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活动双基训练我国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
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该地区作物熟制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政策 D.市场2.分析表中信息,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山东省菏泽市为我国的“牡丹之乡”,牡丹种植历史已有几百年历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
2012年初,国家林业局将菏泽市列为全国专用牡丹生产基地试点区。
据此回答3-5题。
3.国家林业局选择在菏泽市建设专用牡丹生产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临近黄河,水源充足 D.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4.所谓“催花牡丹”,是指运用高科技促成栽培技术,打破牡丹的自然生长规律,使牡丹顺应人意,随时反季节盛开。
菏泽牡丹的催花技术早已炉火纯青,可催花的牡丹品种已有上百种,达到了一年四季“想开就开、想谁开谁开”的境界。
影响“催花牡丹”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技术5.菏泽某园艺有限公司每年生产鲜花牡丹80万只,产品大量出口到荷兰、俄罗斯、日本、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等十几个国家。
影响菏泽鲜花牡丹销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便利的交通和保鲜技术 B.适宜的气候C.廉价的劳动力 D.优越的政策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
“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
据此回答6-7题。
6.“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A.光照和水源 B.热量和水源C.热量和土壤 D.光照和土壤7.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A.回收利用污染物 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C.减少废弃物排放 D.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右图为“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可能为( )A.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9.甲、乙两农业地域类型商品率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为( )A.市场条件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C.作物单产不同 D.机械化水平不同读下面四幅“世界著名农业区图”,回答10-11题。
①②③④10.对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势平坦,热量充足 B.②-地广人稀,地价低廉C.③-科技落后,交通不便 D.④-土壤肥沃,水源充足11.对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机械化水平高 B.②-专业化程度高C.③-水利工程量大 D.④-农业商品率低读“世界某农作物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该农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C.小麦 D.棉花13.该作物在西半球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C.种植园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14.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暖、潮湿、荫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
图示区域省区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地。
(1)影响甲、乙两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其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乙地基塘农业和耕地面积均大幅减少,现存耕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
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简述图示省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知能提升经典模拟(2016·招远期末)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在5.0-8.6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
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A.水热充足 B.光照充足、日温差大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
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习惯不同 B.交通运输C.贸易壁垒森严 D.冷藏保鲜技术差(2016·济南调研)2014年12月12日,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来自国内各省市以及意大利、澳大利亚、蒙古、东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6000位客商云集,“抢”购海南冬季瓜菜。
据此回答3-4题。
3.与意大利、澳大利亚相比,海南发展瓜菜生产的优势是( )A.光热充足 B.生产成本低C.土地资源丰富 D.科技水平高4.蔬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海南( )A.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B.提高农产品价格C.加快城市化的速度 D.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16·荆门调研)香料作物华尼拉原产美洲,马达加斯加引种后,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华尼拉适宜生长环境为:气温21-32℃,年降水量1 500-3 500mm(要求9个月雨季,3个月旱季),海拔1 500m以下的坡地。
据此并读图(马达加斯加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5-6题。
5.华尼拉的原产地最可能在( )A.加拿大 B.墨西哥C.秘鲁 D.阿根廷6.图中最适宜华尼拉生长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中甲、乙、丙为世界三种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据此完成7-8题。
7.甲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位于( )A.印度恒河平原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C.美国中部平原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8.与乙农业地域类型相比,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显著特点是(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C.商品率高 D.市场适应性差(2016·上海一模)农业地域类型是一定地域农业组合的形式,同一类型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读图回答9-10题。
甲乙9.若甲图中X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则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特征与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乙图阴影区域与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是( )A.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B.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当C.单产高,商品率低D.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2016·北京期末)近年来,滇、黔等地区大面积退耕种植麻风树,麻风树果可制成航空生物燃料。
据此回答11题。
11.种植麻风树可使当地( )A.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B.解决生活能源短缺C.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2.(2016·上海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种植园及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
材料二部分国家主要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
(1)为什么种植园经济大多分布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带?(2)材料二所列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属哪种类型?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下发展的经济有何弊端?(3)独立后种植园经济仍然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应当如何发展本国的经济?真题体验(2015·重庆卷)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13-16题。
13.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14.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上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15.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16.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C.入湖泥沙量降低 D.草原生产量降低答案:双基训练1.A 热量是影响作物熟制的主要因素。
2.B 根据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玉米和冬小麦,判断该地区为华北平原。
3.D 菏泽牡丹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
4.D 牡丹的催花技术含量很高,需要从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进行精确控制。
5.A 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先进的冷藏保鲜技术可以使鲜花销售到世界各地。
6.B 本题考查人类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
图示“蓄水菜棚”通过覆盖塑料薄膜,阻断了棚内大气和棚外大气的空气流通,减少了热交换,增加了棚内热量,地面蒸发掉的水分被塑料薄膜收集,可以作为灌溉水源,所以说“蓄水菜棚”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中的热量和水源两个条件,故答案选B。
7.B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蓄水菜棚”通过覆盖塑料薄膜,阻断了棚内大气和棚外大气的空气流通,减少了热交换,增加了棚内热量,地面蒸发掉的水分被塑料薄膜收集,可以作为灌溉水源,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故答案选B。
8.C 本题考查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和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从图中看出甲地农业部门以粮食生产为主,商品率很低,为季风水田农业;乙地农业部门也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其商品率很高,说明其为商品谷物农业,因此选C。
9.B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结合上题可知甲地水稻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由于人多地少,因此商品率较低;乙处商品谷物农业需要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布局,商品率较高,因此选B。
机械化水平也是影响商品率高低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
10.A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和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恒河流域为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密西西比河流域位于美国,地广人稀,是美国主要农业分布区,一般不说地价低廉;拉普拉塔平原,此处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最为典型,该地区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水源短缺。
11.B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特点。
恒河流域的水稻种植业为劳动密集型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密西西比河流域为美国的农业区,属农业专业区、区域化特点显著;拉普拉塔平原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草原分布,不需要大量水利工程;墨累-达令盆地是重要的混合农业区,为商品农业,商品率高。
12.C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图示农作物分布广、种植面积大,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季风气候区,因此为小麦。
13.B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小麦属于粮食作物。
商品谷物农业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水稻种植业的作物是水稻;大牧场放牧业属于畜牧业;种植园农业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因此本题选B。
14.(1)地形混合农业(2)①城市化和工业化占用大量土地,耕地面积大幅减少;②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③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④基塘农业生产效益低(或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效益高)。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①多低山丘陵,排水条件好;②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③以酸性的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④山区空气湿度大,云雾多。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
第(1)题,甲地受山地影响,发展立体农业;乙地受低洼地形的影响,发展基塘农业,两者均是受地形影响形成的混合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