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跨境电商在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浅析跨境电商在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61浅析跨境电商在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跨境电子商务概述(一)跨境电子商务的界定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界定问题,主要模式问题,不同专家有不同见解。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沈丹阳认为:“跨境电子商务指的是生产和贸易企业或者个人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传统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数字化、电子化,实现产品进出口的新型贸易方式。

主要有B2B和B2C两种模式”。

王建认为:“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个角度是两个路径—指线上和线下;第二个角度是三个环节—从交易角度分析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

刘娟认为:“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一种较为高级的形式,是指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平台实现交易,实际上就是把传统国际贸易加以网络化、电子化的新型贸易方式”。

鄂立彬、黄永稳认为:“当前主流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B2B、B2C和C2C三种”。

陈寰认为:“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和互■曹红玉(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 济南 250357)◆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贸易方式快速发展,这种新的国际贸易方式在我国刚开始起步,就已备受政府和企业关注和支持,必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导向型中小企业发展意义重大,可以弥补其资金、品牌、渠道、成本等方面的劣势,帮助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本文通过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和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困境,进而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跨境电商 国际贸易方式 中小外贸企业 转型发展联网技术在外贸各环节的应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出现以下四种模式:跨境小额贸易类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如亚马逊、ebay、速卖通、敦煌网、兰亭集势等;外贸资讯服务类,如上海特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贸易流程服务类,如深圳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促进订单对接交易类,如广交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013年9月25日由国务院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共同出台的《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明确了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经营主体分为三类:一是自建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的电子商务出口企业,二是利用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出口的企业,三是为电子商务出口企业提供交易服务的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综上,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国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和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按照业务对象可以分为B2B、B2C、C2C;按照业务性质可以分为跨境小额贸易类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外贸资讯服务类、贸易流程服务类、促进订单对接交易类。

(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背景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是金融危机和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双重影响的产物。

全球性金融危机改变国际市场买家购买行为。

2008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遭受重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整个世界市场需求不旺,国际贸易急剧下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横行。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的资金压力前移、资金紧张,国际市场买家行为由传统的大批量的“集装箱”式采购,转成小批量、多批量的“碎片式”购买,购买时间由原来的长期购买分割成短期购买,购买方式由原来的线下购买变为线上购买。

传统外贸方式显然无法满足上述变化的需求,跨境电商应运而生。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

在互联网技术普及和发展的基础上,虚拟市场出现,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数字时代的到来,各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人们对网购由原来的陌生排斥变为现在的熟悉依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网购队伍中。

国内消费者凭借互联网可以自由穿梭在不同国家的市场,直接进行全球同类产品的比较,自行购买,现在的市场因为互联网而变得更加透明,完全打破传统贸易壁垒和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消费者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相辅相成,改变了世界市场格局和形式。

跨境电子商务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最高级形式,其技术和模式与电子商务大同小异,电子商务的充分发展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起着先行的作用,其很多经验和模式都是可以直接借鉴的,很多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因为有良好的基础,从而能够很快完成向跨境电子商务的转变。

另外,智能手机的发展和应用以及APP的崛起,更会加剧跨境电商的发展。

(三)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世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受金融危机影响,近三年世界贸易总额基本保持不变,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据Nielsen数据统计,2013年全球跨境电商的规模是1000亿美金,预计到2018年规模增长300%,达到3000亿。

另据摩根斯坦利报告《电子商务革命》中的数据表明:2008年,全球电商销售额占零售总额比重为4%,2012年为6.5%,预计2016年为9.3%。

全球跨境电商最活跃的六大市场是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巴西,其中美国电商市场潜力巨大。

据摩根斯坦利数据分析,美国B2B在线交易额为5590亿美元,B2C电商交易额为2200亿美元,59%采购商以在线采购为主,27%采购商月平均在线采购5000美元,50%供货商努力让买家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但美国电商占零售总额比例只有10%-12%,未来将涨到40%-50%。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跨境电商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2012年至今国务院及各部委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跨境电商发展。

2012年3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的若干意见》,2013年7月国务院推出《促进进出口结构增长调整的若干意见》、扶持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国六条”,2013年9月发布《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2014年1月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2014年5月海关总署出台的《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2014年5月质检总局公布的《关于加大帮扶企业力度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措施》。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鼓励下,我国跨境电商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5.88亿万人民币,增长32.8%,其中跨境电子商务的增幅达30%以上,据艾瑞咨询2012年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达到8.1万亿,增长27.9%,其中跨境贸易额高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31.5%,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境内企业也已经超过20万家。

2013年,整个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额大概是在240亿美元左右,跨境网络的零售出口额相当于商品一般出口贸易额的2%。

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外贸的比较分析(一)供应链的比较分析供应链是指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各相关者的连接或业务的衔接,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传统外贸和跨境电商之间在供应链的各个方面都不同,传统外贸要涉及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传递不及时,供应链上各个节点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以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为目的,资金流低效,物流慢而低效,库存费用占库存物品价值的20%-40%。

跨境电商可以依托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信息流,实现各节点信息共享,提高信息透明度;通过整合资金流、建立诚信体系,采用在线支付方式,缩短支付环节,加快贸易流程;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整合物流信息,形成规模优势,获取优惠物流价格,提高竞争力;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供应链节点企业在网上协商,用订单驱动生产的安排,降低库存,节省库存费用。

(二)利润空间的比较分析据分析,传统外贸由于环节较多,净利润仅为5%,大部分利润被各层渠道占据。

其中,制造成本占8%,国内渠道占12%,国外渠道占50%,国外零售商占25%。

而跨境电子商务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可以直接面向客户,去掉国内、国外渠道和国外零售商环节,降低渠道成本,代替上述渠道成本的是网络营销成本20%、物流费10%、制造成本12%、在线支付成本4%,从而将外贸利润由原来的5%提高到50%。

(三)产品需求的比较分析在传统外贸业务中,购买者一般是为了买到性价比较高、需求量较大的传统商品,购买行为一般为周期长、下单慢的大批量“集装箱式”购买,产品多为没有差异的传统产品。

PayPal针对全球跨境网购消费者做了一项调查报告,发现与传统国际市场需求不同,寻求各地特色商品及新鲜网购点的大胆尝试型消费者,虽然消费人数仅占总体的13%,但贡献的消费金额占比却超过30%,并且跨境电商平台可以根据平台数据,对国别消费者需求进行总结分析,进行需求细分,从而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产品。

(四)运营方式的比较分析传统外贸的全部流程(包括询盘、报价、订单、生产、运输、租船订舱、报关商检、收汇结汇核销等)一般是由各个外贸公司独立完成,过程复杂,牵涉面广,需要多人完成或者需要一个具备全面素质的人完成。

现代外贸企业可以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上述流程经过网络化、信息化的处理,通过互联网一站式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退税、外汇、融资等几乎所有环节的服务,形成集中管理和操作,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中小外贸企业的成长困境(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外部市场环境恶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徘徊时期,世界主要国家均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出现负增长,制约中国企业的市场开拓。

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外贸企业,大多数还是生产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新兴市场的兴起、世界产业的转移,再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增长、原材料价格提高、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举步维艰。

(二)我国在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建立中不占优势,外贸企业遭遇较高贸易壁垒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除了世贸组织外,目前世界上还有100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体化组织成员国可以以较低的关税甚至是零关税进入组织成员国,根据WTO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例外规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部成员待遇可以不给予WTO其他成员。

中国目前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不到20个,且在与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谈判中困难重重,遭遇美国的“ABC-中国除外”战略排斥,给中国外贸企业进入区域市场带来更高的贸易壁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