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述:采用低温精馏的方法,将空气压缩机岗位送来的0.5MPa原料空气经预冷、净化、精馏、分离等过程,生产出合格的氧、氮气体,送氧、氮压机岗位供甲醇主装置使用.空分装置的工作包括下列过程:⑴空气的过滤和压缩⑵空气中水份和二氧化碳的消除⑶空气被冷却到液化温度⑷冷量的制取⑸液化⑹精馏⑺危险杂质的排除1. 空气的过滤和压缩大气中的空气先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其灰尘等机械杂质,然后在空气透平压缩机中被压缩到所需的压力,由中间冷却器提供级间冷却,压缩产生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
2. 空气中水份和二氧化碳的清除原料空气中的水份和二氧化碳若进入空分设备的低温区后,会形成冰和干冰,就会阻塞换热器的通道和塔板上的小孔,因而配用分子筛吸附器来予先清除空气中的水份和二氧化碳,进入分子筛吸附器的空气温度约为10℃。
分子筛吸附器成对切换使用,一只工作时另一只在再生。
3 .空气被冷却到液化温度空气的冷却是在主换热器中进行的,在其中空气被来自精馏塔的返流气体冷却到接近液化温度。
与此同时,低温返流气体被复热。
4. 冷量的制取由于绝热损失、换热器的复热不足损失和冷箱中向外直接排放低温流体,分馏塔所需的冷量是由空气在膨胀机中等熵膨胀和等温节流效应而获得的。
5. 液化在起动阶段,加工空气在主换热器和过冷器中与返流低温气体换热而被部分液化,在正常运行中,氮气和液氧的热交换是在冷凝蒸发器中进行的,由于两种流体压力的不同,氮气被液化而液氧被蒸发,氮气和液氧分别由下塔和上塔供给,这是保证上、下塔精馏过程的进行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注:起动时,大部分气体也是在主冷中被冷却至液化温度而被液化的)。
6. 精馏空气中主要组份的物理特性如下表2.1和表2.2表2.2空气中99.04%是氧气和氮气,0.932%是氩气,它们基本不变。
氢、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视地区和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随着饱和温度和地理环境条件影响而变化较大。
水蒸汽和二氧化碳具有和空气大不相同的性质,在大气压力下,水蒸汽达到0℃和二氧化碳达到-79℃时,就分别变成冰和干冰,就会阻塞板式换热器的通道和筛板上的小孔。
因此这些组份必须在空气进冷箱前除去。
空气中的危险杂质是碳氢化合物,特别是乙炔。
在精馏过程中如乙炔在液空和液氧中浓缩到一定程度就有发生爆炸的可能,因此乙炔在液氧中含量规定不得超过0.1PPm,这必须予以充分的注意。
稀有气体中的不凝性气体如氖氦气,由于其冷凝温度很低,总以气态集聚在冷凝蒸发器中,侵占了换热面积,而影响换热效果,因此也要经常排放。
分离过程可获得相当产量的高纯度产品。
空气的精馏是在氧—氮混合物的气相与液相接触之间的热质交换过程中进行的,气体自下而上流动,而液体自上而下流动,该过程由筛板(填料)来完成。
由于氧、氮组份沸点的不同,氮比氧易蒸发,氧比氮易冷凝,气体逐板(段)通过时,氮浓度不断增加,只要有足够多的塔板(填料),在塔顶即可获得高纯度的氮气;反之液体逐板(段)通过时,氧浓度不断增加,在下塔底部可获得富氧液空,在上塔底部可获得高纯度氧气。
在下塔中空气被初次分离成富氧液空和氮气,液空由下塔底部抽出后经节流送入和液空组份相近的上塔某段上,一部分液氮由下塔顶部抽出后经节流送入上塔顶部,液空和液氮在节流前先在过冷器中过冷。
空气的最终分离是在上塔进行。
产品氧气是由上塔底部抽出,而氮气由上塔顶部抽出,并通过主换热器复热到常温后送出。
7. 危险杂质的排放空气中的危险杂质是碳氢化合物,特别是乙炔。
在精馏过程中如乙炔在液空和液氧中浓缩到一定程度就有发生爆炸的可能,因此乙炔在液氧中含量规定不得超过0.1PPm,这必须引起充分的注意。
在冷凝蒸发器中,由于液氧的不断蒸发,将会使碳氢化合物有浓缩的危险,但是只要从冷凝蒸发器中连续排放部分液氧就可防止浓缩。
而当在冷凝蒸发器中提取液氧时,就可不用再另外排放液氧来防止碳氢化合物浓缩。
三、工艺流程说明1. 空气预冷系统压缩后的空气进入空气冷却塔,自下向上流过,被从冷却塔中部喷下的循环水和上部喷下的冷冻水冷却并洗涤,空气温度降低到16℃以下,除去残余的固体微粒,并除去部分CO2、SO2、NO X和空气中含有的部分气态H2O。
“冷冻水”是脱盐水与干燥低温的气体(氮、污氮)逆向接触,吸收了气体的冷量,同时部分水气化又吸收大量气化潜热,使未被气化的水温大大降低。
这部分降温水温度通常在8~12℃称为“冷冻水”。
2.空气纯化系统出冷却塔的空气进入纯化系统,由两台立式容器构成的纯化器采用双床层构造,下层平铺活性氧化铝,上层平铺分子筛,均有一定容积高度。
空气自下而上先通过一台纯化器的氧化铝层,除去大部分H2O,和一定量CO2,然后又穿过分子筛床层,除去残余H2O和CO2,并能除去绝大部分不饱和烃类(C2H4、C3H6),使空气变得非常洁净。
其标准是CO2<1PPm,H2O要在-60℃露点以下。
当一台纯化器进行吸附工作的同时,另一台吸附器则利用分馏塔送出的部分污氮(含氧约3~5%)通过电加热器加热至165℃,送向穿过分子筛和氧化铝层进行加热,再用冷污氮吹扫降温,称为“再生”过程。
3.空气分馏系统和膨胀机组由纯化器送出的洁净空气约1/6进入增压机,消耗由膨胀机输出的功空气压力得以提高。
经冷却至40℃,通过主换热器增压空气通道。
与间壁-172℃以下的冷气体换热,增压空气降低到-105℃左右进入膨胀机进行等熵膨胀作功。
自身压力降低,温度急剧下降,最后进入分馏塔上塔参与精馏,也有部分随污氮换热后送出。
由纯化器送出的大部分洁净空气则进入主换热器的空气通道。
被精馏塔送出的低温气体间壁冷却到接近露点(约-172.5℃)。
露点空气先进入分馏塔的下塔下部,进行中压(0.46MPaG)精馏,在下塔上升气体与下流液体多次充分接触进行传质传热,上升气体中的氮浓度逐渐增加,在主冷凝蒸发器的冷凝侧氮气被主冷蒸发侧沸腾的液氧吸收热量,将氮气冷凝成液氮,做为上、下塔回流液,而蒸发侧的液氧吸收了氮气冷凝潜热,沸腾气化,形成上塔低压精馏的气体,下塔产生的富氧液空和液氮经过冷器降温,分别由LCV-1和HV-1节流膨胀降压后进入上塔,做为上塔的回流液,与上升气体逆向接触进行不断的传质传热。
最终在上塔上部得到污氮,上塔顶部得到纯氮而在上塔下部的冷凝蒸发器的蒸发空间得到纯氧气。
四、主要设备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空气冷却塔(设备位号E2416)工作原理:空气由下而上穿过空冷塔的填料层,被从上往下的水冷却,并同时洗涤部分NOX,SO2,Cl-等有害杂质,最后穿越顶部的丝网分离器,进入分子筛系统。
进入空冷塔的水分为两段。
下段为冷却水,经循环水泵加压入空冷塔中部,上段冷冻水为脱盐水,冷却水自塔顶喷淋下来,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空气相混合,进行热质交换。
空气把热量传给冷却水,使本身温度降低,水温升高。
为防止空气带出水滴,在塔的上部还装有丝网除沫器(亦称捕集层)以及机械水分离器(惯性分离)。
由喷淋装置喷出的冷却水经分配器沿填料层向下流动,在填料层每隔一定距离还设有再分配水的溢流圈,不致使水直接沿容器壁下流而影响传热效果。
2.水冷却塔(设备位号E2417)工作原理:从空冷塔换热过的脱盐水从顶部喷淋向下流动,主换热来的温度较低的污氮气自下而上的流动,两者直接接触,即传热又传质,一方面由于水的温度高于污氮的温度,就有热量直接从水传给污氮,使水得到冷却,另一方面由于污氮比较干燥,相对湿度只有30%左右,所以水的分子能不断蒸发、扩散到污氮中去。
而水蒸发需要吸收汽化潜热,从水中带走热量,就使得水的温度不断降低。
3.分子筛吸附器(设备位号A2626A)吸附过程原理:空气从分子筛的下层进入,经过活性氧化铝吸附掉大部分水分,再经过分子筛吸附剂吸附少量的水分以及CO2 、乙炔及其他碳氢化合物。
再生过程原理:吸附过程持续四小时后,两只纯化器切换,空气进入另一只纯化器进行吸附。
吸附过程结束的纯化器逆向放压,使纯化器压力降至大气压,然后用分馏塔来的污氮气,经两台电加热器加热对纯化器进行再生。
之后用分馏塔出来的冷污氮气将再生结束的纯化器吹冷,以备下次切换用。
4.增压膨胀机组(设备位号C1261)增压透平膨胀机是一种旋转式制冷机械,它由蜗壳、导流器、工作轮和扩压器等主要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当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进入膨胀机的蜗壳后,被均匀的分配到导流器中,导流器上装有喷嘴叶片,气体在喷嘴中将气体的热力学能(内能)转化成流动的动能,气体的压力和焓降低,出喷嘴的流速可高达200m/s左右,当高速气体冲到叶轮的叶片上时,推动叶轮旋转并对外做功将气体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过转子轴带动增压机对外输出功。
从气体流经膨胀机的整体过程来看,气体压力降低是一膨胀过程,同时对外输出了功。
输出外功是靠消耗气体内部的能量,反映出温度的降低和焓值的减少,即是从气体内部取走了一部分能量(也是通常所说的制冷量)5.分馏塔(设备位号T3212)基本结构:主要由上塔、下塔、主冷凝蒸发器和过冷器组成。
上塔为填料塔,下塔为筛板塔。
工作原理:来自主换热接近露点的空气进入下塔,经下塔的精馏,在顶部获得氮气,经主冷凝蒸发器冷凝,冷凝的液体一部分做为下塔的回流液,一部分经过冷器过冷后,再节流后作为上塔回流液送至上塔顶部,在下塔底部得到富氧液空,经过冷器过冷后,节流至上塔中部参与精馏。
经上塔精馏,在上部得到产品氮气,在顶部得到污氮气,氮气及污氮气经过冷器,去主换热组复热,在上塔底部得到氧气,也去主换热组复热。
液氧经主冷凝蒸发器底部抽出,液氮经过冷器后抽出入用户液氮贮存。
6.主换热基本结构:属于板翅式换热器,它是一种结构紧凑的高效换热器,每一个通道由隔板、翅片、导流片和封条组成。
工作原理:相邻两块隔板之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两边用封条封住,构成一个夹层,称为通道。
冷热流体的通道间隔布置,通过隔板和翅片进行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