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尔及利亚概况

阿尔及利亚概况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北濒地中海,东与突尼斯、利比亚毗邻,西与摩洛哥接壤,南部和西南部与马里、尼日尔、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相连,国土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为非洲第二大国,仅次于苏丹。

阿国土地形分为地中海沿岸的滨海平原与丘陵、中部高原和南部撒哈拉沙漠三部分。

阿尔及利亚2008年底人口达到3480万,年均增长率为1.72%。

主要人口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4.7%的沿海地带,主要为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图瓦莱格人。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法语是通用语言。

伊斯兰教为国教。

阿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省和市镇两级,全国共48个省、1541个市镇。

阿尔及尔为首都,是阿尔及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地中海沿岸,人口300余万。

位于西北部的沿海城市奥兰是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城市和工业、商业中心,人口约160万。

其他主要经济城市还有君士坦丁、安纳巴、特雷姆森等。

阿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森林和细茎针茅植被覆盖面积700万公顷,耕地面积约800万公顷。

阿地表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资源丰富。

海岸线长逾1200公里,渔业资源较丰富,鱼类储量达50万吨。

阿尔及利亚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探明储量12亿吨,天然气储量约5万亿立方米。

此外,其他矿产资源品类逾30种,主要有铁矿、铅锌矿、金矿等。

1958年9月,在结束法国长达132年的殖民统治之后,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62年7月,举行全国公民投票并正式宣布独立,7月5日被定为独立日,同年9月,阿制宪国民议会定国名为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阿尔及利亚国家兼具伊斯兰、阿拉伯、柏柏尔三大属性;总统每届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总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宰地位,现任总统为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总统任免总理,总统在与总理协商后任命内阁成员;议会实行两院制,分别为国民议会(下院)和民族院(上院);设国家高级法院,拥有审判总统、总理背叛行为或渎职罪的权利。

阿尔及利亚实行多党制,现有政党30余个,基本为"三派七党"格局。

主要政党有民族解放阵线、民族民主联盟、争取和平社会运动等。

现任总统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于1999年上任,2009年4月第三次连任。

布特弗利卡总统执政以来,实行全民和解政策,使90年代动荡的社会局势逐步得到控制并趋于稳定。

同时,布稳步推进政治、经济全面改革,经济建设从2000年以来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年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5%。

2008年GDP达到1759亿美元,人均GDP超过5200美元,经济增长4.1%,外汇储备1400亿美元,对外贸易额1174亿美元,吸引各类外资120亿美元,外债不到40亿美元,失业率11.8%。

目前阿尔及利亚与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60多个国家设立使馆,外国常驻阿使馆80多个。

此外,联合国开发署等15个国际组织在阿设有代表处。

阿尔及利亚尚不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正在积极申请加入。

2005年初,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双方将在2017年前分阶段、有步骤地削减并取消进口关税,最终实现双边自由贸易。

此外,阿还在申请加入阿拉伯自由贸易区。

中阿两国1958年12月20日建交,阿尔及利亚是与中国建交最早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之一。

两国政府和人民有着传统而深厚的友谊,长期以来相互支持、患难与共。

在两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阿经贸合作卓有成效,经贸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

1964年9月,两国签订第一个政府间贸易协定,1979年5月、1999年10月两次签订新的贸易协定。

1996年10月签署投资保护协定。

2006年11月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

1982年1月,签订成立经贸混委会的协定,至今已召开6届经贸混委会。

[双边贸易]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从2001年的2.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5亿美元,6年来年均增长超过50%。

中国已成为阿尔及利亚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九大贸易伙伴。

根据我海关统计,2008年中阿双边贸易额为45.34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其中中国对阿出口36.85亿美元,增长36.2%;从阿进口8.49亿美元,下降26.9%。

2009年1-7月,双边贸易额2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我出口26.8亿美元,同比增长28.9%,我进口2.3亿美元,同比下降50.6%。

中国主要对阿出口机电产品、车辆及零部件、纺织服装、钢铁制品等,主要从阿进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气以及少量的软木等制品。

[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中阿两国在工程承包领域的合作始于1980年。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阿国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中国在海外最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场之一。

目前中国在阿各类企业50余家,管理、工程技术及劳务人员约4万人。

截至2008年底,双方在建筑、铁路、公路、水利、电信和石油等领域共签定合同300多个,合同总额超过250亿美元。

在阿从事工程承包的中资企业主要有中信、中铁建、中建总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冶集团、中土、中地、中原、浙江建设投资、广厦建筑、中水建、中水对外、中电技、港湾、中地海外、中航技工程、河南豫非农业水利整治公司、中鼎国际工程、中铁建工、宇龙、华为、中兴等。

主要已完成的大项目有"松树"五星级宾馆、军官俱乐部、阿尔及尔和奥兰喜来登饭店、阿尔及尔国际机场、斯基克达凝析油炼厂,以及数个水利项目;在建的大项目有东西高速路、铁路、外交部办公大楼、南部沙漠地区输水项目等。

2007年5月,由中信和中铁建集团联合中标的阿东西高速公路中、西标段项目,合同总额超过63亿美元,该项目不仅是阿国的世纪工程,也是目前中国公司在海外实施的最大工程项目。

[双向投资]随着中国企业对阿尔及利亚市场了解的不断深入,中国对阿投资也迅速发展起来。

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对阿投资已超过8.4亿美元。

主要投资项目集中在石油和矿业领域,包括阿德拉尔油田上下游一体化项目、扎尔扎亭油田提高采收率项目、油气区块风险勘探项目以及矿业勘探开发项目。

软木生产、饭店、纺织、贸易等方面也有少量私人投资。

中国公司还在积极探索其他领域诸如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的投资。

目前,阿对华投资不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文具制造和塑料制品领域。

[经济技术合作]几十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向阿政府提供资金及物资援助,帮助阿方建成了展览馆、陶瓷厂、地震台网等项目,对伊塞尔河水坝、粘土和有色金属勘探、盐碱地改良等项目进行了考察,并开展了种桑养蚕、大豆种植、淡水养鱼、药检和震后重建规划等技术合作项目。

双方目前正在商谈中的项目有歌剧院项目、盐碱地改造和建筑预制件厂项目等。

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截至2008年底,有近200余名阿尔及利亚各部门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在华举办的约近100个各类援外研修班或培训班,培训的领域涉及外交、经贸、农业、教育、能源、财政、金融、新闻、矿业等。

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近十年的社会动荡后,阿尔及利亚社会局势趋于稳定,经济百废待兴。

布特弗利卡总统上台后先后推行2001-2004年三年经济振兴计划和2005-2009补充计划及高原、南部地区发展计划。

得益于国际油价的飙升,阿尔及利亚近年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长,国家财力日益雄厚,一方面政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途径改善投资环境,在贸易、投资和工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用以鼓励外来资本参与本国经济建设。

阿内乱时期撤出市场的法、意、西、美等欧美国家公司在近几年重新回到阿尔及利亚并迅速抢滩阿各重要经济建设领域。

投资环境的有利方面包括:1、政策支持:修订投资法,给予投资项目不同等级的税收优惠,对于国家投资委员会批准的重要项目优惠年限可达十年,同时制定投资用地政策,鼓励投资者常年租用;2、市场化改革: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银行金融体系使其与国际接轨,在能源、电信、工业等重要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等;3、促进对外开放: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逐渐建立自贸区,积极入世等。

然而,近年外国企业大手笔投资的行业领域除油气外,基本集中在电信通讯、水泥生产、海水淡化等阿经济发展亟需的、风险小、收效快的行业,工业制造业很少涉足,这与阿投资环境的负面因素密切相关:银行效率低下,融资服务落后,外汇管制较为严格;政府对于制成品的进口和销售引导、监管不力,走私逃税现象严重;政府行政效率较低,各部门协调难度大,既要按法律程序办事,又存在复杂的裙带关系和利益集团,不轻易地开放自己的市场使外国投资者获利。

世界银行2008年报告显示,阿尔及利亚经济自由度在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中列132位。

2009年上半年,阿尔及利亚政府对外资、进出口等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对外资和进口的管理。

在外资政策方面,为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规定今后所有外国投资企业必须由阿尔及利亚合作伙伴控股,不再允许外国新的独资企业在阿注册。

此项政策的出台,不仅抬高了外资进入的门槛,也使不少已有投资意向的外国企业停止了项目进程。

投资方面,阿政府非常鼓励,尤其是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领域。

但为防止外国公司赚钱走人和投机行为,阿政府2009年做出新规定,所有外国投资或合资项目须有阿方合作伙伴并由阿方控股;所有经营进出口销售的外国企业须有占30%股权的阿方合作伙伴;关于投资用地,暂停租赁两年后可通过转让方式购买的做法,将采取永久租赁方式,根据项目运行长短,租赁期限可延至44-99年不等。

阿政府还就投资项目的总体税收优惠制订了一项新政策,促使投资者将享受公司税减免的利润用于再投资,且投资额不低于其4年内获得的所有税收减免额度总和。

如公司拒绝再投资,将无法再享受税收优惠,还将受到其他的税收制裁。

贸易方面,建议中国企业在与阿国企业贸易往来前充分了解海关、银行方面的政策、情况等。

鉴于阿海关的特殊政策(货物到港2个月无人提货海关将对该货物进行拍卖,拍卖收入归阿国家所有,原买主有优先获得权;货物回运、转运或转卖需得到原收货商出具拒收证明)较为保护本国企业,为防止个别阿方企业利用该政策进行诈骗,需充分了解该企业的资信。

阿政府2009年出台新政,规定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仅限于信用证。

中国企业对阿出口应注意商品质量,避免出口过于低廉和质量不佳的产品。

另外,出口产品应符合当地规定,尤其不能出口宗教忌讳的产品。

我企业应始终贯彻守约、保质、按期、重义的经营方针,工程质量和按期完工对企业至关重要。

阿失业率高,尤其是年轻人失业问题严重。

中国企业应尽量多雇用当地员工,中阿员工比例应在1:3以上。

阿工程项目多,合同和工程量单审批时间较长(6个月以上),因此在阿承揽工程项目须有资金周转保障。

工程项下劳务人员抵阿后,应尽速办理居住证和工作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