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9分)1. (2分)(2018·长清模拟) 下列典故或诗词句描述的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A . 凿壁借光B . 司马光砸缸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 (2分) (2018九上·新疆月考) 如图标是节约用水标志的是()A .B .C .D .3. (2分)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 . 空气B . 液态氧C . 自来水D . 稀有气体4. (2分) (2019九上·乐山月考) 下列仪器不是磨砂的是()A . 集气瓶B . 试管D . 广口瓶5. (2分)(2017·株洲模拟)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取用固体粉末B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C . 称量固体药品D . 过滤操作6. (2分)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 2Na+Cl2═2NaClB . CuO+CO═Cu+CO2C . C+H2O CO+H2D . CH4+2O2 CO2+2H2O7. (2分)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的是()A . 氧气B . 氮气C . 二氧化碳D . 空气8. (2分) (2016九上·海淀期中) 某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其原子是()①它的沸点低②它的密度比空气大③它难溶于水④它与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B . ②④C . ②③D . ①④9. (2分)(2017·佛山模拟)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空气是由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B .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混合是均匀的C . 空气中质量含量最多的是O2D . 由于空气的流动性,各地空气组成相同10. (2分) (2017九上·诸城期末) 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2 Li2O2 ,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B . 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C . Li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1. (2分) (2017九上·富顺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 倾倒液体D . 加热液体12. (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B . 氧气用于生铁炼钢时,可以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C . 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D .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与人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13. (2分)(2018·重庆) “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是重庆独特的魅力。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水是一种化学资源B . 电解水是验证水的组成的方法之一C .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 . 在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14. (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熄灭酒精灯B . 量筒的读数C . 加热液体D .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二、填空题 (共4题;共16分)15. (6分)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使用仪器除酒精灯和火柴外还有________ 等。

(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

(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其中的一个实验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铁在氧气中燃烧。

①其中第“B”步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________ 。

②实验时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________ 。

③第“D”步为了使细铁丝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

16. (6分)(2016·漳州) 充有的蒸汽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3)“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性的物质.(4)根据所学知识解释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的原因是________.17. (1分)有下列物质:①氮气②矿泉水③铁粉④冰水混合物⑤硬水⑥氧化汞⑦洁净的海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18. (3分)材料:人类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

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2、Fe2O3的混合物,将这些矿石利用CO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

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

①、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等多种金属矿物颗粒。

若从铁、金(Au)、银混合金属中回收某些金属,将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可以回收得到的金属组合是(________ )A、Fe、B、Au、FeC、Ag、AuD、Fe、Ag②、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③、“嫦娥一号”发射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用A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A=N2+4H2O ,则肼(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A、N2H2B、N2H4O2C、NH2D、N2H4④、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________ (填“易”或“不易”)生锈,原因是:________ 。

⑤、现利用CO来还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⑴ 写出A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任意一个)________ 。

⑵用CO还原钛铁矿,生成钛和铁的混合物,可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将两种物质分开________ 。

⑶就实验操作顺序的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

小月认为先通一段时间CO排空,然后再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小亮认为这样做不好,他的理由是________ ;小亮认为先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________老师认为他们的反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

请你帮助这两位同学解决他们的困难,你的办法是________三、实验题 (共2题;共15分)19. (7分) (2018九上·仙游月考) 有关化学基本实验问题探究(1)上述仪器能作为热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不能加热的有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

(2)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块状石灰石、③金属锌颗粒;④试剂瓶中的稀盐酸溶液。

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

20. (8分) (2017九上·泰兴月考) 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同学们想探究H2O2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30% H2O2的质量(g)加入的水的体积(mL)MnO2质量(g)收集时间(s)①10405200②20305100③302067①取用二氧化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 ;量取40mL水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 ;(填仪器名称)②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________ g。

③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________ 。

(2)同学们想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H2O2的浓度为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①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②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如图________(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3)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双氧水不易分解,但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

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如上图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________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

四、推断题 (共1题;共4分)21. (4分) (2018九上·临沭期末) 如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与D的组成元素也相同,且能相互转化。

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已略去。

试推断:(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乙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①________;③________。

(3)②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共3题;共6分)22. (1分)(2016·北京)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1)【解释与结论】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___.(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填编号).(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6)【反思与评价】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23. (4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时打开导管中的开关.(1)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烧杯中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 ;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溶液________ (填“能”或“否”)流入集气瓶.24. (1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1)Ⅰ.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