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并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能利用旋转和平移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具准备等。
第九单元总复习
课题第三课时
空间与图形授课类型复习
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一视图和三视图摆放小正方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进一步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能利用旋转和平移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
了解物体旋转后的变化,能按照指定的旋转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位置。
第九单元总复习
课题课时
因数与倍数授课类型复习
教学内容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因数、倍数的特征,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利用这一特征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九单元总复习
课题第二课时
分数及其运算授课类型复习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这两单元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并能根据意义和性质解决一些问题。
熟练进行约分和通分,认识约分、通分的重要性质。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计算的方法,排除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难,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质数和合数。
什么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又称作什么数?
什么样的数叫做合数?
是质数吗?是合数吗?
【复习讲授】
写出36的所有因数和100以内的倍数。
学生独立完成。
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怎样写才能不缺写也不多写。从下面四张卡片中取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0587
奇数。
偶数。
的倍数。
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通过复习,能发现不懂的地方,并加以改正;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因数、倍数的特征,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难点掌握2,教具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摆一摆。只给一个正面看到的正方体小木块堆成的图形,怎样摆?有多种摆法?
给出从正面、上面、左边看到的正方体小木块堆成的图形,怎样摆?有多种摆法吗?
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
①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画对称轴。
②带括号的:括号里的数先算。
简便运算。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交换律:a+b=b+a
结合律:+c=a+
【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第118页的第5题。
此题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习题。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完成课本第119页的第8题。
③说一说,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的关系。
旋转。
①什么是旋转现象?
②旋转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长方体和正方体。
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将学生的回答填在空格中。
①长方体有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④长方体有条棱。
⑤哪些棱长度相等?
⑥长方体有个顶点。⑦还有什么发现?
表面积。
学生看图解答:
完成课本第118页的第1~4题。
第3题:此题是巩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习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4题:此题是有关公倍数的实际问题。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4个装一排正好能装完,6个装一排也正好装完,说明松花蛋的数量就是4和6的公倍数。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找出4和6的公倍数,并根据70多个松花蛋这个条件,判断出是72。
④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是相互存在的,不能孤立说因数或倍数。
⑤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是2的倍数的数称什么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称什么数?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偶数:2,4,6,8,10……
奇数:1,3,7,9,11……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把化成小数,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的几种特殊情况。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加法: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计算。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计算方法和步骤。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方法:①通分②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①不带括号的: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约分和通分,认识约分、通分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并能根据意义和性质解决一些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分数的意义。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你怎样理解单位“1”?
什么是分数单位?
举例说明。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如: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被除数÷除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
什么样的数是真分数?真分数大小特征?
什么样的数是假分数?假分数大小特征?
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
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如:3×4=12
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课后小记本课时主要对因数与倍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
由于概念较多,学生对此容易混淆,所以本课时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此外,由于本单元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这可通过相关练习让学生逐步体会。
板书设计
第2课时分数及其运算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分数加、减法步骤: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步骤:①通分②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课后小记与前面因数与倍数的复习相似,本单元的概念也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同样需要复习有关概念,并通过练习,将这些概念具体化。复习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线段图等图例帮助学生进行复习,让学生能真正掌握其要领。
【课堂作业】
判断题。
5的倍数大于4的倍数。
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
偶数加偶数和是偶数,奇数加奇数和是奇数。自然数是由奇数和偶数组成的。
两个实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这册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基本概念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梳理,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恶化其他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通过总复习,查漏补缺,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是2,3,5的倍数。
由学生独立完成,能写几个就写几个,然后,全班反馈,集体评价。
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10
1521579168
练习要求:
学生分别将各数写在相应的圈里。
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判断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剩下的一定是偶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
摆一摆。
因数与倍数。
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请举例说明。
如:3×4=12
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你对因数和倍数还有哪些了解?
由学生自己回忆知识、语言表达所了解的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着重说到下面几个问题:
①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本身。
②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③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25,35,40
教师: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倍数有什么特征?6的倍数,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吗?
提示:因为6=2×39=3×3
可以看出:6包含有因数3,9也包含因数3,从而得出:6的倍数中一定包含因数3,9的倍数也一定包含因数3。
所以,6和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
教学
难点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的知识,并能做到灵活运用。


排第1课时数与代
数………………………………………………1课时
第2课时数与代课时1
数……………………………………………….
第3课时图形与几
何……………………………………………………1课时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