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关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在学校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科研意识,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科研含量是一条必由之路。
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学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这既是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挑战,又是对教研工作的挑战。
因此教学管理者强化人本意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是新时期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教育教学管理。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㈠、教学管理组织建立健全。
①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教学管理的文件,制定出务实可选择教学计划并对每一学科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变重计划轻落实的现象,在落实工作计划责任到人,奖惩分明到位;②坚持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制度,教学管理人员均兼任中考学科的教学任务,同时还经常性地深入课堂与教师同备同讲;③改革常规教学月查形式,从本学期开始,教师备课要求提前一周备下周内容,同时,每周进行全面检查纳入教师业务档案,学校对常规教学情况与教学业绩奖惩捆绑。
④教学管理狠抓三种人:即学校干部、青年教师、党员教师。
㈡、建立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由教导处对教学环节和教师工作实施全方位量化管理,先定量后定性。
A、认真开展教学竞赛,培养师生竞争意识。
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科竞赛,通过每一次竞赛在学校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竞争,进一步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B、实施全方位量化管理,人人考核别人,人人被别人考核,改革分配体制,坚决打破大锅饭。
按照教育部要求,在全体教师中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并把绩效工资总额的30%做为本学期教师工作量化管理奖励资金,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有绩多得、不劳不得、无绩少得的分配体制。
在执行绩效工资的同时,本校的评优评先名额一律按量化得分名次确定。
量化得分倒数第一且得分低于全校平均分的80%者,下期建议上级部门将其调出本校,上级主管部门另有政策的(如待岗等),依据量化管理得分,按上级政策办理。
量化得分结果每月公布一次(量化管理打分细则另文)。
C、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的监督与检查,把教师工作落到实处。
本学期要针对各个教学环节提出具体标准,然后制订详细的检查细则并认真组织落实。
教师教案要求电子教案与书面教案相结合,其中电子教案要占所备总课时数的30%以上,书面教案要体现某一课为电子教案。
同时重点加强对教师的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监控与检查力度。
听课活动要认真求实,重点突出各教研组组织的听评课活动。
D、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工作。
本学期设语文、数学、理化生、英语、综合五个教研组。
教研组长要具体负责组织本组教师的业务学习并认真开展本组的各种活动,学期初要有计划,活动要有记录,期末有总结。
板报、听课、评课和各种活动的组织计入教师工作量化。
同时要认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和教学环节示范活动,促进全体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E、加强课堂教法改革指导。
要在上期大力提倡新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前提下,继续深化。
同时优质课教学大比武活动,并把此项工作纳入教师量化和绩效工资管理。
F、加强远教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要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要按照上级要求落实课时,同时要求每位教师要制作2—3课时课件,并进行远教优质课与远教设备应用竞赛,把此项工作纳入量化并逐步加大力度。
G、进一步抓好初中毕业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毕业班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学校的社会声誉,学校要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毕业班教学的监督和检查,同时投入必要资金做好中招信息的采集,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H、做好春季分流和上级布置的其它业务工作。
㈢、常规教学1、备课认真抓好教学个人学期教学计划,由教务处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表,此表由班级分析、教学措施、教材分析、教学进度、学生现状分析等栏目。
坚决推行集体备课,提高备课的质量,学校规定第一阶段由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第二阶段由教研组组织集体备课,要求集体备课有议题、有发言记录、有明确目的和措施,做到百花争鸣,百花齐放。
2、讲课。
①明确规定对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数量与难度,让成绩好的学生能吃得饱,让成绩一般的学生吃得下,让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吃得少,消化得了,吸收得了。
②狠抓了学生作业质量,一是抓学生的书写质量;二是抓学生作业正确率;三是抓学生作业的拓展与创新;③严格检查教师的批改与记载,将作业批改记载纳入常规教学管理之中,列为月查必查内容;④搞好培优促中转差工作,每次考试能够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课堂教学,目标测验能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考查。
㈣、教研教改1、建立健全教研教改组织,实行领导包教研组和备课组制度。
2、认真拟定学校教研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坚持周周有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开展活动,并且作好记载,文图并茂。
3、扎实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本学期我校计划开展校本培训讲座,同时开展多媒体远程教育培训,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观看课堂实录和评课实录,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
㈤、改革评价方式。
1、改革用人机制。
从本学期起,教务处积极建议推行新的教师聘任模式,可以推行教师分级聘任模式。
2、引入学生、家长参与对教学的评价,教师个人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德育工作。
充分发挥德育处、共青团、少先队在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扭转学校德育工作“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真正落实《中小学生德育大纲》,本学期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⑴、对学生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每人会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迟营一中学生一日常规,并逐步培养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习惯,对此,学校要开展活动,加强此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⑵、继续加强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讲究卫生(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等。
⑶认真组织各种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立广播站、办起手抄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3、体、卫、艺工作。
体育课从本学期开始按上级要求每班3课时。
规定教学任务是完成新广播操的教学,同时强化篮、排球教学,完成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期末要进行全校体育考试,一方面为体育素质测试,另一方面为学校规定的教学内容,并依据成绩确定教师考绩。
音乐每班2课时,教唱革命或校园歌曲8——10首。
同时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成立学校运动队、合唱队,开展多种形式的班际比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成立音乐、美术兴趣小组,举办画展和文艺汇演,发挥学生特长,推进素质教育。
三、安全工作。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本学期内,要按照安全工作日程开展3至5次安全教育活动,教会学生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各种自然灾害及校内生活、运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并进行安全拉练,增强学生的预防应变能力。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迟营一中校内安全二十条》,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校园内实行区域安全责任制并挂牌,坚持昼夜安全值班巡逻并有记录,每班至少有一名领导和班主任,重大事故要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
实行全封闭管理和出门证制度,坚持门岗值勤并认真记录,本学期学校计划购置监控设备并和110并网,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各种治安刑事犯罪的预防和侦破工作,坚决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做斗争。
3、认真做好校内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学校安全隐患排查组要对房舍、围墙、大门、厕所、线路、各种教学设施等一周一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查封和修复,杜绝校内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后勤管理工作。
1、财务工作。
认真执行国家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坚决制止乱收费。
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民主理财,让同志一个明白,还领导一个清白。
认真执行财务政策,出差标准(县及其以上)严格按财务制度执行。
2、食堂、饮食管理工作。
成立伙委会,做好对食堂卫生和饮食卫生、质量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穿工作服,经营者必须有卫生许可证,“五防”措施及设备齐全。
饭菜质量和数量必须符合原周口地区教委下达的标准。
3、校容校貌管理。
要进一步加强对校容校貌的整顿和规划,本学期计划投入资金3——4万元,栽花种草,美化校园。
添置垃圾箱等各种卫生设备,同时要大力整顿卫生区、教室、寝室、厕所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加强卫生的监督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优美环境,真正做到环境育人。
4、勤工俭学及校园经济开发工作。
依据学校校园经济开发规划,本学期对校用土地继续实行分班管理、效益统支政策,有关责任人要进一步树立责任观念,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花草或经济作物,努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多创收,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
同时要抓好春季植树工作,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五、教师管理积极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注意强化人本意识,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民主化。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学校领导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
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作为管理工作者,是学校管理者队伍中的重要角色,理应具有而且必须强化这种意识,来实现教学管理的民主化。
教学管理实现“教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将是实现教学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一)学会换位思考。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考虑学校领导意图多,注重教学任务分配多,重视教学活动开展多,却很少考虑教师究竟在怎样的心态下接受任务,他们是否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压力与快乐等。
如果我们在布置或检查工作时作一番换位思考,就会避免许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就会使教师乐意接受任务,并愉快地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学会尊重与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充分强调了人们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
由此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在学校中,教师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尊重人的管理氛围,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互相发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要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教师怀着快乐的心情参与各项教学活动。
(三)满足成就需要。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发现、被重视。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的成就需要。
不以同一目标培养教师,不以同一目标评价教师,使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都尝到成功的甜头;要善于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使每位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显露身手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