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个人整理
各种刺激因子(感染原、过敏原) 敏感个体(具有遗传背景的个) 激发B淋巴细胞克隆扩增 大量和
系统性血管炎
病因和发病机理
遗传
发病
免疫异常
环境
病理
• 基础病理改变:全身广泛的毛细血管、小动 脉、小静脉无菌性炎症
• 血管壁胶原纤维肿胀、坏死,血管壁白细胞 浸润,中性粒细胞核碎裂片
• 间质水肿,有浆液渗出,可见红细胞渗出 • 内皮细胞肿胀,可有血栓形成病变 • 累及皮肤、肾脏、关节及胃肠道,少数涉及
• 200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和欧洲儿科风湿病学会制定了 儿童血管炎新的分类标准,本指南参照此标准。
• 的诊断标准(/统一标准):可触性(必要条件)皮疹伴如下 任何一条:①弥漫性腹痛;②任何部位活检示沉积;③关 节炎/关节痛;④肾脏受损表现[血尿和(或)蛋白尿]。
• 部分患儿仅表现为单纯皮疹而无其他症状,2012年长沙 儿童过敏性紫癜诊治专家座谈会根据国内情况建议:对于 典型皮疹急性发作的患儿排除相关疾病可以临床诊断,对 于皮疹不典型或未见急性期发作性皮疹者,仍需严格按标 准诊断,必要时行皮肤活检。
是踝关节及膝关节。无后遗症
肾脏受累(决定远期预后)
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多在病程2~4周内出现,也可为首发症状 多伴血尿、蛋白尿和可见管型尿,伴血压增高及浮肿——紫
癜性肾炎 少数可呈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 可发展为慢性肾炎,决定疾病远期预后。
临床特征
• 肾脏器官受累发病率20-60% • 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肉眼血尿也常见 • 高血压可单发或合并肾脏病变 • 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症或肾炎型肾病综合症(占患
• 胃肠型紫癜:又称腹型紫癜,儿童常见,小儿90%,成人 50%在病程中发生。表现为突发的痉挛性腹痛,反复发作, 以脐周和腹下区为主,无固定位置,无反跳痛和肌紧张, 多在皮疹后发生,(也可在皮疹之前)随皮疹增多而加重, 常伴恶心、呕吐、腹泻和粘液性便,重症可有呕吐、便血、 肠套叠及梗阻等急腹症,偶尔有肠穿孔。腹痛、恶心、呕 吐,甚至呕血、便血。
2.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疫苗、 流脑疫苗、白喉疫苗、麻疹疫苗等;
• 3.食物和药物因素:有个案报道某些药物如:克拉 霉素、头孢呋辛、米诺环素、环丙沙星、双氯芬 酸、丙基硫氧嘧啶、肼苯哒嗪、别嘌呤醇、苯妥 英钠、卡马西平、异维A酸、阿糖胞苷、阿达木 单克隆抗体()、依那西普()等的使用也可能触发发 生。
• 肾型紫癜:通常在紫癜后4-8周约20-60%患者伴有肾脏损 害。表现为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和肾 功能不全,一般持续1-6周,部分转为慢性。
• 混合型紫癜:除单纯性外伴有其他3型中的2型或以上。
辅助检查
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 、、中性粒和嗜酸性粒都可正常或升高。部分脆 性实验阳性。
• 部位:四肢、臀部,对称分布,伸侧多见, • 性质:大小不一,分批出现,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可
融合成片。紫红色—暗紫色—棕褐色斑丘疹-消退 • 伴随症状: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有坏死、
水疱 • 4-6周后消退
•
消化道症状
• 半数以上的患儿会出现反复的阵发性腹痛,以脐周及下腹部为主,可伴有呕吐,呕血 少见,部分可出现血便、黑便,可先于皮肤紫癜出现,可作为首发症状。
过敏性紫癜
概述
• 发病年龄 • 儿童和青年, 2-6岁儿童多见,75%患者小于8岁,最
小病例报道为6个月患儿。 • 性别 • 男:女=1.4-2︰1 • 季节 • 四季均可,春秋季多见
病因:尚不明确
1.感染:细菌(A组β溶菌性链球菌多见,也见于幽 门螺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病毒(也 可见副流感病毒、微小病毒等)、其他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等);
•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证明食物过敏可导致
4.遗传因素:存在遗传好发倾向,不同种族人群的 发病率也不同,白种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黑种人。 近年来有关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涉及的基因主要有基 因、家族性地中海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基 因)、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 因、2基因、1基因等。
病因和发病机理
儿6-7%) • 急性肾衰竭 • 病程6周内91%有肾脏受损,6个月内有97% • 肾损害可为暂时性和持续性
* 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 单纯肾小球性血尿或蛋白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急进性肾炎 慢性肾炎
临床特征
• 泌尿生殖道受累占男孩27%,睾丸炎常见,但要注意与精 索假性扭转鉴别;有相关性输尿管结石(常见于双侧)的 个案报道
• 严重并发症: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等。 • 胃肠道受累发病率50-75% ,轻度腹痛和/或呕吐,但有时为剧烈腹痛。偶尔有大量出
血。肠套叠是一个很少见的并发症 • 少见的胰腺炎、胆囊积水及蛋白丢失性肠病 •
关节症状 约占1/3
• 疼痛、肿胀,可出现关节腔积液,多累及踝、膝、腕、肘 等大关节;
• 数日内消失,不留后遗症。 • 关节受累发病率82%,单个为主,主要累及双下肢,尤其
• 神经系统受累占2% :常见头痛 ,有颅内占位、出血或血 管炎报道,但少见
• 肺部受累<1%:肺泡出血导致的间质性肺炎
临床分型
• 皮肤型紫癜:即单纯性紫癜,仅有皮肤症状。
• 关节型紫癜:又称风湿性紫癜,为非游走性多关节受累, 发生率50%;特点:大多在紫癜后发生,膝、踝、肘、腕 关节等出现疼痛和肿胀,不伴关节畸形,可反复发作。
尿检:可有红细胞、蛋白及管型等。
大便隐血:伴消化道出血时常呈阳性。
免疫学检查
• 血清、多增高 • 和多正常 • C3 C4正常或升高 • 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阴性。
其它
• 腹部B超有助早期诊断肠套叠;
• 、、头颅对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可予确诊。 • • 肾活检在有相应系统症状时可考虑选用。
诊断标准
心、肺等脏器
• 在皮肤和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荧光显微镜下可见为主的免 疫复合物沉积
病理
免疫荧光可见: 颗粒纤维蛋白沉积
临床表现
• 发病期1-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 皮肤紫癜(多为首发症状) • 消化道症状 • 关节症状 • 肾脏受累的症状 • 其他:循环、神经、呼吸系统
皮肤紫癜(特征性表现) 血小板计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