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终用户之高层拜访战术-大客户销售宝典(20171207)

最终用户之高层拜访战术-大客户销售宝典(20171207)

大项目销售中的高层拜访EB(经济购买影响者)TB(技术购买影响者)UB(使用购买影响者)Coach(教练)大项目中的客户角色,分别是:EB(经济购买影响者)、TB(技术购买影响者)、UB(使用购买影响者)、Coach(教练)。

EB,学名:经济购买决策者,俗称:领导。

他是项目归属的最终决策者,地位举足轻重,我们今天着重谈一下如何与这个角色交流。

见高层也许是销售人员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对于这件事情,我听到过很多抱怨,比如:“他不见我”“我不知道谁主事”“工程部的人说他们说了算,可以完全做主” “采购部的人说我只能和他合作,否则越过他们找领导后果自负” “我见到领导就紧张”“都没意见,可是都不做决定”“他所有的电话都通过秘书审查” “我不知道对他说什么好” 类似的理由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实情,但也都是借口。

只要一条理由,就可以打翻上面所有的这些抱怨:如果你不见,丢单的可能性会大于50% 。

一、大项目销售中,一定要见到EB 吗?还是那句话,销售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的。

没见到客户EB 也拿下了单子的情况确实发生过。

但是销售这个职业的职责就是减少销售中的不确定性(这一点和管理学的认知是一样的)。

无论你搞定了多少人,如果见不到高层,拿下单子的概率会远低于猜硬币的概率。

为什么非要见到高层?除了他有权利决策项目给谁以外,还有很多的好处:①、无论你见了多少人,如果EB 不同意,都是白扯。

②、和EB 见面,其实是一种‘组织约定 ',因为只有他能代表公司给与你谈。

见面表明项目已经到了公司层面的认可。

一旦到了这个层面其实就制造了一种‘紧张感',其他的角色不得不把项目向前推进了。

③、你解决谁的问题,你就值多少钱。

解决操作员的问题,两千;解决科长的问题,两万,解决老板的问题,可能上百万。

而你的付出其实差不多。

④、和EB 见面也是对其他角色的一个暗示,让他们知道,你上面有人。

⑤、你从EB 那里,往往能得到真实的情况,比如项目真假、预算、倾向性、竞争对手等等。

这倒不是EB 不说假话,而是他懒得骗你。

因为在销售眼里的大项目,在EB 眼里也许就是毛毛雨。

⑥、EB 是‘成功标准'的定义者,他说行,不行也行。

他说不行,行也不行。

当然,好处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总结一句话:你是非见不可啊!二、销售中,谁是EB?这是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但是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问题。

很多销售人员的判断标准就两条:1、谁官大,谁就说了算。

2 、谁直接管这事,谁就说了算。

可惜事情远比想象的复杂。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曾经说过:每一家公司都存在着一套看不见的权力机构,而这套机构与组织线路并无多大关系!他这句话翻译成销售语言就是:组织里到处都是萝卜章。

比如下面的例子:一家卷烟厂要进行信息化升级,这是企业CEO 李总提出来的,他要借此收拢权力。

具体负责选型的是企管部的王处长、因为王处长的职责和信息化的关系非常大。

协助他们的是信息中心的刘主任,王处长与刘主任有一个共同的上级孙副总裁,孙副总也是CEO 的贴心人。

而企业里有位党委书记,王处长面临着年底升迁的生死关头。

党委书记是他升迁的最重要的决策者。

以上案例,谁是EB?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CEO,但CEO 在这里只是个UB ,他要用这套系统,但是他不负责选型。

可能有人问了,难道CEO 说了不算?当然算,但是有个前提,他需要把真正的EB 的权利再拿回来才能说了算。

党委书记也不是EB,虽然他的官很大,权利也不小。

但是也只是一个影响者而已,当然可以发展成Coach 。

王处长是不是?看似嫌疑很大,因为整个选型过程,都是他安排,连刘主任也只是协助。

但他仍然不是,因为他不过是个使用者UB 而已。

现在就只剩一个嫌疑人了,孙副总裁!是怎样判断他是EB的?有两个理由:一是Coach 告知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Coach 的主要责任之一。

二是预算攥在他手里,这也是判断标志之一。

在判断EB 的时候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很大程度上探明谁说了算,那就是详细的了解这笔预算到底是‘谁'的预算,和‘谁'来花这笔预算。

企业做费用预算的时候,是一定会下发到相关部门的,费用也一定会在某个‘层级'上存在,而不是在‘公司'这个笼统的概念上存在,所以如果客户告诉你,这笔预算在某某部门,EB 就会变得比较清晰。

谁来花这笔预算,就是指这笔预算的审批流程。

这在预算体系中也是必须有的,所以如果客户很明确的告诉你,这笔钱某某处长说了算,或者某某副总裁就可以批了,不用上报董事会,EB 就非常清楚了。

所以Coach 与预算是判断谁是EB的两个关键B 标志。

三、如何见到EB?EB 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其基本规律是大EB比小EB 难见、国有企业EB 比民营企业EB 难见、北方企业的EB比南方企业的EB难见可是没办法,难见也得见,关键是怎么见的问题。

统计证明,不同的方法见到EB 的概率有很大差别。

销售人员直接打电话约见到的概率不超过20% ,公司外部人员介绍(比如EB的朋友)不到36% ,在非公司的地点(比如EB在外开会)堵到EB 的概率不超过44% 。

最有效的方式是客户内部人员主动带你去见EB,见到EB 的概率竟然超过68%。

但是问题又来了,内部人员凭什么推荐你?那可是有风险的,一旦你出问题,会直接影响他的职业前途。

要想让内部客户你推荐见EB,你就得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了:①、如果他认为你能给他带来成功,他愿意带你去:所谓无利不起早,如果他认为你见到EB 对他有好处,他是非常愿意效劳的,比如通过你的专业让他觉得把你带到EB 面前是一件体现他能力的事。

这就是一种利益了。

②、如果他需要你帮他争取资源,他愿意带你去:比如,你去给EB 谈,这样的项目需要成立项目组、需要配备办公室、需要调某个专业人才进入项目组等等。

这些事内部客户申请了多次了,但是EB 一直没反应,于是他需要销售去帮他说一说。

③、如果他需要EB 帮他承担风险,他愿意带你去: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汇报吗?原因就在于汇报完后,出了事就是EB 的。

但是他自己说某件事有多大风险,EB 往往不认可,而如果销售去说,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销售是专业人士,容易让EB 的信任。

而且提前把风险说清楚,他自己容易逃脱责任。

④、如果涉及单位太多,需要EB 协调,他愿意带你去:内部客户最讨厌的事就是协调其他部门甚至上级部门了,大家都是山头,谁也不服谁。

如果能让更高一级的EB 协调,这事就顺理成章了。

⑤、如果涉及到战略问题,他愿意带你去:我做销售的时候,经常用这个损招,比如,见到出纳,我就问财务规划问题。

出纳当然不敢回答,于是就搬出来财务经理,见到财务经理,我就问公司战略问题,于是我又见到了大老板。

⑥、如果销售把自己的EB 搬来,他愿意带你去:咱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级别对等。

你的EB 很容易勾引出他的EB。

这里的关键是,你要把你的EB包装好说了很多,最关键的一点是,你必须让当前的客户感觉到对他有利!让他感觉到你这个外来的和尚念的经,领导爱听。

只要做到这一点,见到EB 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当然这需要你的专业和经验。

四、见EB 之前怎样准备?对很多销售来说,见EB 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紧张。

怎样才能不紧张呢?有一个妙招,在敲开EB 门之前,你想象一下他们上厕所的样子,想到这点,你就不紧张了,官大也是平常人。

吃喝拉撒睡,和我们没什么区别。

①、说到区别,销售中有一条原理:见什么人,你就是什么人!这当然是指心态上你是什么人,所以见到EB,你也别把自己当孙子。

他比你官大,但是你比他专业,咱谁也不比谁差。

当然,也没让你装NB ,就是平等交流而已,心放平和。

②、第二个要准备的就是礼物,见EB 当然不能空着手去,但是一般礼物EB 又看不上眼,带什么好呢?有个又上档次又不用花钱的礼物:同行业案例。

所谓同行业案例是指你的客户中,与当前客户在同一个行业,并且做得比较成功的。

案例要着重描述样板客户是怎么做的,以及取得了什么效益。

同行业就是对手,对于竞争对手,每个人都有好奇心,EB的好奇心尤其大。

很多管理者对竞争对手的关心超过对自己员工的关心。

所以,这件礼物E B 一般会喜欢。

③、第三个要准备的是了解客户公司的基础信息。

你见了EB,不能张口就问你家里几亩地、地里几头牛。

如果你这样问,他一眼就能看出你没有任何准备,没有准备,凭什么理你?④、第四个要准备的是研究他们公司的战略,这是所有的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了。

可能有人问了,我见的不是大老板,也要研究这个东西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每个企业都存在着一个叫痛苦链的东西。

西方人都对销售有一种认知:所谓销售就是关注客户的客户。

因为企业存在 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的客户成功, 所以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企业自己的客户。

推 而广之,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客户。

比如秘书的客户是 EB ,EB 的客户是 员工,研发人员的客户是服务人员, 服务人员的客户是销售人员, 销售人员的客 户当然还是客户了。

如果具体到企业流程和岗位,往往下一个节点就是上一个节点的客户。

而上 一个节点的情况,尤其是问题和不足,下一个节点可能是最清楚的。

而在中国, 最大的客户其实都是自己的上级!把这些节点中的问题串起来, 就形成了一个链条, 俗名:痛苦链 。

如图所示:当然,这张图还可以画的非常复杂,把项目中的每个人都勾连出来,你手里 一旦有了这张图,就等于抓住了每个角色的痛,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痛苦其实都是来源于上一级的问题,上级觉得问 题严重了, 下一级就会感觉痛苦了。

这就是链条的逻辑。

你只要找到任何一个人 的问题,就可以顺着向上或者向下爬,问题很容易理清。

五、见到 EB 怎么办?经过千难万险,终于见到真神了。

现在要面临的问题是:谈什么?不过,在 说谈什么之前,先得说说不能谈什么。

下面这几条就是不能谈的。

①、不要谈技术:EB 是经济决策者,你给他谈技术就像逼着一只狗看《甄嬛传》,还要求他看懂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EB 会给你急眼的,因为他认为你在笑话他不懂技术。

②、不要去调查基本信息,比如你公司有多少人、生产什么东西,这点我们前文说过。

③、不要没完没了的盘问,你不是警察,EB 也不是罪犯。

虽然销售最重要的技能是提问,但那不是盘问啊。

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前者是一种交流,后者是一种审讯。

好了,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要谈什么,我认识一家著名企业的大老板,机缘巧合,现场观摩了一次他和一位销售的沟通,这位销售是卖设备的,关键对话如下:老板:多少钱?销售:原价41 万,你们是大企业,预计使用五台,我们最低降到了36 万/ 台。

老板:能使几年?销售:三年没有问题。

老板突然不说话了,开始长时间的沉默,销售在煎熬中等待老板的回复。

大约一分钟后,老板断然的摇了摇头:不买。

销售赶忙说:老板,给个理由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