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辅助用药的护理
(1)普萘洛尔:用药过程中须注意观察心率,以防心动过缓。有哮喘病史的病人禁用。
(2)甲状腺片:用药从小剂量开始。
(五)放射碘治疗护理
(六)甲状腺危象的抢救配合
(七)心理护理
观察病人的精神情绪状态,关心体贴病人,与病人交流时态度和蔼,避免刺激性语言。
(八)保健指导
课后练习
1、如何进行甲状腺危象的抢救配合?
第三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症,又称Graves病(简称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TH)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除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候群外,尚有突眼以及神经兴奋性增高、心动过速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
(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二)放射性131I治疗
(三)手术治疗
(四)甲状腺危象的防治:
七、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代谢率增高、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蛋白质分解增加、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肌病等因素有关。
3、焦虑与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甲亢所致全身不适等因素有关。
3、心血管系统。
4、消化系统常有食欲亢进,多食消瘦。
5、肌肉骨骼系统:部分患者有甲亢性肌病、肌无力及肌萎缩,多见于肩胛与骨盆带肌群。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可发生在甲亢前、后。
6、其他: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也有相关临床改变。女性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有阳痿;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单核细胞增多等。
(3)禁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的浓茶或咖啡等。
(4)避免进食可增加肠蠕动及导致腹泻的高纤维类食物。
(5)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免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
(二)病情观察
(三)眼部护理
1、出外或白天可戴有色眼镜,以防风沙、太阳、异物的侵害。复视者戴单侧眼罩。
2、经常用眼药水湿润眼睛,避免过度干燥;睡前涂抗生素眼膏,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双眼。
3、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头部,使眶内液回流减少,减轻水肿。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应用利尿剂。
4、指导病人在眼睛有异物感、刺痛或流泪时,勿用手直接揉搓眼睛。
5、按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左甲状腺素片等,以减轻浸润性突眼。
6、定期眼科角膜检查,一旦发生角膜溃疡或全眼球炎时,应配合医师作相应处理。
(四)用药护理
1、抗甲状腺药物: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服,并监测药物副作用,主要有粒细胞减少。如白细胞低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则应考虑停药。如发生中毒性肝炎应立即停药抢救。药疹亦可用抗组胺药控制,不必停药,如皮疹加重,应立即停药,以免发生剥脱性皮炎。
2). 简述这一问题的护理。
答案
(1) 该病人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高代谢症群和主要体征。因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使骨骼肌细胞内磷酸肌酸、蛋白质和ATP合成减少,出现甲抗性肌病和周期性麻痹。
(2) 注意安全,防止意外,防止呼吸肌麻痹而窒息;周期性麻痹病人有钾代谢和分布异常,应测定血钾给予补钾;避免高糖饮食、情绪紧张、交感神经兴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首先请学生讨论课前布置的病例:
2、提出下列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共同思考、随机选几名同学回答,结合教学内容归纳讲解。
(1)请同学首先陈述其病史小结。
(2)病例中的发病有什么诱发因素?
(3)这个病例的症状有哪些特点?
(4)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有什么特点?
3、从提问分析中自然导入重点内容讲解及分析。
4、有组织完整性受伤的危险与浸润性突眼有关。
5、潜在并发症:甲状腺危象。
八、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环境和休息:病人应安置于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中,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
2、饮食护理: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食,增加奶类、蛋类、瘦肉等优质蛋白,可两餐之间可加点心。
(2)给予充足的水分,每日饮水2000~3000ml对有心脏病病人避免大量饮水,以防水肿和心衰。
病案分析:
男性45岁,怕热多汗,易饥多食,脾气急躁半年,近一周来发现下肢肌痛乏力。今晨下床后摔倒,自己起立困难而来院就诊。体检:神清、消瘦,T:37.5℃,P:98次/分,R:24次/分,Bp:21.3/11kPa。肢体温暖湿润,眼裂增宽,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局部闻及血管杂音。请解答:
1). 分析该病人摔倒,自己起立困难的原因。
课后记: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结合病例讲解,易理解,效果好。
组织教学
复习上次课时内容后导入新课
第七章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系血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及或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GD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并与一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类型有关。
2、免疫因素GD的发病与甲状腺兴奋性自身抗体的关系十分密切。
3、环境因素精神刺激、细菌感染、性激素、应激和锂剂等因素可能都对本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临床表现
(一)高代谢症候群。
2、精神、神经系统神经过敏。
3、血清FT3、FT4、TT4、TT3升高。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
5、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约有96%以上的甲亢患者低于正常低值。TSI可升高。
6、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7、其他影像学检查。
五、诊断
典型病例经详询病史,依靠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六、治疗
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注意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包括糖、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精神紧张、不安或失眠较重者,可给予镇静药如地西泮。
(二)甲状腺肿。
(三)眼征:按病变程度可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突眼两类。
三、特殊临床表现
1、甲状腺危象:
2、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性。
3、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型。
5、胫前粘液性水肿。
6、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7、其他特殊类型。
四、实验室检查
1、基础代谢率升高;
2、甲状腺摄131I率:3小时大于25%,24小时大于45%,且高峰前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