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 第一类为 GRAS物质:即一般认为是安全的物质,可 按正常需要使用,不需建立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 第二类为 A 类:是 JECFA 已经制定 ADI和暂定 ADI 的添 加剂,又分为A1、A2。
食品添加剂分类
(三)按安全性划分
• 第三类为 B 类 : JEDFA 曾经进行过安全评价,
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与卫生管理
•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
a)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GB2760-2014)
b)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c)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 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d)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e) 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 的使用量。
分析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带入原则时,
应结合产品的配方综合分析
• 卤肉制品不得使用食品防腐剂,而生产卤肉制品时一
般都会添加酱油,酱油中往往有苯甲酸钠防腐剂,此 时需用带入原则判定卤肉制品的苯甲酸钠是否合格?
• 先确定所用酱油是否允许使用苯甲酸钠
• 确定酱油产品中添加的苯甲酸钠量是否符合标准,若超标
则卤肉制品不合格
脂、油炸食品、饼干、方便面、方便米制品、果仁罐头、腌
肉制品等。
• 最大使用量: 0.2g/kg
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
• 性质:稳定性较高、抗氧化效果较好、与金属离子
不反应变色、耐热性好,可用于长期保存食品,但 在烘烤食品中的效果比BHA差。
• 毒性:有促癌作用。ADI为0~0.3 mg/kg体重。 • 应用范围: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
(Food additives)
•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 调味品是食品添加剂吗?
• 食品添加剂可以在任何食品中添加吗?
• 食品添加剂是怎样分类的?
•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怎样确定的?
• 长期食用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否会危 害人体健康?
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 以
• 若没超标则进一步确定卤肉制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是否超 过其生产中所加酱油中苯甲酸钠的含量。若超过则不合格
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主要问题?
• 用食品添加剂来掩盖食品的腐败变质或质量缺 陷,甚至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 品添加剂。如“化学红酒” • 使用已经被国家标准禁止的食品添加剂品种:
如硼酸、硼砂(早年的膨松剂)
第一节
• 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按制造方法(来源):天然、人工 –功能作用:22大类
–安全性进行分类
食品添加剂分类
(一)根据制造方法分类:
1.化学合成的添加剂:苯甲酸钠、胭脂红等
2.生物合成的添加剂:红曲米、红曲色素等
3.天然提取的添加剂:甜菜红、辣椒红素等
食品添加剂分类
(二)按功能作用分
antioxidant
直接添加、喷雾处理、调和于香辛料和调味料中、施用
于包装材料。
1.3 我国允许使用的抗氧化剂
16种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 酸丙酯( PG)、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植酸、特丁基对 苯二酚、甘草抗氧化物、抗坏血酸钙、磷脂、抗坏血酸棕榈 酸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4- 乙基间苯二酚、抗坏血酸 (维生素C)、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
• 吊白块常用作工业漂白剂、还原剂等。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 概念: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 , 与食 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
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
1.应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使用时应具有工艺必要性,在 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使用量。 2.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终成品之前除去,无法完全除去的, 应尽可能降低其残留量,其残留量不应对健康产生危害,不应 在最终食品中发挥功能作用。 3.加工助剂应该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 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 ,
但要求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 原则上调味品不是食品添加剂。但有些调味品如味精(谷
氨酸钠)是一种增味剂,亦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调味品。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a)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b) 满足其它特殊需要: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 必要配料或成分; c)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d)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对抗氧化剂作用的几点认识
抗氧化剂是一类能与自由基反应的物质,但不是 氧的驱除剂或吸附剂。它们的功能是与自由基发
生反应,从而终止自动氧化过程;
抗氧化剂只能阻碍氧化作用的过程,以延缓油脂
开始氧化变质的时间,但不可能使已经氧化的产
物复原; 抗氧化剂的加入越早越好。
一、抗氧化剂
1.2 抗氧化剂的使用方法
茶多酚与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有良好的 协同效应,与柠檬酸的协同效应最好。与生 育酚、抗坏血酸也有很好的协同效应。 我国规定:茶多酚可用于油脂、火腿、糕点 馅,用量为0.4g/kg。 近年来发现,除了抗氧化作用外,可以抑制 肿瘤、降低血压和血糖。
剂通则》
• 生产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
例实施办法》、《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食 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关于做好复配食品添加 剂生产监管工作的通知》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1.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规范;
2.颁布和执行新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受理新品种相关申请,食品安全综 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负责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食盐、白糖、淀粉、小苏打是 食品添加剂吗?
• 食盐、白糖、淀粉不是食品添加剂,小苏打是食品 添加剂,属于膨松剂和酸度调节剂。 • 大多数食品原料由三部分组成:食品的主料、辅料 (配料)和食品添加剂。
• 食品原料、辅料是传统的食品基料,不是特意添加到食品中
而有目的地改善食品品质。食盐、白糖和淀粉都是重要的
丁基羟基茴香醚
(butylated hydroxyanisole, BHA)
• 性质:无色至浅黄色蜡样结晶性粉末,对热稳定,弱碱性条
件下不破坏,遇铜、铁离子变色,对使用动物脂烘烤的食品
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作用。
• 毒性:毒性小,较为安全,但近年来动物实验有结果可
致前胃癌。
• 应用范围:目前广泛使用的油溶性抗氧化剂,食用油
食品辅料,日常使用量较大,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通常很小,过量使用会对人体产生 不适刺激,甚至危害健康。
调味品是食品添加剂吗?
• 调味品:指能增加食品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
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主要功能是增加菜品质量,满足 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本质上调味品本身也是 一种食品,除能调节味道外,有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价 值,如盐、糖。
增稠剂等
具体为以下22类: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
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
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 膜剂、水分保持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 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和其他
食品添加剂分类
(三)按安全性划分
FAO/WHO下设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把 食品添加剂分为四类:
• 三聚氰胺是混凝土添加剂、塑料添加剂和涂料添加剂。
• 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一些工 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的增光。
•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 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 本,但考虑到其对人体的副作用,在我国已被禁用。
• 某些食品添加剂可在特定食品中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同一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的食品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添加量要求。 如辣椒红在冷冻饮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在糕点中最大使 用量为0.9 g/kg
第三节
• 目的 • 作用机理 • 使用方法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 种类
性质 毒性 应用范围 限量标准
一、抗氧化剂
方便面、速煮米、果仁罐头、腌肉制品、膨化食品等。
• 最大使用量: 0.1g/kg
• PG 与 BHA 、 BHT 合用有良好的增效作用,但三者混合 使用时,BHA和BHT的总量不得超过0.2g/kg,其中PG 不得超过0.05/kg
茶多酚(TP)
为30余种酚化合物总称 主体为儿茶素类,占 60%~80%。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
酚抗氧化剂为白褐色粉末,易溶于水、甲醇、乙醇、醋 酸乙酯、冰醋酸等。难溶于苯、氯仿和石油醚。对酸、 热较稳定。160oC油脂中30min降解20%,pH值2~8稳定,
pH 值> 8 时和光照下氧化聚合,遇铁变成绿黑色络合物。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优于生育酚混合浓缩物,为BHA
的数倍。
茶多酚(TP)
1.满足消费者嗜好的添加剂
(1)与味觉相关联的添加剂 (2)与嗅觉相关联的添加剂 (3)与色调相关联的添加剂
2.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添加剂
3.作为食品制造介质的添加剂
作为食品制造介质的添加剂是指最终在产品成分中不含有,或 只是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分类
(二)按功能作用
4 改良食品质量的添加剂
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 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 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
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必须把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区别开来!
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吊白块是 食品添加剂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