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储油设施及事故油池深基坑施工方案

地下储油设施及事故油池深基坑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及边坡防护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场地 (3)3.工程概况及特点 (3)4.总体方案设计 (4)5.土方开挖 (4)6.基坑边坡简易砼土钉护面 (8)7.基坑内外部明排水系统 (10)8.基坑监测方案 (12)9.应急预案 (15)10.工期保证措施 (15)11.质量保证体系 (16)12.安全保证措施 (16)13.文明施工措施 (20)14.附图表 (21)1、编制依据1、辽宁地质工程勘察施工集团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工程勘察报告(编号:A2012-1-66-2)2、沈阳铝镁设计院提供的相关设计图纸3、《建筑施工手册》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6、其他有关规范、施工操作规程2、工程场地营口忠旺铝业有限公司年产70万吨高精铝及加工材项目,位于辽宁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园区二期,建设场地为旧沿海养殖区及盐池,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整个施工场内覆盖为淤泥质土,埋深极厚,前期由业主方对整个施工区域采用山坡石进行填筑处理,但针对这两项工程所在位置未用山坡石回填,而是用淤泥回填。

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1.0~1.5m,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0.5~1.0m,历史最高水位埋深0.5m。

标准冻土深度1.1m。

3、工程概况及特点3.1、地下储油设施该工程为钢筋砼池体结构,长23M,宽18M,建筑面积414平方米。

设计基底标高-5.800m,根据结构设计总说明持力层为第二层粉质粘土作为基础持力层。

结构设计总说明要求基础下做不小于500mm厚级配碎石垫层,场地处理后地面标高基本为+200mm,所以基坑开挖深度在-6.650mm左右,依照设计要求砂石垫层每边宽出基础500mm,压实系数大于0.95,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

3.2事故油池该结构物为整流所子项工程的一部分,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长7.800m,宽7.200m,建筑面积56平方米。

基底标高-7.200m,局部-7.800m,基底下铺500厚继配砂石垫层,所以基坑底标高-7.850m 。

4.总体方案设计4.1土方开挖方案地下储油设施及事故油池位于整流所子项工程南侧,东、西、北侧为未处理完全的原始场地,所处场地比较开阔。

根据前期整流所土方开挖情况,土方开挖范围内-2.500以下基本为○2层粉质粘土,-2.500以上基本为厂区回填土,场地自然地面标高基本为-0.800(相对于事故油池±0.000),所以本工程采用放坡开挖的方式。

4.2 基坑降排水方案本工程地下土质虽为淤泥质土,土体的渗透性很小,但场地为山坡石填筑的水塘、盐池,两侧为尚未施工完成的厂区道路(路基为山披石),基坑开挖完成后,四周浅层水流通道通畅,考虑到本工程施工期间正值雨季,所以土方开挖时,必须进行基坑降水,开挖前在基坑四周挖设排水沟,阻挡外部水源及时疏干地表潜水,开挖完成后,及时排除基坑底部积水。

所以本工程基坑降水采用明沟、集水井坑加潜水泵抽水明排的方式。

4.3 基坑边坡护面方案当基坑放坡高度较大,施工期和暴露时间较长,或岩土质较差,易于风化、疏松或滑坍。

为防止基坑边坡因气温变化,或失水过多而风化或松散;或防止坡面受雨水冲刷而产生溜坡现象。

应根据土质情况和实际条件采取边坡保护措施,以保护基坑边坡的稳定。

本工程施工期间正值雨季,边坡土体极易受到雨水冲刷及渗透水影响发生边坡失稳和土体流淌现象,土方开挖完成后必须及时进行边坡护面,以保护基坑边坡的稳定,避免下部基坑内结构物施工期间,土方边坡长时间暴露,坡面受雨水冲刷而产生溜坡现象。

本工程采用简易土钉的砼护面法,在整个基坑边坡从坡脚到坡面铺Ф6.5@250的钢筋网片,浇注60厚C20细石砼,表面抹光。

为增强钢筋网片与边坡之间的有效连接,便于施工,在坡面垂直锲入直径12的螺纹钢筋,长50cm,纵横间距1m。

5.土方开挖5.1土方开挖总体方案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配合人工开挖清底的方法进行。

受施工场地限制,同时为保证基坑围护结构安全,开挖土体全部运到业主指定地点。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土方开挖时,需采用多层接力开挖法,用两台或多台挖土机设在不同作业高度上同时挖土,边挖土,边将土传递到上层,由地表挖土机连挖土带装土(如下图);上部可用大型反铲,中、下层用大型或小型反铲,进行挖土和装土,均衡连续作业。

反铲多层接力开挖法5.2基坑四周土方开挖边坡5.2.1土方开挖坡度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挖方边坡应根据使用时间(临时或永久性)、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内摩擦角、粘聚力、密度、湿度)、水文情况等确定。

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实践经验确定。

如地质条件良好,土质较均匀,高度在10m内的边坡坡度可按下表确定。

土质边坡坡度允许值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基本为7.0米,基坑边坡采二级放坡,坡比采用1:1.25,中间平台宽度为2米。

5.2.2土方开挖边坡稳定性校核计算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的规定,基坑开挖深度小于5m时,地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重要性系数γ0为0.90。

对于局部开挖深度大于5m时,综合考虑场地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γ0为1.00。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土层为○1、○2、○3、○4层土,其中第○1层为素填土,平均厚度为1.21米,第○2层粉质粘土,平均厚度1.7米;第○3层为粉质粘土,土层厚度平均为 2.74米;第○4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土层厚度平均为6.07米;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基坑进入第○4层土基本为1.35米。

基坑开挖范围内基本土层为粉质黏土,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如下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统一按○3层粉土取值:土的粘聚力c=26.3土坡的稳定性按照粘性土进行计算基坑边坡的稳定安全高度的稳定安全高度按○4层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计算上述计算参见5.3土方开挖条件5.3.1浅层地下水疏干土方开挖前,应首先疏干开挖区域的浅层地下水,本工程在基坑开挖区域外挖设排水沟,通过一段时间的降水(一般需3天),排水沟无明显渗透水时,即可开始土方开挖。

5.3.2土方开挖准备5.3.2.1技术准备1)组织人员认真熟悉方案,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学习和审查施工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掌握各项技术要求,研究好开挖程序,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措施,做好施工前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搞好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

2)绘制好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的土方堆放地点。

绘制土方开挖图应尽可能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5.3.2.2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前,先修挖好施工机械的运输和行走道路。

施工便道应夯实,并填筑50cm厚山披石或铺设钢板,保证施工车辆通行及作业要求,保证施工机械的行走安全。

2)根据设置的内控制网点,进行定位放线。

测量开挖基坑上部边线和底部连线的位置和标高。

定位轴线经有关部门或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3)机械计划:1m3反铲挖掘机3台,20吨自卸汽车4台,推土机一台。

机械进场后要进行保养和试运行,调配车辆和施工人员,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

5.4施工方法5.4. 1基坑开挖顺序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边坡支护→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

5.4. 2土方开挖要求1)挖土要求分段分层开挖,分层厚度不大于2m,分段不大于35m,严禁超挖。

坑底保留30cm厚土,采用人工铲除整平,并防止坑底土体扰动。

2)混凝土垫层应做到随挖随捣,挖土到设计标高后,应在8小时内浇筑垫层。

3)基坑边严禁堆载土方,并严格控制不均匀堆载。

4)土方开挖与外运过程中,应做好地下管线、道路以及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5)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挖方进行。

6)雨季施工时,在基槽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撑情况,以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7)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

8)基坑挖完后应进行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局部地基需与设计沟通后进行。

9)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按方案进行,开挖出的土方运输至业主指定的位置。

10)基础每边加宽1.5m作为施工作业面。

11)基坑验收后及时进行垫层封闭坑底。

当基底不能很快浇注砼垫层时,应预留10~15cm 厚的土层暂不挖去,以保护基土不被破坏,待垫层施工时,再挖到设计基底标高。

5.4. 3边坡开挖方法a.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同时进行机械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进深不少于3m,以防塌方。

b.边坡台阶开挖,应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边坡下部设有护脚及排水沟时,应尽快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进行护脚矮墙和排水沟的砌筑和疏通,以保证坡脚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不积水,否则应采取临时性排水措施。

c.土方开挖对基坑内凸台部位在开挖后应对坡面、坡脚采取喷浆、抹面、嵌补、护砌等保护措施,并作好坡顶、坡脚排水,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5.5质量标准①保证项目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②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土方工程允许偏差值6.基坑边坡简易土钉护面施工6.1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边坡保护结构的施工顺序为: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绑扎钢筋网安设土钉浇注砼面层6.2边坡开挖采用挖掘机挖土,预留20mm-30mm人工修坡,土方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分层分段的开挖,按作业顺序施工,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及喷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进行下一步土方的开挖。

6.3边坡修整由于基坑边坡开挖后坡面土层松散面且不平整,故必须将松散的浮土清除干净。

边坡修整采用人工清理,并确保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平整,此工序必须挂线定位。

6.4安设土钉基坑边坡人工修坡完成,及时在坡面上按照@1000*1000的间距垂直于坡面用大锤打入直径12的螺纹钢筋,入土深度不小于500mm。

6.5挂网及焊接钢筋(1)先将圆盘钢筋(直径6.5)调直,按边坡形状尺寸取料加工,按网孔25 cmX25cm 的规格编织好钢筋网,分布要均匀,绑扎要牢固。

(2)喷射砼面层中的钢筋网,应在喷第一层砼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每层钢筋网之间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3)钢筋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与坡面间隙3cm~4cm,不应小于3cm,搭接时上下左右一根一根搭接绑扎,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3m,并不应少于两点点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