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妈妈都有过宝宝出湿疹的经历,尤其是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一见宝宝满身的红点,急得不知所措。
下面白璞芝就来跟你谈谈宝宝湿疹。
宝宝得了湿疹会怎么样?
婴儿湿疹常见于1-3个月的婴儿,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后能够自愈,初起时湿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随着病情加深,逐渐蔓延至颈、四肢甚至全身。
根据不同的年龄、皮损的部位不同、生活的环境季节不同,湿疹的表现也是多样性的:
宝妈们要仔细观察,确定宝宝的湿疹类型:
1渗出型湿疹
多发于肥胖婴儿。
初起时两颊部皮肤发红,表面有密集针头大小红疙瘩、水疱,部分融合成片,破后糜烂有渗液;严重时因搔抓继发细菌感染,有脓疱、发烧、淋巴结肿大等。
如治疗不当用刺激性药物或热水烫洗等,使皮肤上皮疹泛发全身形成红皮病。
2干燥型湿疹
多见于瘦弱婴儿。
面、躯干、四肢有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或暗红色斑,表面有密集的小疙瘩和脱屑,如病程较长,皮损处皮肤增厚,可有抓痕和血痂。
3胎烂型湿疹
为出生1~2日的婴儿。
在前额、颊、眉间皮肤发红,表面有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部有较厚的胎痂。
宝宝得了湿疹后会因皮肤剧痒而哭闹、烦躁不安,有时候可能因为感冒都可以加重病情,家长在初步判断后一定要及早就医。
那可恶的湿疹是为什么长到宝宝身上呢?
大概这5种原因:
1.遗传因素。
虽然宝宝出现皮肤湿疹的病因很难确定,但是父母之间若有一方曾经得过湿疹或者类似的过敏性疾病,那么宝宝患病的机率会明显变高,遗传因素对预测婴儿湿疹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环境因素。
宝宝幼嫩的皮肤接触到一些化纤、动物毛类的织物或不干净的汗液、尿液等容易引起过敏现象。
花粉、螨虫,甚至是干燥的空气也都有可能让孩子患上湿疹,有时候真让妈妈们感到防不胜防。
3.饮食因素。
食物过敏是婴儿湿疹的另一大元凶。
牛奶中的异体蛋白是婴儿饮食过敏最大的原因,另外,哺乳期的妈妈如果吃了巧克力、螃蟹、虾肉等食物也容易引起孩子湿疹。
4.情绪因素。
焦躁或者悲伤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宝宝的病情。
5.其他原因:如,有些患儿家族中往往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异性皮炎等。
此外,当宝宝出现消化不良、喂养过度、大便干结、腹泻等情况时,也可诱发湿疹。
好了,了解完湿疹,那我们就要想办法来对付它了。
若是宝宝得了湿疹,正确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否则不但不能缓解症状,反而会让病情加重。
那么到底要如何护理呢?
(一)喂养和饮食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减轻婴儿湿疹的程度;
2、母乳妈妈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酒等,也要避免或减少食鱼、虾、蟹等海味品;
3、人工喂养的宝宝患了湿疹,可以将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其过敏性;
4、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可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可单吃蛋黄;
5、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一般从宝宝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婴儿,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
(二)衣物方面
贴身的衣服最好是棉质的,尤其是衣服的领子部位,衣着应该宽松、轻软。
2、床上被褥也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
衣被不要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不用羽毛枕、被。
(三)洗护方面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
如果婴儿患有湿疹,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
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
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植物型的白璞芝。
2、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
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3、湿疹严重时不要洗澡,特别是洗头和洗脸。
婴儿用具要单放,洗枕巾和被头的盆要与洗尿布和衣服的盆分开;
4、要勤给宝宝剪指甲,为避免宝宝抓挠,最好给宝宝带上小手套。
(四)环境方面
1、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婴儿湿疹痒感加重;
2、家里最好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
3、室内要通风,而且不要在室内吸烟;
4、室内最好不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湿擦或用吸尘器,避免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