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编版PPT教学用1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编版PPT教学用1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发给张学良密电 事变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
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 不抵抗,力避冲突”。
事变后: “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 恶果? 不抵抗政策
东 三 省 沦 亡
东 三 省 沦 长春 陷
1932年, 日本扶植 溥仪做傀 儡,建立 伪满洲国。
4、八一宣言
时间: 1935年8月
内容: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时间地点: 1935年12月瓦窑堡
5瓦窑堡会议
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任务: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西安事变
1.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2)主要原因:中共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
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 批评如 同灯光 ,指引 着作品 从暗处 走向前 台。近 些年的 诗歌批 评中, 不乏这 样的经 典或中 肯之作 。
•
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 势越来 越明显 ,不少 诗歌批 评为了 应酬需 要,违 心而作 ,学术 含量可 疑,甚 至堕落 为诗人 小圈子 里击鼓 传花的 游戏道 具。这 类批评 对诗歌 创作来 说类同 饮鸩止 渴,还 不如索 性没有 的好。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事变 名称
九一八 事变
时间 地点
1931 沈 年9月 阳 18日
制造 者
经过
制造借口:柳条湖事
件;
日
本 关 东 军
军事进攻:袭击东北 军驻地北大营,炮轰 沈阳城。
结果
东 北 三 省 沦 陷
一、九一八事变
1日本: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逐 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确立了侵华的既 定政策;②直接原因:1929—1933日本遭 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为转嫁危机,缓和 国内矛盾,加快侵华步伐;
1932年,日本挟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执政时的溥仪
伪满洲国界碑
在辽宁铁岭龙尾山,日军刺杀 我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日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军 对 中 国
日 军 残
平
杀
民
东
的
北
大
义
屠
勇
杀
军
时间: 1932年1月28日 人物:
蒋光鼐、蔡廷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
结果: 中日双方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2.概况
时间 目的 人物 性质 经过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逼蒋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 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杀蒋?
日本
哼!哼!哼!我 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 内战。让他们自相残 杀吧!等到他们打到 筋疲力尽的时候,中
•
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 学批评 的职业 公信力 需要树 立,批 评家需 要贡献 学术良 知。果 真如此 ,对诗 歌和读 者,都 将是中,不断承传 自我, 吸收各 地音乐 ,器乐 发达, 演奏形 式丰富 。金、 石、土 、革、 丝、木 、匏、 竹,皆 可作乐 器。乐 曲类型 已有祭 神乐、 宴乐、 军乐、 节庆乐 等区别 。玄宗 时已有 超百人 的大型 交响乐 团,其 演员按 艺术水 平分为 “坐部 伎”与 “立部 伎”。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 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奋起抵 抗,在长城一线、察哈尔等
地与日军作战,收复_多___伦__等
地。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2.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 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 国版图。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 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中国共产党主张是什么?
哈!哈!蒋 介石呀蒋介石你 也有今天。你放 心吧,等你死了, 委员长的宝座我
替你坐着。
何应钦 (亲日派)
请你们不要杀 蒋先生。只要蒋先 生的生命安全,什 么问题都可以商量!
宋美龄
杀蒋
国外: 国内:
中国共产党主张杀还是放?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呢?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 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 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 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 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 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 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2中国:国民党蒋介石在南方全力剿共,给 日本以可乘之机。
3欧美列强:应对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影响: ①对中国: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中国局部抗战 的开始,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②对日本: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③对世界:加剧了美日矛盾,开始打破了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 限制,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格局(凡——华 体系)。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 编版课 件下载1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 编版课 件下载1
3、历史意义: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 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 局的关键。
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 编版课 件下载1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 编版课 件下载1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 编版课 件下载1
东北人民和未 撤走的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
组织抗日义勇军
组织游击队开展 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中 国共产党领 导的东北抗 日联军成立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杨 靖 宇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 忍的割下他的头颅,剖 开他的腹部,在胃里没 有找到一粒粮食,只有 未消化的草根与棉絮。
1、长城抗战
(5)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 编版课 件下载1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中共的努力; (2)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张杨主张和平解决; (4)国民党左派从大局出发,主张和平 解决,国民党内亲英美派要求和平解决; (5)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6)蒋介石为维护自身利益,被迫答应; (7)英美利益使然。
国就是我的了。
喔,上帝!如 果中国被日本占领 了,我们在中国的 利益还能有保证吗? 一定要促使中国人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英美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
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 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以和 平的方式营救蒋介石;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3.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地点 北平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结果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影响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
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 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九一八事变的启示警示: (1)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2)任何党派 都必须以民族利益为重;(3)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 才能捍卫国家主权。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目的: 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伪满洲国的建立:
1932年春,日本扶植 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 皇帝溥仪,在长春建 立伪满洲国,(目的) 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 裂出去。
(4)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为什么会“以 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1.日军: 2.中共:
加紧侵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 的生死关头!
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张、杨: 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张,并
多次恳请蒋介石联共抗日 。
4.蒋介石:坚持内战政策,继续围剿红军。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 编版课 件下载1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 编版课 件下载1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说明了什么? (1)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具有视国家、民族 利益高于一切的博大胸襟; (2)中共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制定策略; (3)中共进一步成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普遍 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在国家危难之际,民族危亡关头,只有实 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 (5)任何阶级党派、团体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6)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张学良的精神: 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怕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度的爱 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