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报表解读

商业银行报表解读

---------------------------------------------------------------最新资料推荐------------------------------------------------------
商业银行报表解读
商业银行报表解读商业银行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为经营对象,其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及其分析方法明显有别于企业的会计报表。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将逐步上市,解读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已成为投资者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

一、业务循环与会计报表项目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从业务性质上一般可分为存款、贷款、投资、资金拆借、结算及其他业务,为了更清晰地解读商业银行会计报表,投资者可按业务性质将会计报表分解为贷款循环的有关项目、存款循环的有关项目、投资循环的有关项目、资金拆借循环的有关项目、其他循环(如结算)的有关项目。

一般说来,贷款循环涉及的主要项目包括:
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贷款呆帐准备、应收利息、坏帐准备、利息收入等科目。

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项目包括:
短期存款、短期储蓄存款、长期存款、长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

投资循环涉及的主要项目包括: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资金拆借循环涉及的主要项目包括:
1 / 6
拆放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由于其他循环涉及的项目较为庞杂,且其业务收入占的比重也较小,本文不加以分析。

二、商业银行业务循环分析要点(一)贷款循环分析贷款循环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循环,贷款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资产质量及其产生的利息收入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贷款资产质量分析(1)不良贷款在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报表上的逾期贷款分为一逾二呆,即逾期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这三类贷款统称为不良贷款。

除了三类不良贷款外,投资者还需关注的不良贷款包括:
正常贷款中的涉讼贷款和信用证贷款,这两类贷款也很可能成为不良贷款。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证监会为便于投资者了解商业银行的风险,往往还要求拟上市的商业银行在备考资料中按五级分类法对贷款进行分类,投资者应对这类备考信息予以充分关注。

(2)贷款类别与风险集中程度在拟出台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中,要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还应按贷款方式、贷款行业、贷款地区等方面分别对贷款加以披露,按贷款方式披露即要求商业银行按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含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等类别加以披露,按贷款行业和地区披露即要求商业银行按贷款客户所处的行业和地区分别加以披露。

---------------------------------------------------------------最新资料推荐------------------------------------------------------ 投资者可对上述披露的信息进行分析,例如在贷款方式中,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风险较小,信用贷款的风险最大,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各类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以了解贷款资产的风险情况(通过纵向分析还可了解多个会计期间的发展变化情况);又如从贷款行业的披露,投资者可以了解贷款客户所处行业是否足够分散,有否集中在如房地产企业、高科技企业等高风险行业;从贷款地区披露可以了解商业银行在高风险区是否贷款及其贷款比例,以分析判断其贷款风险的分布情况。

(3)贷款呆帐准备对贷款提取贷款呆帐准备,是反映贷款资产公允价值的主要手段,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充分与否是衡量商业银行会计政策是否稳健的主要指标之一。

如果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充足,则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基本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如果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不充足,则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还存在潜亏,这些潜亏一旦发生,将导致商业银行利润的大幅下跌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

2、贷款利息收入分析利息收入主要由贷款产生的,与利息收入有关的两个要素是贷款本金和贷款利率,而贷款利率主要由中央银行进行控制,商业银行能够控制的主要是贷款本金,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贷款本金变动趋势来分析其利息收入可能的增长情况。

分析利息收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纵向的期间对比分析和横向的结构比例分析。

3 / 6
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者应当特别关注逾期贷款利息收入的计算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对于逾期(含展期)贷款,银行计算应收利息的时间已从 3 年逐步缩短为 2 年、 1 年和 6 个月,该项应收的利息纳入当期的利息收入中。

而从实际情况看,逾期贷款的增加往往是财务状况不佳的征兆,况且对于逾期贷款,其利息能否收回往往没有保障,而按照现行规定,对这些利息必须事先预计收入,而且必须为预计收入支付超额税收和超额分红的代价,这种做法,一方面增加了没有实际现金流入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还要为此发生实际的现金流出,最终影响是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真实资本,投资者对于这种情况而引起的利息收入的增加应予重点予以关注,以判断是否存在虚盈实亏的现象。

(二)存款循环分析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存款循环分析的重点是资金来源是否适量,存款结构是否合理。

除国家利率及有关政策的影响外,存款规模主要受银行资本金及经营管理的影响,经营管理政策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投资者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近期存款增减变动的趋势来预测商业银行未来存款变动情况。

通过分析存款结构与利息支出的结构比例,投资者可以判断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是否合理,资本结构是否优化。

(三)投资循环分析投资循环分析,主要分析商业银行投
---------------------------------------------------------------最新资料推荐------------------------------------------------------ 资资产的质量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

在 1995 年 7 月 1 日之前,商业银行进行的房地产投资以及实业投资往往是这些银行存在潜亏比较严重的地方。

1995 年 7 月 1日开始施行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所以在 1995 年之后成立的商业银行不存在实业方面的投资,其在境内主要从事的是债券投资业务。

在利率下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购买长期债券可以赚取利差,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抛售长期债券据以获取更高的短期利息收入,所以在分析投资业务时应侧重投资债券的种类以及利率。

我国自 1996 年 5 月以来连续 7次降息,如果在会计报表上存有 1996 年以前买入的长期债券,那就会为商业银行提供稳定的利润来源。

(四)资金拆借循环分析资金拆借循环分析主要是分析其拆出资金的质量、计提的准备金及其带来的利息收入,可参照贷款循环分析所介绍的方法进行。

对于拆入资金,着重分析商业银行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拆入资金作为资金来源,为此支付的利息支出是否足额计提。

三、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分析常用的指标解读商业银行会计报表时,投资者还可通过下列指标分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流动
5 / 6
性和风险情况。

(一)常用的监控指标 1、资本充足率指标(1)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8%(2)核心资本/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4% 2、贷款质量指标(1)逾期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8%(2)呆滞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5%(3)呆帐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2%3、单个贷款的比例指标(1)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10%(2)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资本净额50% 4、备付金比例指标(在人民银行备付金存款+库存现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5% 5、拆借资金比例指标(1)拆入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4%(2)拆出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8% 6、存贷款比例指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75% 7、资产流动性指标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25%.(二)常用的监测指标 1、风险加权资产比例指标=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总额/资产期末总额100% 2、股东贷款比例指标=对股东贷款余额/该股东已缴纳股本总额100%
3、外汇资产比例指标=外汇资产期末总额/资产期末总额100%
4、利息回收率指标=本期实收利息总额/到期应收利息总额100%
5、资本利润率指标=本期利润总额/资本期末总额100%
6、资产利润率指标=本期利润总额/资产期末总额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