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成果案例

QC成果案例

不同课题类型QC成果案例一、问题解决型(自定目标)课题QC小组成果这类成果是指课题的目标是小组自己确定的(即自定目标)。

问题解决型(包括现场型、攻关型、服务型、管理型)课题,都可以自定目标。

如果是问题解决型中自定目标的课题。

QC成果的整理,就应该按照问题解决型(自定目标)课题QC小组活动的程序,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去整理。

成果内容内容包括选择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制定对策、按对策实施、检查效果、确定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的程序,还包括数据、图表、统计工具等。

案例一是问题解决型中自定目标的成果案例,2014年度获得全国优秀QC小组成果。

案例一(问题解决型(自定目标)课题QC小组成果案例)提高薄片齿轮加工合格率一、课题背景薄片齿轮(见图1)是某项目受信仪的关键零件之一,其零件厚度薄,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近十年来一直存在报废率高的问题,严重影响我部生产进度。

为此,我班组成立了QC 小组,大家集思广益 、献计献策针对薄片齿轮报废率高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展开了本次QC 小组活动。

图1:薄片齿轮零件示意图 制图人:白X 制图时间:3月25日二、小组概况:小组名称XX 机械制造部车工班组QC 小组小组类型攻关型课题名称 提高薄片齿轮加工合格率 小组人数 10人 注册时间 2013年3月25日 注册编号 2013-001 活动时间 2013年3月~2013年12月 活动次数 9次 序号 姓 名 性别 文化程度 组内职务 职称 职 责1杨XX 男 中专 组长 高级工 负责全面工作 2白 X 男 本科 组员 高级工 协助工作 3严XX 男 大专 组员 中级工 数据统计4强XX 女 本科 组员 技 师 整理资料 5祝XX 男 大专 组员 技 师 指导工作 6李XX 女 大专 组员 高级工 策划与整理 7赵XX 男 本科 组员 技 师 坐标镗操作8史 X 男 本科 组员 技 师 数控操作 9马 X 男 大专 组员 高级工 数控操作 10朱XX 男 本科 组员 高 工 完善工艺 略三、选择课题部门要求加工现状将零件加工合格率提高到80%以上,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加工任务。

材料:40Cr硬度: 28~32 HR C制表人:严XX 制表时间:3月25日四、现状调查1.现状调查分析小组成员经调查,2012年加工该薄片齿轮共156件,其中不合格品59件,合格率为62.18%,小组成员对59件齿轮不合格项目进行了分析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情况,绘制了薄片齿轮不合格项目排列图(见图4):71.19%,是造成薄片齿轮加工合格率低的主要问题。

2.目标设定依据表3 目标设定依据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百分比具体计算过程1 2012年加工合格率62.18%(生产总零件数-报废零件数)/生产总零件数(156件-59件)/156件=62.18%2 “零件变形”占不合格品项目的百分比71.19%零件变形产生的报废零件数/总报废零件数42件/59件=71.19%3 “零件变形”症结解决后可增加合格率26.92%零件变形占不合格项目百分比*(1-2012年合格率)71.19%*(1-62.18%)=26.92%4“零件变形”症结解决后合格率89.1%2012年合格率+“零件变形”症结解决后可增加合格率62.18%+26.92%=89.1%制表人:李XX 制表时间:4月2日五、设定目标经过小组全体成员认真分析及测算,小组把薄片齿轮的加工合格率提高到85%作为本次活动的目标值(见图5)。

图5目标柱状图制图人:白X 时间:4月3日六、原因分析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由零件变形(跳动尺寸0.025超差)影响薄片齿轮加工合格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一一列举在鱼刺图上,具体见图6:图6:原因分析鱼刺图制图人:严XX 时间:4月5日七、确定主要原因1.制定要因确认计划表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完成时间1 技能培训不达标1.培训内容2.培训成绩查阅资料1.培训内容包含工艺、设备、实践等方面2.考核成绩70分以上白X 4月11日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现状目标62.18%85%2.确认过程确认一:技能培训不达标4月11日,经白浩查阅相关培训考核资料,三名操作者均参加过工艺知识、实际操作、应知应会、设备保全、测量方法、质量判定等方面的培训,考试成绩均在70分以上,综合评价合格,考核情况(见表5):结论:非要因确认二:操作者不熟悉设备性能1)2013年4月12日,严鹏飞现场检查,三名操作者均持有我所颁发的岗位资格证,工艺培训证、安全操作证等证件,证件上培训考核成绩合格,经查阅档案,操作者操作该设备的时间均在五年以上(见表6)从上表可以看出,操作者操作设备时间较长,对设备熟悉。

结论:非要因确认三:未按照工艺要求操作1)4月15日,杨光照跟踪调查操作者工艺纪律执行情况,发现操作者正在使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及加工设备等,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检查结果见表7:2)4月15、16日两天,杨光照对操作者的加工和交检过程进行跟踪调查,操作者能严格执行零件加工首件“两检”制度。

结论:非要因确认四:普通机床加工精度低4月19日,史超协同机修人员对普通车床C6140精度进行检测,结果见表8:由上表可以看出,目前的设备精度不能满足加工要求结论:要因确认五:无半精车工序4月20日,小组成员马超现场对零件加工过程进行了检查,发现工艺图纸中无半精车加工工序,就直接进入精车工序。

操作者对薄片齿轮(见图7)的两端面、内径、外径进行精车时,使两端面厚度、内径和外径尺寸一步加工到位, 精车切断时容易造成基准面凹陷,加之精车没有为下道磨工留有足够余量,致使磨工难以将端面平行度通过平磨校正到图纸要求范围,导致零件产生报废。

结论:要因确认六:装夹力过大5月3日,赵彦邦对零件的装夹方法进行现场检查,零件采用螺旋型三爪卡盘一次装夹完成,卡头为主要装夹受力部位,零件不受力,表面无装夹痕迹。

结论:非要因确认七:加工基准与图纸基准不符2013年5月8日,祝戌京到加工现场对零件加工过程进行了检查,发现实际加工过程中为减小零件变形,操作者是以端面为基准加工切断面的,而图纸中标注的尺寸是以内孔为基准的,由此可见,齿轮加工基准与图纸基准不相符。

结论:要因确认八——确认十六(在本书中省略)小组成员通过分析、讨论,最终确定出三项主要原因:八、制定对策1.针对要因,提出多种对策表13:对策分析表序号主要原因对策对策评价过程结果1 普通机床加工精度低1.修理车床1.检测原设备精度:设备的实际精度不能满足设备和工艺的要求精度;2.修理车床;小组成员史超同机修人员对该车床进行了维修,检测修理后的车床精度如下表:表14维修后机床精度检测表项目主轴径向跳动坐标轴重复定位精度主轴端面跳动X轴Y轴实测数值0.006mm0.004mm0.003mm0.009mm设备精度要求0.005mm0.004mm0.004mm0.010mm工艺要求0.005mm0.010mm是否符合要求否符合符合否通过维修后机床精度检测表可以看出,主轴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值接近设备精度要求,但仍不符合工艺对设备的精度要求值,所以不能使用此设备。

2.更换设备据查阅设备使用说明书,发现数控车床设备精度和加工效率都比普通车床高。

1.普通机床加工精度低2.无半精车工序齿轮内径齿轮端面齿轮外径齿轮厚度图7 薄片齿轮图制图人:杨XX 制图时间:4月20日不采用采用2 无半精车工序增加并调整工序方案1:半精车-精车-磨工序转道少,零件变形大,精度保证困难。

方案2:半精车-磨-精车工序转道多,零件变形小,精度可以得到保证3加工基准与图纸基准不符两端面图纸基准为内孔,利用互为基准原则,以两端面为基准进行加工1.以端面为基准加工内孔、外径装夹简单,但加工难度较大2.以端面为基准加工外径,再以外径为基准加工内孔装夹难度太大,定位困难。

3.以端面为基准加工内孔,再以内孔为基准加工外径装夹简单,定位准确,但工序较长。

制表人:强XX 制表时间:2013年5月24日2.根据5W1H制定对策表表14:对策表序主要原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完成时间地点1普通机床加工精度低更换设备设备主轴径向跳动≤0.005mm主轴端面跳动≤0.010mm1.确定设备型号2.检测新设备精度,达到相关要求。

史超 5.27机加厂房2 无半精车工序调整工序为:半精车-磨-精车零件两端面平面度≤0.015mm1. 增加、调整原工艺中的工序2.在数控车床上完成半精车加工3.在平面磨床上完成磨削加工马超 5.30 数控间3加工基准与图纸基准不符以端面为基准加工内孔,再以内孔为基准加工外径1.两端面对内孔跳动≤0.025mm2.内孔尺寸φ19H63.外圆尺寸53h71.确定加工路线为:坐标镗-精车2.选择刀具3.在坐标镗床上加工内孔4.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外径赵彦邦 6.4坐标镗操作间制表人:白X 制表时间:2013年5月27日九、实施对策实施一:经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后一致推荐将普通车床C6140换成精度较高的数控车床V-36。

图8 数控车床 V-16设备制图人:强XX 制图时间:2013年5月25日史超与机修人员对数控车床V-36的加工精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15:不采用采用不采用不采用采用表15 数控车床精度检测表项目主轴径向跳动坐标轴重复定位精度主轴端面跳动X轴Y轴实测数值0.004mm 0.003mm 0.003mm 0.008mm设备精度要求0.005mm 0.004mm 0.004mm 0.010mm是否符合要求符合符合符合符合制表人:史X 时间:5月27日上表结果显示,该数控车床的实际精度满足设备精度要求值。

目标检查:表16 数控车床V36目标检查表目标要求检测数值主轴径向跳动≤0.005mm 0.004mm主轴端面跳动≤0.010mm 0.008mm是否符合要求符合制表人:赵XX 时间:5月27日实施二:1.增加、调整原工艺中的工序:在磨工工序前增加一道“半精车”工序。

并将原工艺中的“车---磨”工序,改为“半精车---磨---精车”工序。

2.在数控车床上完成半精车加工:将两端面、内径、外径尺寸留有0.15到0.2mm余量,将其余尺寸加工到位。

表17 半精车工序加工方法表序号加工内容加工方法1 选择设备数控车床V-362 装夹工具三爪卡盘3 选择刀具机夹刀具、涂层刀片4 切削参数切削速度:120m/min;进给速度:0.15mm/r;切削深度:1.5mm;5 加工工步1.车削零件内、外径,单边留余量0.15到0.2mm余量2. 加工环形槽部位,0.6H12留余量0.07到0.1mm余量,保证零件尺寸φ44、φ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