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水平二(三年级)快速跑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根据《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丰富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快速跑技能,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身心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教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走、跑与游戏中的快速跑内容的4-2。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本课改变和开发了快速跑的教学方法,引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近的石头剪子布游戏,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快速跑技术和技能,发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三、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兴趣广泛,模仿与接受能力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
处在长身体和各种活动项目的启蒙阶段,与人们平时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走和跑,其习惯和方法都没有定型,身体和心理处在发育的黄金时期。
如果在教学中,以跑的各种游戏来教学,使儿童在活动中掌握跑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结合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游戏,为
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会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以后的学习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本课教学目标
1.学习快速跑的加速跑方法,使大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快速启动,积极加速的动作方法。
2.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及快速启动能力,促进身体各系统功能和下肢力量的发展。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以及拼搏和勇于进取的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加大蹬地力度和频率以及摆臂速度
难点:加速过程中的身体前倾动作。
六、设计理念
本单元设计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把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运用在实践中。
教学中努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启迪、导疑、创新为主轴,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自我挑战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可以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浅易的知识和学会简单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健康发
展的个性。
七、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最高心率:160-170次/分
全课密度:40±5%
八、教学流程
1、课堂常规
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状态。
(2)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内容:简单队列队形的练习
教学过程:学生以二列横队集合。
老师提出本课注意事项和要求。
2、热身活动
学习目标:(1)主动参与,积极活动身体各部位。
(2)体验快乐感受。
内容:各种不同方式的慢跑热身
教学过程:教师引领学生跑步围成一圈,由慢跑过度到各种不同动作的热身,比如前、后、侧向的踢腿跑,高抬腿跑等。
3、热身小游戏
学习目标:(1)乐于参与游戏。
(3)锻炼学生迅速反应能力。
内容:喊数抱团
教学过程:全班同学绕圆圈慢跑,当听到老师所喊的数字时,相
蹬地力度和摆臂速度的要领。
最后选出每组最快的学生与教师进行全程跑的比赛。
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己体会,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在练习动作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进行总结,并进行了动作示范,给学生一个更直观的印象。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几组加速跑与全程跑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并通过第一名与老师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练习,学习氛围浓厚。
在愉快与轻松的氛围中将本课的主教材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加速跑的动作方法。
把整堂课推向高潮!
5、游戏
学习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生间的友谊。
(2)提高自信,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内容:穿越火线
教学过程:两组同学分别站到两条相距20米左右的线上互相投小布球复习单手肩上投掷轻物的练习。
随后进行游戏“穿越火线”。
教师选出几名同学与教师一起组成小分队,利用小垫子依次穿越由其他同学投球组成的枪林弹雨。
教学目的:作为本课的辅教材,教师选用投掷内容。
第一点是为了弥补快速跑练习时,上肢活动的缺陷,使上下肢活动相协调。
二是由于本堂课跑的练习强度较大,利用投掷小布球的游戏来进行调整与放松。
在游戏中,学生不仅锻炼了上肢,体会到了游戏带来的乐趣,
同时还增进了互相之间的友谊,可谓是一箭三雕。
6、放松、整理
学习目标:(1)乐于参与和展示自我。
(2)调节身心,放松机身。
内容:放松操
教学过程:学生自由站位,模仿老师动作完成放松。
教师总结本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表现。
九、场地设计与组织
本节课场地设置在足球场内。
利用了足球场地的中圈,中线与两侧罚球区的横线作为标志,便于观察。
准备活动时围绕中圈慢跑成一个圆进行热身活动。
在快速跑练习时以两侧罚球区横线为界,便于控制学生。
投掷游戏时也是利用了一半的足球场地进行游戏。
教师尽量少的采取大范围的调队,为学生节省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
十、反思
本节课教师语言随和,精炼,贴近儿童,乐于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表扬学生。
整体课堂气氛高涨,学生练习兴趣高,密度与强度都恰到好处。
存在不足:器材的使用率上稍有欠缺。
布球只出现在最后的游戏中。
是否能更好的利用到教学中,教师可以再深入研究一下。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