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课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识字,提高了识字能力,巩固了识字教学效果。

下面就几个教学案例谈谈我的体会。

案例一、识字教学片断(一年级识字《在家里》)
1、(展示课件小明家里的陈设及其生活用品)
谈话,板书课题。

2、谁能把自己认识的物品大声地介绍给全班同学(生说,老师将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3、看图读生字,注意生字的偏旁。

4、找朋友(如老师读“沙发”,学生找“sha fa”,同时,让一同学贴在卡片上,齐读三遍)。

5、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6、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
7、请同学任意选一个物品说一句完整的话。

生:我家有沙发,软软的,坐在上面很舒服。

生:我家有台灯,我每天晚上在台灯地下学习。

......
8、家还有谁?他们又在做什么?
该识字教学活动中做到了:
一、创设情境,轻松识字。

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因此,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识字。

二、运用多种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学习必须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进行。

游戏对儿童来说是最感兴趣的。

在教学中,我发现把游戏引进课堂,让游戏和识字结合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经常采用不同的游戏,例如:
1、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2、编顺口溜(渴了请来三点水,想喝张开大口嘴)。

3、“开火车”。

4、“换衣服”--给一个字换几个形旁,读其音,释其义,讲其用。

5、“当医生”--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让学生扮医生“治病”。

三、充分展示,体验识字的乐趣。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

因此,在设计中不设定统一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划出生字词后,自由交流,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认读生字,小组合作识记字形,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主。

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
主动识字的习惯。

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增强主动识字的兴趣。

四、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师依据形声字的特点,先出示基本字,然后再和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生字,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偏旁的字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做游戏的方法,给予识字教学一定的童趣。

孩子们在听听、看看、说说、想想的学习体验中,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妙”--这哪里是在学习生字,简直就是在玩魔术。

一个字摇身一变就是几个形状极其相似,但意思又相差甚远的生字。

这样的教学,大大调动孩子们学习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提高了识字兴趣。

案例二、巩固识字片断(二年级上册识字7)
1、(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分男女生认读。

2、打乱生字卡片顺序开火车认读。

(以小组读,个人读)
3、让每个学生认读手中的词卡。

(不带拼音)
4、游戏识字。

(老师读字,学生找字)
5、游戏“找朋友”。

一部分同学戴动物头饰,一部分同学拿生字卡片,做“找朋友”游戏,找到朋友后,一人认读生字,一个组词说鸟名,学鸟叫。

互换,继续游戏。

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

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在完成一课的识字教学后,我都会设计一些游戏与学生一起复习,巩固,如做“登山游戏”“打擂台”“拔河比赛”等。

在本片断中,我最有创意的环节是“找朋友”。

在精心设计的游戏中,学生读一读,认一认,找一找,说一说,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巩固了生字词,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记住了汉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

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开发识字的潜能,还必须将新课标理念融入其中,努力学习,探索各种识字教学法,集百家之长,才能还识字教学于精彩。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案例
单位:怀远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姓名:李会
日期:2014年4月2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