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折线统计图 人教新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折线统计图 人教新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7.折线统计图
一、单选题
1.能反映事物间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形统计图
D. 以上均可
2.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
A. B.
3.要反映当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4.星期天,李老师带同学们乘汽车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玩,在公园玩了2小时后乘车回学校,下面图()描述的是上面的叙述.
A. B. C.
二、判断题
5.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6.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最后一步是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

7.判断对错.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
三、填空题
8.________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9.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在图上看,起飞后第________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________秒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

10.小明骑车到相距5千米远的书店买书,右图是他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

他在书店买书用去
________分钟,返回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

11.如图,电车通过A站经过B站到C站,然后返回.去时在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
(1)A站到B站相距________千米,B站到C站相距________千米.
(2)返回时车速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
(3)电车往返的平均车速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
四、解答题
12.下表记录了小亚1~5月体重变化的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13.某仓库存货物84吨,一星期(6天)中每天进出货的情况已制成如下折线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单位:吨)
(1)图中A点表示货物________吨。

(2)请填写该仓库货物进出情况记录表:
五、综合题
14.淘气上学从家出发走了600米时发现作业忘带了,于是就打电话让妈妈给他送来.妈妈接到电话后拿起作业就
向学校方向走,同时,淘气原路返回接妈妈.
妈妈淘气
60米/分 40/分
(1)下面第________幅图能够反映淘气上学时的行为.
(2)妈妈出发几分后能与淘气相遇?(列方程方解)
六、应用题
15.如图,是我市在4月20日一天中天气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
(1)何时气温最低?
(2)最低气温是多少度?(3)当天最高气温是多少度?(4)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度?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能反映事物间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选择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横轴上的年份A项中每个大格表示的年份不同,B项中横轴上的年份每个大格表示1年,能准确的描出各点,折线变化趋势可以清晰反映用水量的变化,所以选择B.
故答案为:B.
【分析】从两个统计图中横轴上的年份进行分析,横轴上每个格表示的年份相同,能准确的描出各点,折线变化趋势可以清晰反映用水量的变化,据此解答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反映当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分析】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折线统计图A所提供的信息与题中所提供的信息相同;
故选:A.
【分析】折线统计图A提供的信息是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玩,在公园玩了2小时后乘车回学校;由折线统计图B所提供的信息是从公园回到学校,在学校呆了一段时间后,又从学校出去到了某地;由折线统计图C 所提供的信息是从公园回到学校,又从学校出去到了某地;据此解答.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
二、判断题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中各点的数据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的走势判断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最后一步是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①整理数据。

②画出纵轴和纵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③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顺次连接起来。

④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趋势;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三、填空题
8.【答案】折线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折线。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运用高低的折线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9.【答案】15;30
【解析】【解答】起飞后第15秒两架飞机的高度都是25米,即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起飞后大约30秒,甲飞机的高度为27米,乙飞机的高度为7米,27-7=20米,这时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

【分析】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0.【答案】45 ;5
【解析】【解答】(1)从图中看出,小明在书店买书用去的时间为:−=(小时)=45分;
(2)5÷(−)=5÷1=5(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45,5.
【分析】本题考点: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此题考查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行走时间和行走路程的关系的方法,解决关键是会分析不同的行程状况.
观察此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单位小时,把1小时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小时,也即15分钟;纵轴表示路程;小明的行程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家骑车到相距5千米远的书店,用了小时,即45分钟;第二个阶段是在书店买书,用了小时,即45分钟;第三个阶段是从书店回家,用了1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得小明从书店回家的速度即可.
11.【答案】(1)3 ;4
(2)72
(3)57.6
【解析】【解答】解:1.4分钟=小时,48×=(千米),10-5=5(分钟),5分钟=小时,48×=4(千米).
2.19-13=6(分钟)=小时,(+4)÷=72(千米).
3.4+5+6=15(分钟)=(小时),(+4)×2÷=57.6(千米).
故答案为:;4;75;57.6.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灵活应用数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四、解答题
12.【答案】解:
【解析】【分析】首先用横轴表示月份,1个大格表示1个月,用纵轴表示体重,1个大格表示1千克,再根据统计表格中数据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
13.【答案】(1)84
(2)运出46.5,运进34.8,运出18.4,运出25.8,运进75.1,运出53.2
【解析】【解答】(1)图中A点表示货物84吨,
(2)84-37.5=46.5(吨);72.3-37.5=34.8(吨);72.3- 53.9=18.4(吨);53.9- 28.1=25.8(吨);103.2-28.1=75.1(吨);103.2-50=53.2(吨)
【分析】每相邻两天的吨数差就是每天运进或运出的吨数。

五、综合题
14.【答案】(1)1
(2)解:设妈妈出发几分后能与淘气相遇.
(60+40)x=600
100x=600
100x÷100=600÷100
x=6
答:妈妈出发6分后能与淘气相遇
【解析】
【解答】解:(1)下面第1幅图能够反映淘气上学时的行为.故答案为:1.
【分析】(1)由于妈妈接到电话后拿起作业就向学校方向走,要路上与淘气相遇,淘气不可能再回到原点(即家),因此,图1能反映这一情况,图2和图3淘气都又回到原点,不合题意.(2)妈妈走的路程+淘气走的路程=600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相遇时妈妈与淘气用的时间相同,速度从统计表中获取,设妈妈出发几分后能与淘气相遇,即可列方程解答.此题考查的知识有从统计表中、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列方程解答应用题量等.
六、应用题
15.【答案】(1)4点
(2)-8℃
(3)10℃
(4)18度
【解析】【分析】根据折线的高低决定气温的高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