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
文章目录*一、小青龙汤概述*二、小青龙汤功能主治*三、小青龙汤服用方法*四、小青龙汤副作用*五、小青龙汤注意事项*六、小青龙汤药典记载
小青龙汤概述
1、定义小青龙汤,中医方剂名。
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2、别名小青龙汤。
3、组方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4、制法上药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即得。
5、性状液体,色褐,味甘微苦。
小青龙汤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
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溢饮,身体重痛,肌肤悉肿。
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属外感风寒,内有停饮者。
2、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过敏性鼻炎、胸膜炎、肺水肿、肺心病等证属外寒内饮,水寒相搏于肺者。
小青龙汤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麻黄(去节)10~15g,芍药10~15g,细辛3~6g,干姜10~15g,甘草(炙)10~15g,桂枝(去皮)10~15g,五味子3~6g,半夏(洗)10~15g。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加减: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
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小青龙汤副作用过服本方,容易伤阴,因此,一般只宜在风寒引起的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
待症状缓解之后,即改用其他方剂善后。
小青龙汤注意事项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小青龙汤药典记载1、《伤寒论》方之小青龙汤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
主治外寒内饮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胸痞喘咳,痰涎清稀量多,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2、《太平圣惠方》卷九方之小青龙汤治伤寒4日,因下后大渴,服冷药过多喘急者。
肺经受寒,咳嗽喘急。
3、《奇效良方》之小青龙汤治伤寒表证不解,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肺经受寒,咳嗽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