识;(5) 掌握基本的法律和法规常识;2.能力要求1)基本技能(1) 具有最基本的数学分析方法与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2)具有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能够简单阅读英文专业资料、查阅英文技术手册。
(3)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的熟练操作,初步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数据库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4)具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基本应用能力,包括基本的电子电路的识图、电路板制作、测试仪表操作的能力。
(5)具有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从事工艺线生产,半导体产品封装、测试和营销能力。
(6)具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交流,谈判基本能力。
2)核心职业能力(1)具有一定的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调测能力。
(2)具有一定的电子系统安装、使用、调试、运行与维护管理能力。
(3)具有一定的电子系统集成及初步设计能力。
(4) 具有一定的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能力、集成电路测试能力、集成电路绑定能力;本专业学生完成学业后,在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还将经过有企业认证的专业培训,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证书。
3.素质要求1)基本素质要求(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政策、法律意识,遵纪守法;(2) 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素养;(3)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2)职业素质(1)具有工作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能力;(3)能够严格遵守通信行业信息安全的法规及行业规范;(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八、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术核心平台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电子测量与传感器技术、高频电子电路、SOPC应用技术、EDA系统仿真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技术)专业方向核心课程: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嵌入式技术应用、FPGA设计综合实战。
九、课程体系设计(一)课程体系设计总体思路(5号宋体字)根据目前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技术行业生产一线员工的技术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课程体系是以11门基础课程为平台,以1个专业方向为的培养机制,减少课程门数和课堂讲授时间,从第一学期开始,实验、实践的时间比例逐年增加。
实践教学环节=课内实验+集中实训+集中训练+导师制“专题制作”> 50% 。
(二)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加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突出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需求,基础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及实践环节,强调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培养。
减少课程门数和课堂讲授时间,从第一学期开始,实验、实训的时间比例逐年增加。
通过电子工艺实训等环节,教授电子产品与工程规范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岗位的认知和学习兴趣。
每学期均开设了相应的工程素质训练课程。
并通过一年的导师制度“专题制作”。
培养学生能力、技能,完成学生的的工作实践。
明确本专业人才的基本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质量标准,并以其为主线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由课内实验、集中实训、集中训练和导师制“专题制作”实践组成。
课内实验随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有助于掌握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概念和方法。
集中实训在1~3周内完成小型综合性实践项目,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技术能力。
集中培训,分为综合技术/职业能力集中训练和认证培训。
导师制“专题制作”解决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技术能力。
职业素质与通用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实验、实训和导师制“专题制作”各个环节。
注:教学活动总学时=课内教学环节学时+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周数*24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比例=(课内教学环节中的实践教学学时+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周数*24)*100/教学活动总学时十、必要说明(5号宋体字)(一)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案说明开展职业素质的教育研究活动,使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邀请企业专家介绍从业状况,企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相关课程技术等级/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及其学分替代办法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培训相结合,将以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作为课程的结业标准。
考核合格,将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同时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下列证书和竞赛证书可以替代相应学分,具体学分替代方案执行学校(院)相关规定。
1.证书和职业培训:包括通信类工程师认证,电子产品装配工程师,工程师CCNA认证。
2.技术技能竞赛奖项:包括英语竞赛,各类大赛,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事业活动, “电子设计大赛”和”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 IT设计比赛,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 英语等级考试, 相关技术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试。
(三)开展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的课程说明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强化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淡化理论分析,采用“实践、认识、应用”的三步教学方法。
2.加强工作岗位的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
3.通过职业技术培训与认证,使学生在专业方向关键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增强。
4.以专业技术课程为基础,组织技能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改革的课程: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以及综合实践环节。
考核方法改革: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一般采用考试方式考核,把重点放在考核基本技术技能方面,加大实践部分的考核力度。
(四)综合技术/职业能力集中训练环节说明综合技术和职业能力集中训练环节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导师制度“专题制作”,考试课。
考核重点在实际工作能力上和技能上。
(第六学期的综合毕业实践都将安排部分内容在企业完成。
学生可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了解信息产业企业的运行模式和研发生产过程,完成生产实习、毕业实践等。
)(五)导师制度“专题制作”学习环节说明导师制度“专题制作”解决的问题:1.解决学生工作实践经验。
用一年的的专题制作”时间积累工作实践经验。
2.在导师的培养下可以解决学生的能力和技能。
3.在导师的培养下可以解决“实用”、“应用”、“技能”、“能力”问题。
十一、培养方案进程表2011高考北京卷分析原子核:判定哪个是原子核内的变化 几何光学:比较三种给定光的几个性质 机械波与电磁波类比原子核:质能方程—太阳能的释放与质量减少 静电场:给场线比较电势、场强天体:因自转而对球面产生的压力为零 振动、波:给y-t 图象,判定四个 y-x 图象振动、波:给y-x 、y-t 图象,判定是哪个位置的振动图象直线运动:斜面上,有摩擦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两场复合:判定末状态电磁感应:断电自感的I-t 图象 物理方法:均匀带电圆环中线上某点的场强 y-x 图象:考阅读2011年高考试题内容的摘要:14.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 时,在光屏P 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A. 增大S 1与S 2的间距B. 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C. 将绿光换为红光D. 将绿光换为紫光 答案:C解析:条纹间距与光的波长成正比,七种色光的波长(频率)的递进关系是应知应会的常识,所以C 正确。
双缝间距越小,干涉的效果越明显,所以A 错。
从直线传播的角度看,双缝到屏的距离 “放大”会得到更大的干涉图样,所以B 错。
从表达式x ld∆λ=中d 为双缝间距、L 为双缝到屏的距离,也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考点分析:此题是物理光学的知识,并且是学生实验。
而2010年考查的是几何光学。
对于这个实验,只要认真做过,就可以知道影响条纹间距的几个因素,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备考中对于每个学生实验,从原理、器材、操作、误差、变量之间的关系等细节方面的要求都要从严。
15.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 A. 质量可以不同 B. 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C. 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D. 速率可以不同 答案:A解析:同步卫星的特点:只能在赤道上空,周期一定,从而半径、线速度、角速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