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教案设计、说课及模拟上课

美术教案设计、说课及模拟上课




5、“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
1.教学方法的概述
教学方法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 的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和操作体系。 2.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 a.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方式。指 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 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b、合作学习(相对于“孤立学习”的方式,是指教 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 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 c、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方式。是以 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 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4、“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
内容:如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具体门类的 概念?关于美术语言?形成“美术素养” 等 “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再学习了美术课程 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 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以及参与 的意识与能力,及其所伴随的个性品质和 价值观念。
一、美术教案设计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 备课过程中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的教 学方案,也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基 本保证。美术教师备课的最后一个环 节就是编写教案,它是教学活动的具 体记录。 简而言之,教学设计指教师为达 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要素及其 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1、编写教案的意义




6、提问讨论:提问讨论是教师课堂讲授的重 要补充,是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 参与、积极思考、展开讨论、互相启发、获得 知识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和增加感情 交流,教师要事先拟好问题,准备好答案) 7、方法步骤/具体演示:方法步骤是指在各种 美术制作中,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材料的 性质和特点,具体的加工方法和操作步骤。讲 清操作要领和细节,甚至某些关键的动作或过 程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具体的演示。

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 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带入所教的课程内容,即可成为这一课题的知识与技 能目标。基本格式是: (学生)了解××艺术语言和特点(知识);用×× 材料、 ××方法做(画、设计、制作等)出××作业 (技能)。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计 以三个问题作为切入点: 情感:学生表达了什么情感与思想? (爱美之心、崇善之心、求真之欲) 态度:学生能形成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价值观:你的课具有“人文性质”吗? (建立宏观的人文视野、挖掘地方传统 文化、关怀学生的心灵)
5、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表述


3、认定目标:认定目标顾名思义就 是让师生都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可在一上课就呈现,也可以在教学过 程中逐步展示,或在布置作业时出示 等;可以用板书、预先写在纸上贴到 黑板上、通过课件展示等 4、观察/欣赏: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 响的有意、主动和系统的知觉活动。 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二者 都是培养学生用眼睛去感知对象,是 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3、教案设计的类型
A、书案(专家型或成熟型的教师) B、简案(三到五年以上的教师)
C、详案(对讲课缺乏逻辑条理的老师,注 意教案的特色)
3、教案设计的类型
主要包括书案(专家型或成熟型的教 师)、简案(三到五年以上的教师)、详案 (对讲课缺乏逻辑条理的老师,注意教案的 特色)。严格地说。教案不应规定格式和祥 简程度,只要能够反映教学思路、教学目标 和教学过程都可以成为好的教案。
3.美术课程的过程与结果(过程重要,结果同 样重要。) 4.美术是特殊的学习方法(美术表现方法、美 术创作过程、美术参与的研究性学习) 5.美术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 过程是指由教师针对某一类课程特点设计并组 织学习活动的基本逻辑结构或实施程序。比如 绘画课:感受美——认识美——发现美——表 现美;欣赏课:感知作品——理解主题——发 掘意蕴——表达感受)
教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的整体分析和设计。主要包括课题、三维 目标、设计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等。
(2)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环节和活动。如比如如何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学习基本知识? 如何呈现信息,引导学生思维?如何学习基本技能? 提出何种作业要求?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和小结等。
(3)激发、深化学生思维的问题。提出什么问题? 希望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得出什么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
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 情操,完善人格。
基本格式:
情感:(学生能)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体会表现对象之 美;表达对表现对象的爱和情; 态度:形成××学习、工作或生活等态度; 价值观:了解××艺术的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及其所体现的 某种深层的人文价值观念。

3、美术课程标准目标的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 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 Nhomakorabea的方式参与美
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 、触觉和审美经验,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6、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应分为学习方法 和学习过程两部分)

过程与方法: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
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 审美经验,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基本格式是: 过程: × ××——× ××——× ××——× ×× 方法:(学生)以××、××(学习、操作、创作、合作 、研究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附录的要求
1、教学课件 2、参考资料 3、学生作业 4、教学现场照片 5、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教学之后自 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即自己对这一效果满意与 否及其理由;对照“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路 ”分析教学中的得失;分析和总结造成的是的 主要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新思路。
1.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 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 具体规划。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由 一系列具有递进关系的教学目标组成。 如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 课时目标等
2.教学目标的表述

一是结果性目标的表述,即明确学生的学习结果
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
(1)把备课中所考虑的各种教学活动设想都明确地 体现在教案的图文之中。 (2)使教师的备课更加系统、准确、深刻。
(3)备课的过程也是深化教师的教学思想的过程。
(4)写好教案又是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备忘录和进 一步改进教学的依据。
2、美术教案设计的原则
第一、明确目的性。(明确目的以及要求、 采用方法、技能训练的程度、难点重点) 第二、注意科学性(所讲授的知识必须准确 无误) 第三、加强针对性。(灵活处理教材) 第四、做到计划性。(内容、步骤、环节、 方法、手段、教具、范画、板书) 第五、具有预见性。


1.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
1997年王大根提出“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将美术 教学目标体系分为技能、认知、创造、情感四个领域 。 2.教育部提出“三维目标”的要求 2001年国家教育颁发《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国家课 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8、板书板画/呈示信息:就是将讲课的内容直 观化、形象化、条理化地呈现给学生,提高学 习效率。包括传统黑板布局设计设计和电子课 件设计,二者的基本要求相同。需要主要的是 : (1)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2)美观大方。低幼学生以图例为主,辅之 以文字;高年级以条理化的文字为主,以图形 资料为辅。


5、分析引导:分析引导是教师向学生系统 地分析新教材和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 概念的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理论分析(扣紧教材和教学目标,强调本课题的 基础知识和所需掌握的概念,同时要结合板书、 版画、示范以及多种教学媒体,使教学形式多样 化; 联系实际(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现实生活经验相 联系); 启发引导(构思与制作问题、先用文字、图形、 实物或声像资料等手段启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 启发学生用什么材料、工具和方法,使学生的想 法变成作品)

具体教学环节(标注所需要的时间) 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是指教师进入课堂、宣布上课、 师生敬礼、检查人数、安定秩序等,目的是使学生做 好上课的心理准备,不属于正式教学。 2、导入新课/前提测评:导入新课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手 段使松散状态的学生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引向新的 教学内容的过程(如呈现优秀美术作品、有趣的实物 道具或生动的录像,教师的精彩表演、学生尝试性练 习,设置悬念、提出问题,以故事、游戏或音乐创设 情境等)。前提测评是一种“诊断性评价”,就是通 过提问或尝试性练习,诊断学生已有经验或对旧知识 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是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表述,即描述学生自
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 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

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尽可能明确可观察和可测评的实际行为。 必要时要明确实现目标的行为条件。 具体行为标准。
3、三维目标的产生(1956年美国
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提出)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重 点与教学难点容易混淆,固有 必要区分。教学重点是教材中 提出的学习任务,需要教师准 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而教学 难点则是具体的教学任务与学 生知识或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 ,常常因人而异,需要教师准 确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
8、教具学具:教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借 以辅助教学活动的用具。包括教学设备 与软件、基本材料和工具、辅助材料、 参考资料等。 9、教学方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标明整个教学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 参观法、演示法、练习法、欣赏法、情 境教学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