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工艺流程图画法

管道工艺流程图画法

工艺流程图和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绘制方法1总则1.1 目的为了规范工艺流程图设计的内容及表示方法,提高设计质量,特编制本标准。

1.2 范围1.2.1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外来流程图的编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规定等要求。

1.2.2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焚烧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图”(PFD)和“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设计。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项目,须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1.3 引用标准编制本标准时,借鉴下列标准和相关资料。

HG 20557~20559 《化工装置工艺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646.1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HG/T 20646.2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工程规定》HG/T 20646.3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控制专业技术管理规定》HG/T 20646.4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控制专业提出的设计条件》HG/T 20646.5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HGT 20679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HG/T 20645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工程规定GB/T 4272 《设备和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 8175 《设备和管道保温技术导则》GB/T 11790 《设备和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J 12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3 《工业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2 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工艺流程图的图例见附录A 流程图代号规定。

2.1 接受条件和来源a) 设计开工报告;(设计主责)b)工程设计基础资料;(设计主责)c)材料备忘录;(设计主责)d)工艺设备表或工艺发表的文件;(设计主责)e)用户的规定和说明;(用户文件)f)设备数据表和图;(设备设计者)g)机泵数据表;(设计主责)h)操作要求;(设计主责)i)工艺控制图或工艺控制要求;(控制主责)j)设备布置图;(设计主责)2.2 名称定名为工艺流程图(简称PFD)。

2.3 图纸规格采用1号、2号或3号图,如果采用2号或3号图,需要延长时,其长度尽量不要超过1号图的长度。

2.4 内容应简明地表示出装置的生产方法、物料平衡和主要工艺数据。

具体内容如下:a) 设备(包括设备开孔、绝热保温等);b) 工艺管道及介质流向;c) 参数控制方法;d) 工艺操作条件;e) 物料的流率及物料的组成和物性数据;f) 加热及冷却设备的热负荷。

2.5 设备画法2.5.1 流程中只画与生产流程有关的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

对作用相同的并联或串联的同类设备,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台(或一组),而不必将全部设备同时画出。

2.5.2 所有的设备均注明编号(设备位号),并同时注明其名称(汉字)。

设备按同类性质设备的流程顺序统一编号,编号之间可以有空号。

用代号表示设备的属性(见附录A)。

例如C表示塔,E表示换热器等。

但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在设计的技术统一规定中明确采用其他相应设备代号。

装置设备的编号格式规定如下:× ×××设备顺序号工序代号设备代号例如余热锅炉编号B301 :锅炉代号为B,工序号为3(单元号为1),设备顺序号为01。

2.5.3 设备大小可以不按比例画,但其规格应尽量有相对的概念。

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可示意出其相对高度位置。

2.5.4 对工艺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内部构件应予表示。

例如板式塔应画出有物料进出的塔板位置及自下往上数的塔板总数;容器应画出内部挡板及破沫网的位置;反应器应画出器内床层数;填料塔应表示填料层、气液分布器、集油箱等的数量及位置。

2.6 物料流率、物性及操作条件的表示方法2.6.1 原料、产品(或中间产品)及重要原材料等的物料流率均应予表示,已知组成的多组分混合物应列出混合物总量及其组成%。

物性数据一般列在说明书中,如有特殊要求,个别物性数据也可表示在PFD。

2.6.2 装置内的加热及冷换设备一般应标注其热负荷及介质的进出口温度,但空冷器可不注空气侧的条件,蒸汽加热设备的蒸汽侧只标注其蒸汽压力可不注温度。

2.6.3 常用操作参数用代号表示,在代号之后注明数值而不注单位。

代号的意义及单位均在图例中表示,常用操作参数代号的意义及单位见表1。

表1 常用操作参数代号的意义及单位不常用操作参数和不常用单位应在图中注明。

2.6.4 如系间断操作,应注明一次操作的时间和投料量。

2.6.5 物料流率、重要物性数据和操作条件的标注格式一般有下述型式,可根据要求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并用。

2.6.5.1 直接标注在需要标注的设备或管线的邻近位置,必要时用细实线与之相连。

2.6.5.2 对于流程相对复杂或需要表达的参数较多时,宜采用集中表示方法。

将流程中要求标注的各部位的参数汇集成总表(物流表)。

表示在流程图的下部或右部,各部位的物流应按流程顺序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列入◊内表示);标在流程的相应位置。

物流的组成数据也可不表示在表中,或将部分重要相关物流组成数据单独列表表示在流程图的右侧。

2.6.5.3 对于只表示一项或两项参数的地方,可直接标注在其相应位置处。

例如:T=100 P=0.8。

2.7 管道画法如下2.7.1 流程图应自左至右按生产过程的顺序绘制,进出装置或进出另一张图(由多张图构成的流程图)的管道一般画在流程的始末端(必要时可画在图的上下端),用箭头(进出装置)或箭头(进出另一张图纸)明显表示,并注明物料的名称及其来源或去向。

进出另一张流程图时,尚需注明进出另一张图的图号(例如HZY30Q-00003-6,可简写00003-6,),图号可直接标注在箭头内。

2.7.2 用粗实线表示操作管道,并用箭头表示管内物料的流向。

2.7.3 所有使用的阀门,都需要标出,并加以编号。

如V-301,其中V代表阀门,3表示工序号,01表示顺序号。

2.7 仪表的表示方法2.7.1 工艺流程中应表示出工艺过程的控制方法,画出调节阀位置、控制点及测量点的位置,如果有连锁要求,也应表示出来。

具体表示方法参照见附录。

2.7.2 所有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测量指示仪表均需要表示。

2.8 特殊要求的表示方法对工艺和仪表等的特殊要求可用注释的方法表示在PFD的右上侧。

如果有要求时,装置内的蒸汽、水等公用工程也可分别画出其流程图,其要求和表示方法与工艺流程图相同。

3 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图例参照附录。

3.1 接受条件和来源a) 设计开工报告;(设计主责)b)工程设计基础资料;(设计主责)c)材料备忘录;(设计主责)d)工艺设备表或工艺发表的文件;(设计主责)e)用户的规定和说明;(用户文件)f)设备数据表和图;(设备设计者)g)机泵数据表;(设计主责)h)操作要求;(设计主责)i)工艺控制图或工艺控制要求;(控制主责)j)设备布置图;(设计主责)k)有关设计规定(管道材料、管道规格、防腐、涂漆、绝热保温等);(设计主责)l)工艺管道图;(设计者)3.1 名称定名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简称PID)。

3.2 图纸规格采用2号图纸规格,并用多张2号图分开表示。

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

少数物流和控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可表示在一张1号图中,也可按图纸延长的标准加长1/4或1/2。

3.3 内容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具体内容如下:a) 全部设备;b) 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c) 所有管道、阀门、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等;d) 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e) 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

3.4 设备画法设备编号例如C-301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C-301A,C-301B,C-301C(或C-301A/B/C);如P-301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P-301A,P-301B(或P-301A/B)。

3.4.1 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在设备的邻近位置(上下左右均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

编号及名称应与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工艺流程图”2.5.2规定相同。

但同一作用的设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A,B,C。

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a) 立式圆筒型:内径ID×设备总高,mm;b) 卧式圆筒型:内径ID×设备总长,mm;c) 长方型:长×宽×高,mm;d) 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3.4.2 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

相同作用的多台设备应全部予以表示,并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表示其并联或串联的操作方式。

3.4.3 对某些需要满足泵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均有此要求。

对于落地的立式容器,该尺寸要求也可直接表示在相关数据表设备简图中。

3.5 管道画法3.5.1 装置内所有操作、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并用箭头表示管内物料的流向。

主要操作管道用粗实线表示,备用管道、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管道、其他辅助管道均用细实线表示。

装置内的扫线、污油排放及放空管道只需画出其主要的管道及阀门,并表示其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连接的位置。

装置内公用工程(水、蒸汽、燃料、密封油、冲洗油、空气、化学药剂等)可分不同系统按上述要求绘制公用工程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各种物料一般在使用地点用短实线示意,并标注物料的名称,但对其所采用的仪表和阀门不得重复表示。

3.5.2 管道的编号及标注方法:应根据装置的部分号和管内物料的属性分别按流程顺序编号,即每一种介质应分别顺序编号。

允许中间有预留号,如:工艺管道(代号P)中不同属性物料管道之间可以留有空号。

同一物料流经多台不同功能的设备时,每经一台或一组设备后新编一个管号。

管道的标注方法如下:管道物料代号见附录。

管道编号一般为四位数字,前两位数字代表“工序号”,后面数字为管道顺序号。

如果装置不分成若干部分,可以没有“工序号”。

管道的公称直径单位为mm。

管道公称压力(或称管道等级)、材料类别、顺序号、隔热保温要求代号见附录。

3.5.3 阀门、法兰、大小头、取样接头、管道过滤器的表示方法:a) 阀门应按不同种类图例表示,参照附录。

特殊阀门更应表示清楚。

对关键性阀门应标注操作方式(其代号见附录);b) 与设备开口法兰联接的管道均应将法兰画出,与带法兰的阀门联接处可不画法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