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PPT

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PPT


26.01.2021
2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TRI)的历史
1992.08.14.Ferdinand Kiemeneij
—第1例TRI
◊ ADIC of OLVG Hospital Amsterdam 1993.Kiemeneij F,Laarman GJ
—经桡动脉径路植入冠脉内支架 ◊ Cathet Cardiovasc Diagn 1993;30:173
17
共用型造影导管的优点
左右冠脉插管:减少导管更换次数,
降低费用
血管痉挛发生率低 操作简便快速:尤其左冠脉插管 减少X光照射时间 造影成功率高
26.01.2021
18
共用型导管在经桡动脉CAG中的应用现状
阜外医院率先将共用型造影导管应用于经桡动 脉径路冠脉造影,收到良好效果。
⃟使用5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689例体会
26.01.2021
14
桡动脉径路CAG的常见问题
穿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 麻醉:利多卡因1-2ml 表面小皮丘+血管旁注射
▲穿刺点选择
穿刺未成功时的对策:
—上移穿刺点1-2cm甚至3-4cm 下移穿刺点
—交换使用直头、弯头导丝
26.01.2021
15
桡动脉径路CAG的常见问题
引导钢丝
●超滑导丝(泥鳅导丝) ●透视下先导 ●长导丝的使用:头臂干、升主动脉高度弯曲
姚民等,中国循环杂志,2002,17:374—376
⃟5F共用型导管在经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中的应用
姚民等,中国循环杂志,2002,17(增刊): 25—28
26.01.2021
19
血管痉挛的预防
争取一次穿刺成功 抗血管痉挛药物预防应用(穿刺时):
—利多卡因 40-60mg —硝酸甘油 200~400μg
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研究室 姚民
26.01.2021
1
经桡动脉径路CAG的历史
1929 Allen
— Allen’s试验
1992 Fuhrman
— 改良的Allen’s试验
1989 Campeau L
—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 ◊ Cathet Cardiovasc Diagn.1989; 16:3-7.
26.01.2021
4
经桡动脉造影的优点
卧床时间短:痛苦少 精神负担小:桡动脉穿刺点远离躯干
恐惧感小
出血性并发症少 1根导管可左右冠脉插管:
费用低、节省时间、减少X光照射
26.01.2021
5
选择经桡动脉径路的理由
患者舒适:痛苦少,不卧床 护理方便:即刻拔管,轮椅搬运 穿刺点距心脏距离与股动脉相近
即刻加压包扎:减少完全血运断绝时间
尽早解除加压包扎:5~6h 〖桡动脉闭塞发生率〗
较长动脉鞘管:12-16cm 超滑引导钢丝
26.01.2021
20
血管痉挛的预防
较小直径造影导管:4~5F 减少导管交换次数和操作时间 推荐选用共用型导管
⃟ Terumo公司产品 ⃟ Medtrinic公司产品
26.01.2021
21
桡动脉狭窄和闭塞的预防
减少穿刺次数:减少内膜损伤 使用较小直径动脉鞘管:4∼5F 缩短操作时间 尽快拔除鞘管
26.01.2021
3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TRI)的历史
1997.Wu CJ等(台湾)
—中国人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 Cathet Cardiovasc Diag 1997;40:159-163
1999.Saito等; 2001.Saito等
—日本人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 ◊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1999;46:37-41 ◊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01;53:269-70
穿刺要求一定熟练程度 导管选择与操作需要技巧和经验 Allen试验: 桡动脉容易痉挛:
—穿刺失败 —内膜损伤→桡动脉闭塞 —造影失败
CABG桡动脉桥、血液透析:慎用
26.01.2021
12
桡动脉CAG的操作
▪ 体位:平卧位,右手平伸外展20° ▪ 消毒:手掌至肘上1/3 ▪ 局麻:1%利多卡因1~2ml ▪ 穿刺:21-22G穿刺针— 改良Seldinger穿刺法
造影导管
●直径:4 ~ 6F ●类型:共用型、Judkins型、Amplatz型
MP型、Sones型
26.01.2021
16
造影导管的选择(阜外医院)
左冠脉
右冠脉
↘↙ 共用型
↙ Judkins L型
↓ Amplatz L型
↘ Judkins R型 ↓ Amplatz L型 ↓ MP型
26.01.2021
—使用器械与股动脉径路相同
桡动脉周围无软组织
—血肿、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低
26.01.2021
6
选择经桡动脉径路的理由
桡动脉周围无神经
—无神经损伤
穿刺部位不在关节弯曲处
—易于压迫止血,止血时关节可屈伸
手掌由桡、尺动脉双重供血
—缺血性并发症少
26.01.2021
7
RTI与经肱动脉径路的比较
出血性并发症 —经肱动脉径路:关节弯曲部
26.01.2021
10Biblioteka 经桡动脉径路的缺点较大直径导管使用受限:6-7F以下
导管直径过大→内膜损伤→桡动脉闭塞
使用器械种类和尺寸受限:
⃟ 使用可能—PTCA球囊、支架 、切割球囊 冠脉超声、内窥镜、压力导丝 激光导管、对吻球囊技术
⃟ 使用受限—放射治疗、旋切、旋磨
26.01.2021
11
经桡动脉径路的缺点

血肿、假性动脉瘤
—经桡动脉径路:
动脉径细,肌肉少,非关节弯曲部 ↓
压迫止血简单,不易形成大血肿
26.01.2021
8
TRI与经肱动脉径路的比较
神经损伤:
—经肱动脉径路
正中神经邻近肱动脉 ↓
穿刺针损伤,血肿压迫
—经桡动脉径路
距离神经远,无神经损伤
26.01.2021
9
TRI与经肱动脉径路的比较
术者放射线受线量 —经肱动脉径路:受照射量较大 —经桡动脉径路:受照射量较小 —经股动脉径路:受照射量较小
— 套管针
▪ 鞘管:直径— 4~6F
长度—11~16cm
▪ 导丝:直径—0.021″~0.025″
种类—直头、弯头导丝
26.01.2021
13
桡动脉CAG的操作
造影导管(4-6F)
—共用型导管 —Judkins型导管 —Amplatz-L型导管 —MP型导管 —Sones型导管 —猪尾型导管(LV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