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forensic,legal medicine):是应用医学、生物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法医学的研究领域(分支学科):1.法医病理学;2.法医物证学;3.临床法医学;4.法医毒理学;5.法医毒物分析;6.法医精神病学法医学的任务:1.为揭露犯罪事实真相提供科学证据;2.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科学证据;3.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科学依据;4.为处理重大事故提供科学依据;5.为卫生防疫部门处理传染病和职业中毒提供证据;6.对立法提供建设性意见脑死亡(brain death):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完全地、不可逆性的丧失。
不论心跳、呼吸和脊髓功能是否存在,即可宣告死亡。
也称全脑死亡(total brain death)。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深度昏迷,脑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出现平波或等电位脑电图,脑循环停止假死(apparent death):指人体的生命功能(如心跳、呼吸等)处于极其微弱状态,以致被误认为死亡的状态。
从外表看来似乎已经死亡,但如积极救治,能暂时地或长期地复苏的状态。
法医学的死亡分类:暴力死,非暴力死死亡原因:所有直接导致或间接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情和损伤,以及任何造成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死亡机理:在死因作用下,导致死亡的一些具体环节和机制(与生命活动不相适应生理、生化方面的紊乱)。
主要死因(根本死因):与死亡主要有关的原发性疾病或损伤。
直接死因:来自主要死因的致命性并发症。
诱因:单独存在时不足以引起机体严重损伤或致死的因素,可诱导身体原有潜在病变恶化而死亡的。
辅助(联合/合并)死因:独立于主要死因的疾病,在致死过程中仅起辅助作用(与主要死因主次难分)。
早期尸体现象:指在死后24小时内,由于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出现几种相关的死后尸体改变。
晚期尸体现象:指死后24小时以外,持续时间较长的死后尸体改变。
尸僵(rigor mortis):死后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僵硬状态。
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未经过松驰阶段直接进入僵硬状态,保持死亡时的姿势和动作。
尸斑(livor mortis):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血液因其本身的重力,而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的血管内,并透过该处皮肤显示出边缘不清的斑痕。
肌肉松驰法医学意义:压痕。
尸僵法医学意义:死亡确证、死因和死亡时间的推断、死亡时状态的判断、有无移尸。
尸体痉挛法医学意义:固定临死时动作、姿势、体位。
尸斑法医学意义:死亡确证、估计死亡时间、死因分析、移尸。
腐败尸体改变:尸臭,尸绿,腐败气泡和水泡,泡沫器官,腐败静脉网,巨人观,死后呕吐和口、鼻血性液体流出,肛门、子宫、阴道脱垂和死后分娩。
腐败的法医学意义:1.推断死亡时间;2.鉴别腐败现象与生前损伤或病理变化;3.尸体应尽早剖验或冷藏保存猝死(Sudden death):外表似乎健康的人因内在病变(潜在性疾病或机能障碍)而发生急速、出人意料的自然性死亡(sudden unexpected natural death)。
猝死的特点:1.时间限度(24小时);2.意外性;3.自然性与非暴力性猝死的原因:指人的主要器官有潜在性疾病、暴发性疾病或异常(过敏)体质。
原因不明的猝死由机能障碍所致。
猝死的诱因:精神、心理因素;过冷过热;体力活动;其他: 暴饮暴食;吸烟、饮酒。
猝死的常见病理变化: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心脏及大血管内血液不凝,呈暗红色,无鸡脂样凝血块形成,左心及腔静脉扩张,充血。
肺、肝、肾、脾等各器官也多显著淤血;心和肺及其他器官表面可有小出血点。
此外,可见心肌纤维断裂,末梢动脉呈收缩状。
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炎与心肌病,心内膜炎与瓣膜病,主动脉瘤,肺动脉栓塞,心包疾病)呼吸系统病症猝死(肺炎、哮喘、急性喉头或肺水肿,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癫痫、占位病变和炎症)消化系统疾病(急性出血性肠炎和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急性大块肝坏死、肿瘤)生殖系统疾病猝死(宫外孕、羊水栓塞)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的特点:死于睡眠中,以凌晨2~4时多见;多为青壮年,以30~49岁多见;绝大多数为男性,男女之比为13.3:1;死者生前多身体健康,死前无明显诱因;死亡迅速,死前有抽搐、呻吟、尖叫等症状;未见足以说明死因的检验结果。
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特点:年龄以7天至2岁多见,2—4月龄为高峰;多死于睡眠中,以凌晨3—10时多见;性别差异不大,男略多于女;多数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死亡迅速,突发于母亲怀抱中或摇篮里;尸体剖验无特殊改变,有时肺内可见不足以说明死因的轻度炎细胞浸润/透明膜形成。
抑制死:由一种强度不足以造成一般人死亡的轻微刺激或外伤的作用,通过抑制反射使受害者在几秒或一、两分钟内心跳停止而死亡,且尸体剖验找不到明确死因者,称抑制死。
法医毒物学:研究以自杀或他杀为目的以及意外灾害引起中毒的一门科学,着重研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中毒问题,揭露以化学物作为暴力手段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为侦破和审理中毒案件提供证据。
有时也向临床提供诊断,急救治疗和预防措施并涉及药物瘾癖及处理毒物违章造成的公害等。
法医毒物分析步骤:(1)从检材中分离和净化毒物及其代谢产物;(2)用微量化学分析法鉴定提取物(定性、定量)毒物(poison):是指某种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中毒(poisoning):是指由毒物作用所引起的疾病。
致死的称中毒死。
砷化物中毒症1.毒理作用:ASO3三与体内酶蛋白-SH结合,使酶失活,使肝、肾细胞变性、坏死。
刺激粘膜,损害毛细血管,使其麻痹、扩张、渗透性增加。
2.中毒特点:急性胃肠型(腹痛、腹泻、水样大便,有时带血);急性麻痹型(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症状);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症候群,皮肤粘膜病变,多发性神经炎)氰化物中毒:1.毒理作用:CN-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CN-与氧化型的Fe3+结合,阻止Fe3+还原,阻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致组织细胞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对缺O2敏感,故中枢性呼吸衰竭是直接死因。
2.中毒症状:大剂量(“闪电式”死亡);小剂量(强烈恐怖感)阿片中毒:1.毒理作用: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兼有抑制与兴奋作用,以抑制大脑皮质、脑干占优势,对脊髓和延髓的呕吐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呼吸中枢有显著抑制作用,是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连续应用易成瘾。
2.中毒症状:急性(昏迷、感觉消失、发绀、脉缓且不规则,呼吸浅慢,体温降低,瞳孔缩小如针尖);慢性(消瘦、贫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早衰、阳痿,久服易成瘾,戒断综合征)乙醇中毒:1.毒理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首先抑制大脑皮层,使皮质下功能失控,呈兴奋状态;抑制皮质下中枢及小脑,致步态蹒跚,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
跌倒致脑外伤,吸入呕吐物致窒息是常见死因;抑制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呼吸麻痹是主要死因);乙醇可扩张血管,使皮肤血管血流增加,产生温热感,实际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在寒冷环境中易冻死;使生殖细胞退行性变,致胎儿畸形或生育不能。
2.中毒症状:急性中毒(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睡期);慢性中毒(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精神病等)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 injury):由机械性暴力造成的机体组织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以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擦伤,挫伤,创,内脏损伤,骨折,肢体断离);以功能改变为主的损伤(神经源性休克,振荡伤)擦伤(abrasion):是指表面粗糙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皮的一部分或全部剥脱和缺损,又称表皮剥脱。
挫伤(contusions or bruise):是指由致伤物作用于皮肤,造成皮内或皮下血管破裂,引起皮内或皮下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
可发生在内脏器官。
创(wound):是指由较大暴力致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直至内脏器官破裂的开放性损伤。
创的形态特点: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和创腔(创道)六部分组成。
神经源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是指机体某些部位(触发区)的神经末梢对机械性暴力的作用非常敏感,受到打击时,可引起严重的反射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休克并可迅速死亡。
震荡伤(concussive injury):是指身体在钝力作用下所发生的以内部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损伤,以脑、心、脊髓、肺多见。
机械性损伤的类型:钝器伤,锐器伤,火器伤钝器伤(blunt instrument injury):由无锋利刃缘和尖端的钝器打击人体造成的损伤称为钝器伤。
锐器伤(sharp instrument injury):具有锋利的刃口或尖端的器具(锐器),如刀、斧、匕首、剑、刺刀、剪刀、玻璃碎片等致伤物所致的损伤称锐器伤。
火器伤(firearm injury):火药引爆或火药引爆的各种武器所致的人体损伤,统称为火器伤。
生活反应(vital reaction):又称活体反应,是指当暴力作用于活体时,损伤局部及全身出现的组织反应,是鉴别生前伤的经典依据。
亲子鉴定(identification in disputed paternity):是指应用医学和人类学的方法检测遗传标记,并依据遗传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对被检者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子关系所作的科学判定。
DNA指纹(DNA fingerprint):是指将人类基因组DNA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经电泳分离、萨森印迹转移,然后用已知序列小卫星DNA探针,根据碱基互补原则与未知基因组DNA 杂交,所显示出的高度多态性图谱。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指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同源DNA序列长度相等,但个别核苷酸不同而产生的个体差异,也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微卫星DNA(STRs):是一类更简单的寡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重复单位为2~6bp,重复次数在10~60次左右,又被称为短小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 STRs)。
(1)闭塞呼吸道入口所致窒息:捂死(2)压迫颈部所致窒息:缢死、勒死、扼死(3)异物堵塞呼吸道所致窒息:哽死(4)液体吸入呼吸器官所致窒息:溺死(5)压迫胸腹部所致窒息:压死、挤死、活埋(6)体位窒息机械性窒息的过程:1. 窒息前期(无明显症状);2. 吸气性呼吸困难期(吸气强于呼气);3. 呼气性呼吸困难期(呼气强于吸气,出现惊厥);4. 呼吸暂停期(呼吸暂停,假死状态);5. 终末呼吸期(间歇性深呼吸,瞳孔散大,血压下降,肌肉松弛);6. 呼吸停止期(呼吸停止)机械性窒息死者的尸检所见:(一)尸体外表征象:1.颜面肿胀、紫绀;2.颜面部皮肤和眼结膜下瘀点状出血;3.尸斑显著、出现早、暗紫红色;4.尸冷缓慢;5.牙齿出血(玫瑰齿);6.其他(二)尸体内部征象:1.血液暗红色,流动性;2.内脏淤血;3.内部器官瘀点性出血;4.肺气肿或肺水肿;5.脾贫血Tardieu氏斑:机械性窒息死者,于肺胸膜和心包脏层下出现的淤血性出血点。