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流程的组成与描述

第二节 流程的组成与描述

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
一、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了解流程》后进一步了解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组成,为下一节《流程的设计》打下知识基础。

在本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教学主要知识内容是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时序与环节的意义,并学会识读和绘画出简单的流程图。

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流程,到邮局调查邮寄包裹的工作流程以及造纸的工艺流程来分析邮寄包裹、制造纸张等经典流程,构建知识体系,理解流程中时序与环节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准备“大家一起动手造纸”的工具,并且动手造纸。

体验知识物化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对两种简单图形符号的认识,让学生学会绘制流程图,并会识读生产生活中的流程图。

2、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流程的涵义和分类,较易理解流程的基本组成,但对于流程中时序的安排与环节的划分的方法尚未掌握。

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许多的流程描述方式。

如日常用品的安装说明、交费需知、会议安排等,但学生一般没有从技术的思想与方法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它们。

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案例出发,学习流程的组成与描述,延伸学生观察、想象、思考的空间。

3、应对策略
(1)通过对一般的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分析把流程的组成、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基本组成统一起来理解,形成知识。

(2)通过对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一化学实验的深入探讨分析,加深对环节和时序的理解。

(3)流程图的识读引入各种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流程图的绘制借鉴了苏教版中的案例——注射青霉素的流程图,这个案例较广东科技版课本中程控电话交换机接续电话的流程图能引起学生兴趣且含有判断环节,难易合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任何流程的环节和时序组成。

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能够确定简单流程的环节与时序。

(2)掌握简单流程框图和识读。

2、技能目标
(1)通过观看试验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

(2)识读与绘制不同的流程图。

3、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流程中的环节和时序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体验造纸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艰辛和曲折,享受造纸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掌握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组成;流程的描述方法;流程图的绘制和识读。

2、教学难点:时序的安排与环节的划分。

四、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在达成知识目标方面大都是课堂听讲或探究分析,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好采用诱思探究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在课堂研究过程中,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分势会取得事关功们的效果。

首先,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造纸作品,并说出各组的造纸过程。

既复习了上节内容,又能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引入新课。

简单介绍为什么要进行流程的组成与描述的学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时序与环节的作用,让学生分析造纸的实验流程,了解流程的基本组成。

然后通过对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农业生产流程、家庭装修流程来分析时序与环节的关系。

通过以上对经典的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分析把流程、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基本组成统一起来理解,形成知识。

对于第二个知识点流程的描述,采用课件展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流程的基本绘制,初步掌握流程的识读与简易流程图的绘制。

五、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