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书法学习心得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这次有幸参加蒲公英书法学习班。
首次作业是临写《峄山碑》。
为了写好字体,我在网络上查找一些相关的知识。
《峄山碑》据传是秦代李斯留下来的碑刻之一,线条如棉里裹针,细而挺劲。
碑阳共9行,每行15字,计135字。
呈纵势长方形,因为结字中宫稍松而字距稍密。
碑阴计87字,结字中宫稍紧而字距稍松,字势纵长。
法度严谨,是小篆的优秀代表。
通过了解,知道《峄山碑》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标准,也是零起点。
每天写书法作业时,我总是先观察字形,结构,然后再开始起笔,在书写练习中我发现《峄山碑》的起笔、收笔皆为藏锋,行笔速度与力度均匀。
粗细一致弧线在字帖中大量出现。
我在书写时注意弧度的均衡、平稳,尽量把书写速度放慢。
转折的地方速度要再慢点,调整笔锋,避免出现偏锋和破锋,保持中锋用笔。
线条的交接属于线端相接,写完一线,与另外一线的相交,不能用力太重,尽量做到看不出明显的接线。
多个线条的互相分割穿插,要注意线条的先后顺序,和结构的均匀。
在书法练习最重要的是静心,我写二十个字,一般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以上是本人的临帖感受,如有疏漏,请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