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1建设施工项目大型设备拆除安装应急预案文件号:行文单位: 工程管理中心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共 3页 第 1 页 日 期:日 期:日 期:生效日期:发文范围:公司本部及所属各单位1. 目的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工程项目发生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在建项目,在进行大型设备拆除、安装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和事故易发部位、环节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置。
3. 编制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3.5《航天凯天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综合)》4. 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组 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副经理、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成 员:专业技术工程师、班组长、其他相关人员 紧急事故应急处理主要领导人员职责和联系电话: 5.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5.1事故类型根据从事工程的特点,可发生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安全事故有高空坠落事故、触电事故、电焊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
5.2危害程度分析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群众伤亡事故,甚至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
6. 信息联系方式6.1内部:a)白天联系人及电话——(项目部×××;施工单位项目部×××)b)夜间联系人及电话——(项目部×××;施工单位项目部×××) 6.2 外部:业主消防队报警电话:××× 所在地消防大队报警电话:119 所在地医院救治电话:※(以上联系方式 必须做成警示牌,张贴在现场醒目位置、重点防火区域)7. 救援器材应急领导小组配备下列救援器材:(据实修改) (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2)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 以下安全线路、灯具;(4)通讯器材:电话、手机、报警器; (5)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8. 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序号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应急职责1负责紧急事故应急处理的全面领导工作2负责紧急事故应急处理的具体指挥工作3负责现场紧急事故的协调和保护工作4发生紧急事故时立即抢救伤者,保护事故现场,以最快方式报告项目部,组织进一步的救援工作; 负责现场的日常巡视,对施工人员进行应急安全教育568.1应急响应系统图7.2预防措施7.2.1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
7.2.2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
7.2.3随施工进度,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7.2.4安全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
7.3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7.3.1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向组长报告。
7.3.2组长接到报警后,通知副组长、组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7.3.3根据事故类别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7.3.4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7.3.5应急指挥立即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分析现场事故情况,明确救援步骤、所需设备、设施及人员,按照策划、分工,实施救援。
需要救援车辆时,应急指挥应安排专人接车,引领救援车辆迅速施救。
8. 应急响应与处置8.1应急处置8.1.1发生事故后,发现人要立即用电话或对讲机通知项目部,由项目部组织救援工作。
8.1.2要立即抢救伤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现场,设置警示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防止事故扩大化。
8.1.3立即通知项目部领导组织进一步的救援工作,伤者立即送往医院,其他部分由施工经理、安全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实施救援工作,调用工程设备配合。
8.1.4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总结事故教训,制定反事故措施,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
8.2响应启动8.2.1项目部启动项目部事故应急响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8.2.2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有关单位启动本单位生事故响应上报后,立即汇总相关信息,分析研判,提出对事件的定级建议,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8.2.3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公司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8.2.4发生较大或一般事故,由公司事故应急处置牵头部门(安全质量部)汇报公司分管领导后启动应急响应,跟踪、督促各相关部门按照本单位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8.3项目部响应行动8.3.1重大、特别重大事故响应行动重大及以上事故响应行动,应采取以下措施:8.3.1.1项目部响应行动成立本单位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按照本预案处置原则及本单位预案,开展应急救援、伤员救治、人员安抚工作;保护事故现场,配合事故调查;做好信息披露等工作。
8.3.2较大、一般事故响应行动较大或一般事故响应行动,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8.3.2.1项目部响应行动开展信息汇总和报送工作,按照本预案处置原则及本单位预案规定开展应急救援、伤员救治、人员安抚工作;保护好现场,配合事故调查;做好舆论引导和信息披露工作。
8.4响应调整项目部事故处置领导小组或公司相关领导(未成立公司事故处置领导小组时)根据事故严重word2程度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按照事故分级条件,决定是否调整事件响应。
8.5应急结束8.5.1 结束条件(1)伤亡人员全部得到妥善处理,所有伤员得到有效救治。
(2)造成事故发生的其他突发事件的直接影响已经结束,其次生和衍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已得到有效控制。
(3)政府和公司事故调查所需的现场取证和原始资料搜集工作已完成。
(4)已无其他对人身安全存在重大影响或严重威胁的各类事件。
8.5.2 结束流程结束流程当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时,特别重大或重大事故由公司事故处置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终止事故响应,并发布终止命令;较大或一般事故由公司处置牵头责任部门(安全质量部)根据有关各单位处置效果,汇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终止事件响应,并发布终止命令。
9. 信息报告各级人员按照本预案应急处置中规定的相应响应程序与处置阶段在4小时内向上一级完成信息报告。
9.1报告程序和渠道9.1.1先期处置阶段(1)项目部向公司应急办公室、安全质量部及其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发生信息;(2)公司应急办公室、安全质量部核实情况后报告分管领导,并通报公司办公室;(3)较大及以上事故,应根据相关规定,向上级公司、当地政府应急办、安监局报告。
9.1.2响应阶段(1)较大及以下事故,项目部按要求向公司应急办公室、安全质量部及其主管部门定时续报;(2)重大及以上事故,项目部向公司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时续报。
同时,公司按要求向上级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续报;(3)公司应急办公室、安全质量部或项目部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天向分管领导报告;(4)较大及以上事故,公司应急办公室或项目部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要求向上级公司、政府应急办、安监局续报;9.2 报告内容(1)项目部向公司报告的事故发生信息内容包括:报告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报告时间、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可能发展的趋势以及控制程度等,并按照要求进行续报。
(2)项目部向公司报告应急响应启动、调整和终止情况。
(3)项目部向公司主管部门、政府应急办、安监局报告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信息内容包括:事故信息来源、时间、地点、基本经过、已造成后果、初步原因和性质、事故发展趋势和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信息报告人员的联系方式等。
(4)响应启动后,项目部按要求向公司主管部门、政府应急办、安监局续报相关信息。
9.3 报告要求(1)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发生信息,即时续报相关信息;(2)项目部向公司以及对外报送信息,必须做到数据源唯一、数据正确、报告时间符合要求;(3)收到项目部事故报告后,公司应急办公室、安全质量部应立即核实,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并通报公司办公室。
(4)公司办公室、应急办公室、安全质量部或项目部根据事故等级,履行相关手续后,一小时内分别向上级公司、事故所在地政府应急办、安监局等部门报告;(5)较大及以下事故响应阶段执行每天一次定点零报告制度;word3(6)重大及以上事故响应执行每天两次定点零报告制度;(7)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补报。
(8)项目部根据公司临时要求,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主管部门的临时要求,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10. 后期处置10.1生产经营活动恢复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组织编写技术分析报告,制订反事故措施。
10.2对原因不明或情况复杂的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组织科研、设计、制造、安装等单位技术人员联合进行事故分析。
10.3已颁发的反事故措施,要督促、检查落实情况,直至所有隐患消除。
11. 应急保障11.1 应急队伍11.1.1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组建应急抢修队伍;11.1.2建立应急处置专家库,为应急抢修和救援提供技术支撑;11.1.3强化应急技能培训,提高应急装备水平,定期开展应急演练;11.1.4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联动协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11.2应急物资与装备11.2.1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实现应急物资信息共享,统一调配使用;11.2.2项目部应加强对事故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维护及保养,确保应急物资和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11.3通信与信息项目部应以公司常规通信资源和社会公共通信资源为主,应急通信系统为辅,保证应急指挥和现场抢险救援的通信畅通,信息传输及时无误。
11.4其他11.4.1运输保障应急指挥部要及时、有效的保障好处置事故所需的运输车辆。
11.4.2治安保障事故单位的保卫、保安、安保及后勤人员要维护好现场秩序,防止治安灾害案(事)件的发生。
11.4.3医疗保障医疗救护部门要积极与当地医疗机构协调,妥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处理,并视伤情转送医疗机构治疗。
12. 培训和演练12.1 培训项目部应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对事故应急预案的学习和培训。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演练,并通过技术交流和研讨等多种方式,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12.2 演练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项目部应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联合演练,加强和完善与业主单位、各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wor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