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20个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20个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20个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第一讲、机械运动............................................................................................. - 3 - 第二讲、声现象................................................................................................. - 8 - 第三讲、物态变化........................................................................................... - 12 - 第四讲、光现象............................................................................................... - 16 - 第五讲、透镜及其应用 ................................................................................... - 22 - 第六讲、质量与密度....................................................................................... - 26 - 第七讲、力 ...................................................................................................... - 31 - 第八讲、力与运动........................................................................................... - 35 - 第九讲、压强 .................................................................................................. - 41 - 第十讲、浮力................................................................................................. - 45 - 第十一讲功和机械能 ................................................................................... - 50 - 第十二讲、简单机械....................................................................................... - 54 - 第十三讲、内能及内能的利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 58 - 第十四讲、电路............................................................................................... - 62 - 第十五讲、电流......................................................................................... - 67 - 第十六讲、电压......................................................................................... - 72 - 第十七讲、电阻......................................................................................... - 77 - 第十八讲、欧姆定律....................................................................................... - 81 - 第十九讲、电功和电热 ................................................................................... - 85 - 第二十讲、生活用电....................................................................................... - 90 -第一讲、机械运动【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考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考点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特点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求速度用v=s/t求速度用V=s/t求路程s内的平均速度常考的物体运动的速度的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链接中考】1.单位换算:8.5m= cm; 36000nm=km 15cm3= m3。

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4.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30.00cm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29.50cm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

若用不准确的直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15cm,则用标准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 cm。

5.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图像,正确的是()6.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窗B.铁轨C.路边的树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7.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

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8.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9.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5m/s的速度通过此桥,火车完全通过此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教学反思】第二讲、声现象【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声音的传播3.声速及有关计算4.乐音的三要素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 340m/s 。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即: V固>V液>V气。

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1.物体发生振动且声波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考点二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色、响度和音调。

考点三噪声及噪声的控制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害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