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作文”不同类型材料的解读及其他

“材料作文”不同类型材料的解读及其他

“材料作文”不同类型材料的解读及其他
一.不同类型材料的解读方式
(一).事物类材料
(1)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

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

试从不同角度思考水,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写作练习·第五题,第75页
紧扣该对象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物及人
问自己:你可以从哪些角度认识该对象?从该角度看该对象的特点是什么?可以看出何种普遍规律?想到的哲理/事理是什么?该对象常与哪些事物发生显而易见的联系?可以看
出何种普遍规律?想到的哲理/
(2)以“雪”为题,运用发散思维,写出三个以上的主题。

——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迁移训练·第一题,第139页
(3)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有人从天文学的角度说:还在不断扩大、无从探测边界的宇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也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更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

试以“谈最遥远的距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人教课标版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写作练习·第四题,第75页
抓住概念核心,重新解释概念
问自己:该概念的本质是什么?你由此想到的哲理是什么?
(4)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2015天津卷作文材料
——2013山东卷作文材料
事件类材料的解读角度:
①从事件主体(人、物)的表现出发(或肯定或否定)
②从事件的因果关系出发(或顺向或逆向)。

基本方法
确定陈述对象——概括基本情节(行为)——分析形象特征——联想同类事件,或化实为虚,提炼观点【秘诀:“上纲上线”】,或就果探因,提炼观点。

例析
本材料涉及两个事件,第一个事件以《咬文嚼字》为陈述对象,第二个事件以作家为陈述对象。

两个事件因一个中心——为当代著名作家挑错——而联系起来,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本材料看做一个事件,其基本情节(行为)为:
对象行为对象行为
《咬文嚼字》为当代著名作家挑错——作家表示理解,积极回应
从事件主体(人、物)的表现出发,可以得出的立论角度有:
从《咬》出发:敢于寻求真理,不迷信权威,要维护母语文学、文化的纯洁性……
从作家出发:勇于承认错误,虚心接受批评,正视错误、提升自我……
(6)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

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

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2015重庆卷作文材料
(7)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

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

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部分发布推行。

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2016全国丙卷作文材料
(8)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

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5新课标1卷作文材料
(9)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

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2015安徽卷作文材料
(10)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湖北卷作文材料
(11)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

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帮忙。

飞禽说,你没有翅膀,于是拒绝了。

大树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

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15湖南卷作文材料
(12)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

”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缠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2015山东卷作文材料
这类型材料的特点:要么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揭示故事所蕴含的哲理,要么在叙事的结尾缀上一段议论性的话。

这种叙事中出现的议论性语句,往往可以作为一个可选择的立论角度。

(13)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
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2015广东卷作文材料
(14)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2016上海卷作文材料
(三).议论型材料
A直指观点型
(15)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2016江苏卷作文材料(16)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好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这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015福建卷作文材料B隐喻型【由实到虚】
(17)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2016山东卷作文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