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汇编 (11)

2021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汇编 (11)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以气体制备为主体的实验探究1.(2017·全国卷Ⅰ)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解析:选B制得的氢气中含有H2S、O2、HCl、H2O等杂质,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氯化氢生成氯气,所以,应先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氧气,同时除去氯化氢(易溶于水),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硫化氢,最后用浓硫酸干燥,A项错误;氢气中混有空气加热易发生爆炸,故加热管式炉前需对氢气进行验纯,其操作为在④处收集气体点燃,发出“噗”声,则证明制取的氢气较纯,B项正确;类似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入氢气一段时间,C项错误;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适合块状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而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且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故不能用装置Q制备氯气,D项错误。

2.气体的收集、验满、转移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有的还不能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没有处理尾气。

下面有一套改进的实验装置,装置中无机试剂任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关闭分液漏斗Ⅰ、Ⅱ的旋塞,用双手捂住三颈烧瓶Ⅶ,看Ⅴ中导管口有没有气泡,松手后Ⅴ中导管中有没有倒吸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如果Ⅶ中发生反应NH3+HCl===NH4Cl,去掉Ⅳ,同样可以在Ⅶ中看到大量白雾C.如果Ⅶ中发生反应的气体是氨气与氯气,现象可能是产生大量白雾,也可能是产生大量白烟D.Ⅶ中的现象不可能为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解析:选C用双手捂住三颈烧瓶Ⅶ,由于手的温度低,不能看到相应的现象,A不正确;NH 4Cl 为固体小颗粒,现象应为生成大量白烟,B 不正确;2NH 3(少量)+3Cl 2===6HCl +N 2,现象为产生大量白雾,8NH 3(过量)+3Cl 2===6NH 4Cl +N 2,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C 正确;稀硝酸与铜片反应会生成NO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会生成氧气,2NO +O 2===2NO 2,现象为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D 不正确。

3.已知饱和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可制备氮气。

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Ca 3N 2,Ca 3N 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NO 2+NH 4Cl=====△NaCl +N 2↑+2H 2OB .④、⑥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浓H 2SO 4、碱石灰C .③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 溶液D .实验结束,取⑤中的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可以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解析:选C 由题干可知,装置①为制备氮气的装置,饱和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方程式为NaNO 2+NH 4Cl=====△NaCl +N 2↑+2H 2O ,故A 正确。

Ca 3N 2遇水发生水解,所以产生的氮气需要干燥才能进入玻璃管中反应,装置④应为干燥装置,可选用浓硫酸作干燥剂;装置⑥中也应装有干燥剂,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⑥中可盛放碱石灰,故B 正确。

装置中含有氧气,可利用装置③除去装置中的氧气,NaOH 溶液不能除去氧气,可改成酸性氯化亚铁溶液,故C 错误。

实验结束后,装置⑤中有生成的Ca 3N 2,Ca 3N 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H 3和Ca(OH)2,NH 3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 正确。

4.实验室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装置)模拟利用氨气和次氯酸钠合成肼(N 2H 4)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装置①中浓盐酸换成H 2O 2,也可用于制备氧气B .②中盛装NaOH 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Cl 2C .③分液漏斗中盛装饱和食盐水D .当反应结束时,④中可收集一瓶纯净的NH 3解析:选B 由图可知,①中发生的反应为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打开K 1,Cl 2能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Cl 、NaClO ,⑤用来制取NH 3,④装置作安全瓶,能防倒吸,在③中NH 3和NaClO 反应生成N 2H 4,发生反应ClO -+2NH 3===N 2H 4+Cl -+H 2O ,最后关闭K 1,②中盛装NaOH 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Cl 2。

装置①中浓盐酸换成H 2O 2,制备氧气时不需要加热,MnO 2作催化剂,故A 错误;Cl 2有毒,不能排放在环境中,则②中盛装NaOH 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Cl 2,故B 正确;③分液漏斗中应该盛装NaOH 溶液,利用Cl 2与NaOH 溶液反应制备NaClO ,故C 错误;反应结束后,关闭K 2,多余的NH 3可收集在④中,但NH 3中混有水蒸气,故D 错误。

5.某兴趣小组设计用铁粉将NO 还原为N 2(同时生成Fe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①浓硝酸可氧化NO ;②NaOH 溶液能吸收NO 2,不吸收NO 。

A .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f →e →j →i →h →g(或g →h)→b →c →dB .装置戊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2Fe=====△2FeO +N 2C .装置丁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来的硝酸和产生的NO 2D .装置乙的作用是干燥,防止水蒸气进入戊中干扰反应解析:选D 根据实验原理利用NO 被灼热的铁粉还原为N 2,同时生成FeO ,所以首先应制备纯净的干燥的NO ,利用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由于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得的NO 中会混有硝酸和水蒸气,则先通过装置丁除去挥发出的HNO 3等酸性气体,然后再通过己干燥,得到纯净的干燥的NO 进入戊中与铁粉反应,最后处理多余的NO ,又因为NaOH 溶液不与NO 反应,而浓硝酸可氧化NO 生成NO 2,所以先通过乙氧化NO ,后再通过丙吸收,故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f →e →j →i →h →g(或g →h)→b →c →d ,A 正确;装置戊中NO 被灼热的铁粉还原为N 2,同时生成Fe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2Fe=====△2FeO +N 2,B 正确;装置丁盛放的是水,其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HNO 3等酸性气体,C 正确;装置乙盛放的是浓硝酸,依题意可以氧化NO ,便于NaOH 溶液吸收,D 错误。

6.某学习小组拟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氮化钙(化学式为Ca 3N 2,极易与H 2O 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打开活塞K 通入N 2,试管A 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 .U 形管中盛放的干燥剂既可以是碱石灰,也可以是浓硫酸C .将产物Ca 3N 2放入盐酸中,只能得到一种盐D .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后再关闭活塞K解析:选D A 项,不能用通气体的方法检验装置气密性;B 项,U 形管只能装固体;C 项,Ca 3N 2放入盐酸中可得到两种盐CaCl 2和NH 4Cl 。

7.根据下列仪器制备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仪器A 制备气体并经后续装置测量气体体积时,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制备气体并控制反应随制随停,最适宜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代号,下同)。

(2)实验室制备CO 的原理:HCOOH ――→浓硫酸加热CO ↑+H 2O ,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收集装置选择________。

解析:(1)A 仪器可保持烧瓶内气压与分液漏斗内气压相等,确保液体能顺利滴下;测量的气体体积等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扣除了加入液体时排出的气体的体积。

B 仪器能控制反应,实现随制随停(利用大气压原理,控制固体和液体接触与脱离)。

(2)CO 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选择排水法收集CO 。

答案:(1)液体顺利滴下、测定气体的体积已扣除加入液体所占体积B (2)C F(或G)8.(2018·全国卷Ⅰ)醋酸亚铬[(CH 3COO)2Cr·2H 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

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

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K3,关闭K1和K2。

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

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给信息,[(CH3COO)2Cr·2H2O]在气体分析中用作O2吸收剂,说明Cr2+具有强还原性,易被O2氧化,故所用蒸馏水需经煮沸除去其中的O2,以免影响[(CH3COO)2Cr·2H2O]的制备。

由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a为分液(或滴液)漏斗。

(2)①Zn将Cr3+还原为Cr2+,离子方程式为Zn+2Cr3+===Zn2++2Cr2+。

②Zn+2H+===Zn2++H2↑,H2起到排除c中空气的作用,以防Cr2+被氧化。

(3)过量的Zn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H2,使装置c中压强增大,关闭K1和K2,打开K3时,溶液被压入装置d。

由题给信息知,[(CH3COO)2Cr·2H2O]难溶于冷水,因此应用冰浴冷却,以便于[(CH3COO)2Cr·2H2O]析出,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4)装置d的缺点是该装置与大气直接相通,空气中的O2易将[(CH3COO)2Cr·2H2O]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