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一、卤代烃(代表物C 2H 5Br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产物。

(卤素原子) 1、通式: C n H 2n+1X 、 R —X 2、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C 2H 5Br + H 2O C 2H 5OH + HBr (水解反应)C 2H 5Br + NaOH C 2H 5OH + NaBr(2)、消去反应:C 2H 5Br + NaOH CH 2==CH 2↑+ NaBr +H 2O 3、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 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加HNO 3酸化后再加AgNO 3,如有白色沉淀说明有Cl ¯,如有浅黄色沉淀则有Br ¯,如有黄色沉淀则有I ¯。

二、醇(代表物:CH 3CH 2OH )1、通式:R —OH ,饱和一元醇C n H 2n+1OH 2、化学性质:(1)非电解质,中性,不电离出H+; (2)与K 、Ca 、Na 等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 2; 2C 2H 5OH + 2Na 2C 2H 5ONa + H 2↑(3)氧化反应:燃烧:C 2H 5OH +3O 2 2CO 2+3H 2O 催化氧化:2C 2H 5OH + O 2 2CH 3CHO + H 2O(4)脱水生成乙烯或乙醚。

消去反应: C 2H 5OH CH 2==CH 2↑+ H 2O 取代反应:2C 2H 5OH CH3CH 2OCH 2CH 3+ H 2O(5)酯化成酯;酸脱羟基,醇脱氢,脱一分子水后形成COO 键.(6) C n H 2n+1nCO 2+(n+1) H 2O三、酚(代表物:) 1、化学性质:(1)、弱酸性:酸性: + NaOH + H 2O弱酸性: + H 2O + CO 2 + NaHCO 3(强酸制弱酸)(2)、取代反应: + 3Br 2↓ + 3HBr (3)、显色反应:与Fe 3+反应生成紫色物质 四、醛(代表物:CH 3CHO 、HCHO )1、通式:RCHO ,一元饱和醛:C n H 2n+1CHO ,分子式:C n H 2n O2、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CH 3CHO + H 2催化剂 △CH 3CH 2OH (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①催化氧化:2CH 3CHO + O 2催化剂 △2CH 3COOHNaOH △醇 △—OH —OH—ONa—ONa —OH —OH —OH BrBrBr点燃Cu 或Ag △浓硫酸170℃浓硫酸 140℃△点燃②银镜反应:CH 3CHO +2 Ag (NH 3)2OH△2Ag ↓+ CH 3COONH 4 +3 NH 3 + H 2O③与新制Cu (OH )2反应:CH 3CHO + 2Cu (OH )2△Cu 2O + CH 3COOH + 2H 2O3、制法:(1)乙烯氧化法 (2)乙炔水化法 (3)乙醇氧化法 五、羧酸(代表物: CH 3COOH 、HCOOH )1、通式:R —COOH ,一元饱和酸C n H 2n+1COOH ,分子式C n H 2n O 22、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羧酸盐几乎全溶于水):CH 3COOH + NaOH === CH 3COONa + H 2O2CH 3COOH +2 Na → 2CH 3COONa + H 2↑ CH 3COOH + NaHCO 3→ CH 3COONa + H 2O+CO 2↑ (2)与醇酯化成酯(酸脱羟基醇脱氢): CH 3COOH + CH 3CH 2OH浓硫酸 △CH 3COOCH 2CH 3 + H 2O(3)甲酸、甲酸盐、甲酸形成的酯都具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六、酯(代表物:CH 3COOC 2H 5)1、通式:R`—— O —R ,分子式C n H 2n O 2 2、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生成酸和醇 酸性条件:CH 3COOC 2H 5 + H 2O CH 3COOH+ C 2H 5OH 碱性条件:CH 3COOC 2H 5 + NaOH△CH 3COONa + C 2H 5OH(2)甲酸某酯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七、各类物质间转化关系卤代烃醇醛羧酸 醚、烯HX水解HX氧化氧化酯化水解还原还原脱水烯烃氧化酯无机酸△酮O有机推断六大“题眼”一. 有机物的性质1. 能使溴水褪色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 —”、“—C ≡C —或“—CHO ”。

2.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 C —”、“—C ≡C —、“—CHO ”或为“苯的同系物”(除苯外3.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 C —”、“—C ≡C — ”、“—CHO ”或“苯环”,其中“—CHO ”和“苯环”只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4.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醛类、甲酸及其盐、酯) 。

5. 能与Na 反应放出H 2的有机物必含有“—OH ” 或“—COOH ”。

6. 能与Na 2CO 3或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COOH ”。

7.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8.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9. 遇FeCl 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10. 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具有“—CH 2OH ”的醇。

比如有机物能如下反应:A →B →C ,则A 应是具有“—CH 2OH ”的醇,B 就是醛,C 应是酸。

二. 有机反应的条件 1.卤代烃的消去:2.卤代烃或酯的水解:3.酯化反应,醇的分子间脱水生成醚或醇的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4.酯或淀粉的水解:5.醇氧化成醛或醛氧化成酸: 或催化剂 △6.“—C=C —”、“—C ≡ C — ”、“—CHO ”或“苯环”的加成反应:催化剂7.烷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原子与X 2的取代反应: 8.苯环上的取代+X 2: 三. 有机反应的数据1. 根据与H 2加成时所消耗的物质的量:1mol “—C=C —” 加成时需1molH 2、1mol “—C ≡ C — ” 加成时需2molH 2、1mol “—CHO ”或1mol “—C —” 加成时需1molH 2、而1mol “苯环”加成时需3molH 2。

2. 1mol “—CHO ”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g 或1molCu 2O 。

3. 2mol “—OH ” 或2mol “—COOH ”与活泼金属Na 反应放出1molH 2。

4. 1mol “—COOH ”与Na 2CO 3或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1molCO 2。

5. 1mol 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42,1mol 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84。

NaOH醇NaOH △H +(稀H 2SO 4)△CuO △光照浓H 2SO 4 △FeO6.某酯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乙酸时,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2,则生成1mol乙酸,若A 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84,则生成2mol乙酸四. 物质结构1.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有“—C≡C—”。

2.具有4原子共面的可能含有“—CHO”。

3.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有“—C=C—”。

4.具有12原子共面的应含有“苯环”。

五.物质通式1. 烷烃:C n H2n+22. 烯烃:C n H2n3. 炔烃:CnH2n-24. 苯的同系物:CnH2n-65. 饱和一元脂肪醇或醚:CnH2n+2O6. 饱和一元醛或酮:CnH2n O7. 饱和一元脂肪酸或其与饱和一元脂肪醇生成的酯:C n H2n O2六.物质的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为气态的烃:C≤4。

2.通常情况下为气态的烃的衍生物:CH3Cl、CH2=CHCl、HCHO。

练习题:1、从中草药茵陈蒿中可提取一种利胆的有效成分,其结构简式为推测该药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与浓溴水反应D.在一定条件下被还原成醇类物质2、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B. 1molM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反应C. 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D. 1mol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molCO23、(2010重庆高考)贝若霉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并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贝诺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B.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 NaOHC.常温下贝若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D.C6H7NO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脂水解反应的产物4、M的名称是乙烯雌酚,它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的分子式为C18H20O2B.M可与NaOH溶液或NaHCO3溶液均能反应C.1 mol M最多能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1 mol M与饱和溴水混合,最多消耗5 mol Br25、1 mol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A.5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6、有一种非常诺贝特胶囊,可以降胆固醇和降甘油三酯,它的结构式如下:关于非诺贝特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物质的分子式是C20H20C1O4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1mol此物质最多能与2mol氢氧化钠反应D.它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1mol此物质最多能与8molH2加成7、水果有香味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中含有酯类化合物。

某酯(C6H12O2)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A、C两种产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以下变化:(1)写出该酯(C6H12O2)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用银氨溶液检验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C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8、某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74)可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成无支链的B(碳原子数不变),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略),其中有机物G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溴。

(1)A的分子式为,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D的结构简式为。

(2)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G的反应类型为。

(3)E在一定条件下可加聚生成聚合物H,H的结构简式为。

(4)与A同类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简式为:。

9、A和B是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物,A-I转换关系如图所示:根据框图回答下列问题;(1)B的结构简式是;(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3)上述转换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写反应序号)(4)图中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化合物代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